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导管介入支气管动脉栓塞救治难治性大咯血的疗效,验证其治疗过程的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术后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和止血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0%,止血率为8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导管介入支气管动脉栓塞救治难治性大咯血的治疗方案,优于单独使用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经股动脉导管 支气管动脉栓塞 难治性大咯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PTCA)及支架植入(支架)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0年11月至2012年3月行PTCA和支架置入的冠心病患者110例。结果110例冠心病患者120支冠状动脉血管PTCA并支架置入130枚。置入成功率100%,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其中单支病变者占58.38%,双支病变者占30.00%,3支病变者占10.63%;A型病变者占38.48%,B型病变者占22.71%,C型病变者占38.81%,不稳定心绞痛者占56.43%,既往有心肌梗死史者占43.57%。冠状动脉成形球囊平均直径为(2.45±0.41)mm,平均长度为(18.50±2.45)mm,压力平均(6.22±1.78)atm;置入支架130枚,平均直径为(31.01±0.38)mm,平均长度为(21.30±6.30)mm,释放支架时球囊所加压力平均为(9.45±3.12)atm。结论PTCA和支架置入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冠状动脉 血管成形术 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和体会。介入治疗是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颈动脉压迫实验,术后精心护理和防治并发症,为患者顺利康复提供有效的帮助。

  • 标签: 颈动脉海绵窦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护理办法。方法分析我院急性动脉栓塞病人的临床资料,对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实行究。结果术前帮助心理沟通,中、术后紧密查看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预测性,主动配合抢救,对于性疾病开导。结论动脉栓塞患者增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动脉栓塞 护理 沟通交流 四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导管蘑菇伞堵闭器治疗患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08年4月对32例患儿PDA实施经导管介入治疗,行左、右心导管检查及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确定PDA位置、形状及直径。结果所有PDA中临床关闭(听诊无杂音)在出院时达100%,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出院时无分流达90.6%,堵闭术后3月达100%。结论经导管堵闭法治疗患儿PDA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堵闭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介入全脑血管造影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本组收治的25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全脑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全放疗治疗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转移病例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放疗,观察组给予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观察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学方面观察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淋巴细胞下降发生率、贫血发生率、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和对照组白发生情况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道方面观察组恶性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及便秘发生率和对照组发生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发生率和对照组头痛发生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转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脑转移瘤 全脑放疗 替莫唑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淋巴CT检查特征,以全面提升提高原发性淋巴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收集的28例原发性淋巴患者,本组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为原发性淋巴,科学分析其CT影像表现特点。结果本组所有患者中,多发16例,单发12例,总共64个病灶,肿瘤形态为类圆形的结节或者肿块,且肿瘤的周围呈现重度水肿或者是轻度水肿,经过CT平扫多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影。结论原发性淋巴CT影像检查表现特征性,在诊断过程中,结合其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能够准确诊断。

  • 标签: 原发性脑淋巴瘤 CT检查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原发淋巴的MRI特点,旨在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内原发淋巴MRI表现,总结病灶的MRI影像学特点。结果11例中8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共14个病灶,病灶靠近中线区或表面,其中多发病灶侵及额顶叶白质、胼胝体及基底节区;T1WI呈低或等信号9例,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10例,1例出现坏死及出血,7例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2例出现经度水肿,2例明显水肿;增强扫描呈显著团块状或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2例,1例为斑片状强化。结论内原发性淋巴多位于大脑深部,明显强化,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由于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且发病率低,因此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对其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淋巴瘤 脑内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动脉闭塞的体会。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我院急性动脉闭塞患者,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58.6±16.3岁、男性43例,女性53例。分析(1)患者基本资料、DSA诊断结果。(2)患者手术前后卒中NIHSS评分。(3)患者血管再通情况。结果(1)患者治疗时间窗为2~5小时,平均2.9±1.5小时,术前NIHSS评分12~14分,平均13.4±1.9分。临床表现为56例肢体乏力、42例感觉障碍、37例失语、39例口角歪斜、13例偏盲、11例复视等。(2)患者手术前后卒中NIHS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3)96例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成功患者90例,血管再通失败6例,血管再通率93.75%。结论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动脉闭塞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支架取栓 动脉内溶栓 急性脑动脉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颈部神经鞘和颈动脉的鉴别诊断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意义。方法我们调查分析了临床病例中颈部神经鞘5例和颈动脉6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结果神经鞘均为单发的实质性低回声囊肿物,囊肿呈类圆形,有包膜,边界清晰,内部有线状血流信号,动脉血流频谱属于高阻型;颈动脉病例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出现单或双发性肿块,体内血流丰富,颈外动脉体挤压向前内移位、颈内动脉向后外移位,动脉血流频谱属于低阻型。结论颈动脉与神经鞘均有明确的影像学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神经鞘和颈动脉的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实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部神经鞘瘤 颈动脉体瘤
  • 简介:摘要目的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的护理效果对比。方法对两种途径介入治疗的3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分析。结论两者相比较,桡动脉途径介入不仅损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期间短、住院费用低,而且护理观察也简单、便捷,并发症明显减少。

  • 标签: 冠脉介入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介入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桡动脉途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经股动脉途径实施介入治疗,观察组选择经桡动脉途径实施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经桡动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桡动脉 冠心病 诊断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阐述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并发症的护理,旨在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舒适度及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

  • 标签: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采用桡动脉压迫器的减压时间。方法择取在我院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92例患者,术后应用TR-Band止血气囊进行压迫止血,观察组46例患者和对照组46例患者分别在压迫1小时、2小时开始进行气囊减压放气。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术后血管迷走反射、桡动脉闭塞、窗口疼痛、手部肿胀、麻木发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R-Band止血气囊在桡动脉介入术后于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在术后减压时间变为1小时是非常可行的。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压迫 减压时间
  • 简介:摘要颈动脉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化学感受器性肿瘤,目前手术仍是其首选治疗方法,但因该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复杂,所以术前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影像学检查是颈动脉目前术前诊断及评估的重要手段,现将颈动脉在超声、CTA、MRI/MRA及DSA等各种影像学上表现做如下综述。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超声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4层CT应用神经系统数字减影CT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的优势及局限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颅内动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注入对比剂进行CTA检查。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64排CTA检查出颅内动脉24例,误诊1例,符合率为92.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大,没有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P>0.05)。结论64层CT应用神经系统数字减影CT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颅底骨骼伪影的影响,缩短图像处理时间,提高图像质量,便于对颅内动脉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数字减影CT技术 颅内动脉瘤 诊断 局限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大咯血患者进行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大咯血患者行肺动脉栓塞治疗后进行护理干预(术前准备、中配合、术后护理),观察记录大咯血的预后和复发率。结果60例患者均进行肺动脉栓塞治疗后,大咯血完全控制者有52例;栓塞后有少量咯血的有5例,经适时地内科治疗后咯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有2例患者进行二次肺栓塞治疗后咯血才得以基本控制;1例患者因肺大量出血而死亡。结论用肺动脉栓塞技术治疗大咯血,止血迅速,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进行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大咯血的复发率,为手术的成功提供基本的保障。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大咯血 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桡动脉恰在肘弯下方,肱动脉两个分支中较小的一支,它沿前臂的桡侧行至腕部,然后向后绕过腕的外侧,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间进入手掌,形成掌深弓。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法对于肾动脉狭窄所导致的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肾动脉狭窄性患者,其中,双侧狭窄32例,单侧狭窄68例,,病变血管共104根,狭窄程度超过70%的78根;81例肾动脉内支架置入,19例肾动脉球囊扩张,观察术前、术后一周内血压及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结果100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为100%;手术前血压(175.01±32.93/138.02±24.60)mmHg(1mmHg=0.133kPa),术后(103.35±23.04/83.13±18.24)mmHg,P<0.05,血压明显下降;其中,治愈68例(68%),好转2例(2%),无效30例(30%),总有效率为70%。口服降压药物品种数手术前平均值为(2.4±1.0)种,手术后(1.5±1.0)种,可见用药品种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治疗中,介入治疗的手段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手术后患者的血压有明显的下降,同时,服用的降压药品的种数也明显减少。

  • 标签: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