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在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方面有一些新进展。高海拔地区帕金森发病的危险因素尚未明确,其预防策略并不健全,现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海拔地区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饮茶、日光照射、高尿酸、间歇低氧是高海拔地区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流行病学 保护因素 高海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保护接生与传统接生在临床手术中的影响及使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接生的64例产妇进行本次研究,将所研究的产妇分为无保护接生(对照组)以及传统接生(观察组)两组,每组研究对象为32例。进行接生后对两组产妇的会阴撕裂伤情况、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妇满意程度情况进行临床专业对比。结果经过专业临床比较后发现,观察组产妇的会阴撕裂伤情况、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妇满意程度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行研究之前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结论当产妇进行无保护接生时,降低了患者的会阴疼痛,患者出血量较少、产妇满意程度较高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较短等情况,因此适用于临床方面推广。

  • 标签: 无保护接生 传统接生 影响对比
  • 简介:目的观察熊果酸对小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5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梗死模型组和熊果酸低、中、高3个剂量组。梗死模型组和熊果酸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4h,假手术组操作同上,但不夹闭左冠状动脉。熊果酸组在术前4h分别给予熊果酸4、8、12mg·kg-1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梗死模型组同时给予等体积生理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观察熊果酸对小鼠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病理形态改变,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PGI2)及血栓素B2(TXA2)水平,以及心肌梗死区和非梗死区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影响。结果熊果酸预处理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病理形态改变,下调血清中LDH、CPK、LPO、MDA含量以及血浆中TXA2和心肌梗死区和非梗死区FFA含量,增加血清中CAT和GPx以及血浆中PGI2含量。结论熊果酸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损伤和脂质代谢紊乱相关。

  • 标签: 心肌梗死 熊果酸 氧化应激 脂质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IL-1和TGF-β在放射所致心脏损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蓝莓花色苷干预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20mg/kg蓝莓花色苷照射组、80mg/kg蓝莓花色苷照射组,每组各10只。照射前蓝莓花色苷灌胃给药,然后通过单次全胸15Gy照射剂量进行照射,照射后每天对大鼠的状态进行观察并继续灌胃。饲养8d后,对大鼠心肌酶谱指标进行检测,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运用荧光定量PCR仪对IL-1和TGF-β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照射组的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显示心肌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血清谷草转氨酶和磷酸肌酸激酶等心肌酶谱含量升高(P〈0.05),IL-1和TGF-β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蓝莓干预组的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显示心肌损伤的程度轻,血清谷草转氨酶和磷酸肌酸激酶等含量低,IL-1和TGF-β相对表达量低,相关指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组织中IL-1和TGF-β表达升高在心肌损伤的发生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蓝莓花色苷可以降低放射性心肌损伤程度,且随着剂量升高呈现正相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L-1和TGF-β的表达有关。

  • 标签: 炎性指标 放射性 心肌细胞 蓝莓花色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栀子苷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小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栀子苷低、中、高(5、10、20mg·kg^-1)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侧肾蒂1h,构建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4h后,检测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评估肾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病理形态;并检测血清和肾脏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栀子苷组血清中Cr、BUN和NF-Κb表达明显降低,肾脏CAT、GPx和SOD活性明显增高,而MDA含量明显减少,病理形态改变明显减轻;此外,肾脏和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栀子苷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氧化应激相关。

  • 标签: 栀子苷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氧化应激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的保护对策,为患者病情恢复提供可行思路及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7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喉上神经受损。1例(1.30%)二次残留腺体的切除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出现短暂喉返神经功能性损伤,手术完成后出现声音嘶哑,术后21d完全恢复。结论对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与喉上神经进行有效地保护是对患者生命健康的负责任的体现。要想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的保护,必须对喉上神经与喉返神经的解剖充分了解,手术技术十分精巧。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喉上神经
  • 简介:在各种组织中,心肌和骨骼肌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差,短暂的心肌缺血即可造成心肌梗死,骨骼肌缺血超过3小时亦将发生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时损伤是不可逆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inducedreperfusion,I/R)损伤是引起肌肉组织缺血坏死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I/R过程中,细胞能量耗竭,微循环紊乱等也是导致组织变性坏死的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肌肉组织 心肌缺血 骨骼肌
  • 简介: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48例心肌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20~30ml/(次.d)静滴。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和心电图变化。结果通过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变化说明依达拉奉对缺血的心肌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在心肌缺血的患者中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能有效地保护缺血的心肌。

  • 标签: 心肌缺血 依达拉奉 氧自由基 羟自由基清除剂
  • 简介:摘要:文章以患者隐私与隐私权为切入点展开简明论述,继而有效分析了当前血液透析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情况,并探讨了影响血液透析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的具体原因,最后全面细致的研究促使血液透析护士加强患者隐私保护的具体措施。发起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明确血透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现状,同时进一步挖掘会对血液透析护士保护患者隐私形成影响的具体原因。

  • 标签: 血透护士 患者隐私保护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本研究通过冷刺激小鼠模型观察新老两种工艺制备的六味地黄口服液对冷应激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比较。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成8组(正常组、冷应激组和两种六味地黄口服液不同剂量组),连续灌胃7d,每日于(10±0.5)℃冷水中游泳5min,于末次实验后,取血清、脑、胸腺及脾组织,分别测定血清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计算胸腺、脾脏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口服液可使冷应激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和LDH活性降低(P〈0.05);脑组织中MDA含量降低。两种工艺六味地黄口服液中、大剂量给药组可以增大胸腺和脾脏指数。结论六味地黄口服液对冷刺激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 标签: 冷应激 小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乳酸脱氢酶(LDH)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比较并分析临床护理保护措施在有效抵御护理风险因素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3月到2020年2月呼吸内科工作的68名护理工作人员,并将这68名工作人员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的临床护理保护措施,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并对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两组护理人员对不同临床护理措施、职业风险发生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4.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为76.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程度,其中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中实施完善的护理保护措施,明显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士的满意度,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

  • 标签: 临床护理保护 呼吸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产妇应用控制胎头娩出和无保护会阴接受的方法对其母婴结局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将100例产妇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50例产妇,接受常规会阴保护接生法,另外50例产妇是研究组,接受控制胎头娩出和无保护会阴接受法,对比两组产妇的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产妇会阴完整8例(16.00%),Ⅰ级裂伤34例(68.00%),比对照组高,Ⅱ级裂伤8例(16.00%),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pgar评分(8.29±1.36)分,和对照组Apgar评分差异不大(P>0.05)。结论 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控制胎头娩出和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是可行的,且安全性较高,明显减少产妇会阴撕裂发生情况,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常规会阴接生 控制胎头娩出 无保护会阴接生 母婴结局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hR在调节肠粘膜屏障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大部分都是研究AhR在肠道免疫细胞中的作用。而事实上,AhR在肠上皮细胞中也大量表达,并且肠上皮细胞有更多的机会与AhR从食物来源以及菌群共生产生的内源性配体接触。本文拟在模拟体内肠梗阻模型以及体外缺氧模型,通过跨膜电阻检测、蛋白质免疫印迹、realtime-PCR、免疫荧光等技术,探讨肠梗阻缺血缺氧条件下AhR的活化是如何参与调控肠屏障功能,并探讨其中作用机制,为患者肠粘膜功能的保护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芳香烃受体 肠黏膜屏障 紧密连接 紧密连接蛋白 MLCKpMLC磷酸化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