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儿SSSS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全部患儿均有泛红性红斑及皮肤触痛,均有表皮剥脱及尼氏征阳性。经及时使用抗生素(头孢类),局部以中药药浴处理创面,在5~10天完全愈合出院。结论SSSS好发于婴幼儿。中药外洗能促进皮损愈合,是治疗SSSS的有效药物。早期诊断,及时应用B-内酰胺酶抗生素及适当的局部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儿童 葡萄球菌 烫伤样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雨花台区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干预效果,为控制儿童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4年-2013年雨花台区3-6岁儿童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儿检出率3.86%,呈逐年下降趋势(x2=89.7,P<0.005)。结论我区3-6岁儿童肥胖发生率呈稳步下降趋势。通过科学饮食、积极运动、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干预,可有效控制、降低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保证儿童健康。

  • 标签: 3-6岁儿童 肥胖 幼儿园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培门冬酰胺酶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治疗时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和不良反应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86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者,对照组患儿接受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观察组接受培门冬酰胺酶治疗,对这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8%,观察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类型包括过敏反应、凝血异常、高血糖、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培门冬酰胺酶在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治疗时可以有效避免患儿对左旋门冬酰胺酶过敏,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 标签: 培门冬酰胺酶 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抗感染及促造血的作用。方法将76例CAA患儿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rhG-CSF治疗。结果研究组AN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WBC(外周白细胞)、Plt(血小板)、Hb(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个数、粒系增生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感染发生率及感染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CAA患者,科学、规律、尽早的采用rhG-CSF治疗可以有效提高ANC数量,降低感染发生率,促使造血功能恢复。

  • 标签: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儿童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抗感染 促造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肥胖伴高胰岛素血症非糖尿病儿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肥胖伴高胰岛素血症非糖尿病儿童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观察两组患者半年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25例(78.13%),对照组患者治愈18例(56.25%),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88%,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3例不良反应,都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得到缓解。结论利用二甲双胍进行肥胖伴高胰岛素血症非糖尿病儿童的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儿童肥胖症 高胰岛素血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十年来雨花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动态情况。方法对2004年至2013年雨花台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龋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共检查85469例次,患龋齿19768例次,患病率23.13%。年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由度9,X2=598.28,P<0.005)。结论近10年雨花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呈下降趋势,需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使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进一步下降。

  • 标签: 龋齿 学龄前儿童 幼儿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次研究对静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在治疗学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学龄儿童,借助随机数字表,将所选择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对照组静脉注射红霉素。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1%比对照组总有效率8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P<0.05)。试验组细菌阴转率和清除率分别为94.7%和96.4%,高于对照组的68.4%与75.6%,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22,P<0.05;x2=9.93,P<0.05)。试验组轻微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明显低于比对照组的40.4%,从统计学角度差异有意义(x2=11.58,P<0.05)。结论治疗学龄儿童的下呼吸道感染时注射阿奇霉素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上有重要使用意义。

  • 标签: 阿奇霉素 学龄期儿童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联合康复新液口服治疗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使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口服联合康复新液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是93.3%;对照组30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是70%,经Ridit检验,两组综合疗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联合康复新液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且复发率低。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 康复新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CRP、PCT、D-二聚体及STREM-1测定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意义。方法对2011年7月~2014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80例单纯获CAP患儿血浆进行研究,检测血浆CRP、PCT、D-二聚体及STREM-1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AP患者CRP、PCT、D-二聚体及STREM-1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且PSI分级级别越高,血浆CRP、PCT、D-二聚体及STREM-1水平越高。结论对患者PCT、D-二聚体及CRP水平进行监测和观察,同时与临床相结合,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和疾病治疗效果的了解,同时对临床医师判断预后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CRP PCT D-二聚体 STREM-1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桡侧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向背侧成角的桡骨远端骨折(类似Smith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例儿童闭合性向背侧成角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选取克氏针从桡侧骨折远端斜向近端固定,针尾折弯留于皮外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7例儿童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均为新鲜骨折,在C臂透视下一次性整复成功,均得到随诊,在3—4周后拆除石膏外固定,复查X线片,骨折对位、愈合良好,前臂及腕关节活动功能好,旋转、掌屈、背伸均与健侧相同。结论微创桡侧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向背侧成角的桡骨远端骨折创伤小,骨折后固定稳定,骨折愈合好,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受影响,经济实惠,操作简单,且愈后皮肤不留手术疤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桡骨远端Smith骨折 桡侧克氏针 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