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医学生考取执业医师考前培训的重要性,为医学生成功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准备考取执业医师200名医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名医学生,对照组复习考试规定用书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100名医学生进行考前培训。结果统计和分析两组医学生执业医师考试成绩即通过率,分别对比两组的实践操作技能及笔试的通过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医学生进行执业医师考前培训有利于提高执业医师的通过率,为社会带来更多合格的医生。

  • 标签: 医学生 执业医师 考前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培训应用于内科护理人员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18名内科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对其实施风险管理培训前后风险意识的变化。结果经风险管理培训,在风险因素认知、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倾向等指标上的评分,较培训前都有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培训应用到内科护理当中,有利于完善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内容的认知、改善工作态度,并提高风险管理的行为倾向,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风险管理 培训 内科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标本规范采集培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进行规范采集培训前301257份标本和2017年2月-2018年1月进行规范采集培训后383245份标本进行不合格份数统计。分析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前后对检验标本不合格率的影响。结果规范化培训前标本不合格率为0.77%,规范化培训后不合格率为0.27%,培训前后不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而标本合格与否是检验结果正确与否的前提条件。因此,对护理人员标本规范采集培训,保障标本合格,检验结果正确对诊断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检验前质量控制 规范化标本采集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与式互动方法在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分析既往雨花台区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采用参与式互动培训,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内容和技能分为5个项目,让培训人员各自选取1个项目,结合自身工作情况进行现场实景讲解说明,然后开展集体讨论和总结。结果参与式互动培训提高了培训人员对健康教育培训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结论将参与式互动方式应用于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中可以提高培训成效。

  • 标签: 参与式 互动培训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参与式培训对呼吸内科痰标本送检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12月进行参与式培训的20名呼吸内科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传统培训组以及参与式培训组,传统组主要采用“灌输”授课的形式进行痰标本采集的宣教;参与组亦接受“灌输”授课,但增加了责任心宣教、分组研究、案例分析以及提升方案制定,在培训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护理人员的采集方法、送检流程以及护患沟通进行测试,同时对比2013年1月份两组护理人员的痰标本送检情况。结果参与组和传统组在采集方法、送检流程以及护患沟通得分分别为(3.85±0.88vs3.00±0.97)、(3.90±0.85vs2.90±0.79)、(11.40±2.56vs8.60±2.41),差异显著,p<0.01;参与组与传统组的送检率以及停留时间分别为(92.9%vs79.5%,χ2=19.776,p=0.000)、(3.4±0.26vs4.8±0.31,t=7.693,p=0.000)差异极为显著。结论护理人员进行参与式培训后可以提升痰标本的采集方法、送检流程以及护患沟通的理论水平,并提高送检率以及送检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参与式培训 传统培训 痰标本 送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培训的管理模式,以规范管理,提高陪护服务质量。方法成立陪护培训管理中心,制定统一规范的各项制度,对陪护人员进行素质与技能培训,定期进行护士长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护士长及患者的满意度与前期比较明显提升(P<0.05)。结论通过陪护培训管理新模式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病房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 标签: 陪护 管理模式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感染科护理人员艾滋病护理培训需求,从而为临床教学等提供参考支撑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医疗机构感染科护理人员艾滋病护理培训需求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具体需求和整体情况。结果调查的护理人员数量为100例,其中有80名护理人员希望能够通过在职培训的形式进行学习,建议采取个案分析的护理人员数量为42人,建议采取小组讨论的护理人员数量为29人。希望聘请国外专业艾滋病专家进行授课的护理人员数量为29人。对门诊护理人员和病房护理人员分别调查,结果发现两组护理人员培训需求差异明显,重点体现在症状护理、抗病毒治疗、并发症护理等方面。结论感染科护理人员培训需求不一样,需要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并结合调研结果开展针对性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才能提高培训效果。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人员 艾滋病护理 培训需求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并评价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护士培训项目,提高护士对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知识和认知,减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对我院老年病房的35名护士实施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项目培训。结果护士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知识有显著性提高(χ2=101.97,P<0.05),护士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认知有显著性提高(t=-4.13,P<0.05)。结论包含“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知识培训”和“跌倒高风险患者识别与提示系统”的预防老年患者跌倒培训项目,能有效提高老年病房护士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知识与跌倒风险的认知。

  • 标签: 预防跌倒 老年患者 培训 项目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药师参加培训及参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笔者参加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学习经历,探索临床药师学习及今后参与临床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开阔的临床思维,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好的参与临床工作。

  • 标签: 临床药师 临床实践 培训体会 抗感染专业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5年的护士轮转所取得的经验,为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制定严格的培训制度、规范的培训计划和具体的培训内容、形式与考核方法。结果1.提高了护士的专业业务能力。2.提高了护士的应急能力及与团队和医生的配合能力。3.提高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结论护士轮转期间学到了在自己科室不常接触的技术操作,轮转培训使医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过硬、专业能力强的护理人才,从而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的安全。

  • 标签: 护士 轮转科室 规范化培训 业务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减少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培训方案。方法设计了低年资护士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内容理论知识、医院核心制度、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等,方法为自学、护士长授课、高低年资护士之间互相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等。结果经过该方案系统化培训后,护理差错数量与严重程度明显下降,护理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显著增强。结论加强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系统化培训,提升其综合能力,强化护理安全,提高安全意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是减少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安全管理 系统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规范化培训应用于新入职护士的价值进行分析以及评价。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5月新入职的72名护士作为实验的对象,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试验组给予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培训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护士对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绩效方案、定科方案以及考核方案的满意度以及理论、操作能力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对新入职的护士实施培训时,予以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临床取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规范化培训 实践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运用演示文稿辅助教学的效果。方法观察组以演示文稿辅助教学,对工作1~10年的年轻护士进行5项操作技能培训,对照组采取传统培训方式,在进行为期2月的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然后比较两组护士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操作演示文稿有助于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效果,促进护理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激发了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 标签: 演示文稿 护理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医疗市场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果护士还满足于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服务理念,就无法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就可能影响护患关系的正常发展,通过探讨新形势下的护患关系的特点、内涵及护士的作用,可以帮助护士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

  • 标签: 护士 市场经济 新型服务理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滞剂(福辛普利)疗效对照观察。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3200例分2组治疗观察1、治疗组用氯沙坦治疗2、对照组用福辛普利对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结论氯沙坦和福辛普利有显著的疗效差别,氯沙坦延迟高血压肾病的发生,改善肾功能作用显著。

  • 标签: 氯沙坦和福辛普利疗效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医院门诊药房管理模式。方法我院自2010年7月开始实施系统性药房管理模式,观察在实施系统性门诊药房管理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在实施系统性门诊药房管理模式后,门诊患者满意度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门诊药房实施系统性管理模式,能使药品的供应得到改善,有利于提高处方调配及药品管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药房管理模式质量管理人员管理
  • 简介:摘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院药剂科工作要求越来越严格,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医药报刊登《医疗机构药师管理办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规章立法计划,我国医院药师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正逐渐步入正轨。二医院药剂科该如何提高服务质量,现就医院药剂科的地位、性质、任务、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谈谈个人的认识。

  • 标签: 二级医院 药剂科 任务与性质 发展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