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坪骨科老年手术风险评分系统(DORSSSP)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分层救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8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0例,女310例;年龄60~98岁[(79.3±6.3)岁]。依据患者病情,采用DORSSSP进行术前风险预测评估,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A组,208例)、中风险组(B组,157例)、高风险术后未转入外科ICU(SICU)组(C组,23例)、高风险术后转入SICU组(D组,52例)。对各组并发症、病死率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1)A、B、C、D组DORSSSP预测并发症例数分别为52例、60例、14例、31例,各组实际并发症例数分别为45例、55例、13例、16例,A、B、C组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P<0.05)。(2)A、B、C、D组DORSSSP预测死亡发生例数分别为0例、3例、2例、4例,各组实际死亡例数分别为0例、1例、2例、1例,A、B、C组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病死率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RSSSP评分能较好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根据DORSSSP评分实施分层救治,将重症患者术后转入SICU治疗,能显著降低重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髋骨折 老年人 危险性评估 手术后并发症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并发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收治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情况,确定采取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实施干预措施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12.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9.0%)(P<0.05);试验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明显于对照组患者组间计量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此次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能够将患者的的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并能够将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显著的降低,有利于整体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因此采取该护理方式更适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2型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肩袖又被称之为旋转袖,其属于肱骨头周围的肌腱复合体之一,主要作用在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肩袖的冈上肌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破裂发生率较高,且愈合难度大[1]。相关调查资料显示[2],运动性损伤是导致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随着近年来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的发展与完善,其已成为临床治疗肩袖损伤的主要手段。就目前而言,肩袖修复术主要分为2种,其一为手法松解后实施肩袖关节镜修复术,其二是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后再实施肩袖关节镜修复术,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尚无统一性标准[3]。

  • 标签: 运动性肩袖损伤 临床疗效 微创治疗 关节镜 视觉模拟评分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及对患者VAS评分、Q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对照组31例采取泛昔洛韦治疗,治疗组31例采取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7天观察临床疗效以及VAS与QS评分。结果治疗组96.77%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77.4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和Q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Q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加以应用。

  • 标签: 泛昔洛韦 腺苷钴胺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转诊多发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建立多发伤患者院前救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转运途中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程度(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在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有明显、有效的指导作用,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发伤院前 早期预警评分 CRAMS评分
  • 简介:目的:应用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chronichealthyscore,CHS)和基础疾病个数评价基础疾病对危重病患者28d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0912—2011-12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计算人院时WIC、CHS和年龄评分、入院后48h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Ⅱ和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OrganFailureAssessment,S()FA)评分;统计各个变量同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有406名患者纳入研究,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的基础疾病分值、APACHEⅡ分值和sOFA评分较高,肺炎患者比例较高(P(0.05)。年龄评分和基础疾病评分分值越高,死亡率越高(P〈0.01)。年龄,CHS,基础疾病数,APACHEⅡ,SOFA,联合预测概率的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分别是:0.634(0.570~0.699),0.540(0.471~0.609),O.651(0.587~0.714),0.786(0.734~0.837),O.787(0.736~0.839),0.817(0.768~0.8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评分(()R一1.188,95%CI:1.030~1.369,P=0.0.018)、基础疾病评分(OR=1.425。95%CI:1.049~1.934,P=0.023)患者28d预后独立相关,CHS(OR=1.127,95%CI:0.849~1.497,p=0.407)并不是28d预后的独立变量。结论:基本健康状况影响危重病患者的预后,基础疾病联合SOFA评分等有助于对lCU患者28d预后的影响。

  • 标签: 基础疾病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脓毒症 预后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自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经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到我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抽号分为各50例的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施以常规性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对照组基础之上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施以护理治疗前后的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QDL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式之后,患者的SDS、SAS以及QDL评分均有很大程度改善。且对照组评分相较观察组明显低,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里护理 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病症 SDS评分 SAS评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创伤患者中执行基于创伤严重度评分法创伤评分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甄选对象:医院急诊内就诊的创伤患者,甄选时间区2021年06月-2022年06月,合计60例,辨识组别原则(就诊时间段),20201年06月-2021年12月就诊的30例创伤患者归属于对照组(执行常规管理模式),2022年01月-2022年06月就诊的30例创伤患者归属于观察组(执行基于创伤严重度评分法创伤评分的护理管理模式)。执行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其对患者干预结局、护理安全与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干预结局更优,护理安全与质量统计数值少,护理满意度评估数量多P

  • 标签: 创伤严重度评分法 护理管理模式 创伤 干预结局 护理安全与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本院护士护理管理水平进行分析,讨论分层级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技能评分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方法:2020年12月到2022年6月期间我院的180名护士作为调研对象,按照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即改善前为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改善后为分层级护理管理措施,对比护理技能评分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从数据可见,改善前护理人员在护理技能评分的四个维度得分较低,改善后则有明显提升。此外,在改善前后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中,以实施分层级管理后的得分高于传统护理管理,对比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于护士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推进作用,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培养工作稳步推进,护理团队建设发展良好,具有较突出的管理价值。关键词:分层级管理模式;护士护理管理;护理技能评分;护理服务质量评分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护理实践中运用Orem自理模式的适用性。方法:本研究所涉及的对象是因髋部骨折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1年9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2年9月,以奇偶数法为客观依据将病患完成参照、实验组组别的划分,每一小组涵盖患者数量各计44例。参照组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住院期间接受Orem自理模式护理,比对两小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护理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参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P

  • 标签: Orem自理模式 老年髋部骨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现有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内镜评分评估UC患者肠道黏膜状态,并探讨UC内镜评分与临床疾病活动度及组织学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9月于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行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的152例患者的内镜检查结果,使用梅奥内镜子评分(Mayo endoscopic score,MES)、改良Baron评分(modified Baron score,MBS)、内镜活动指数(endoscopic activity index,EAI)、Sutherland指数(Sutherland index,DAI)、Rachmilewitz内镜指数(Rachmilewitz endoscopic index,REI)、Lemann内镜指数(Lemann endoscopic index,LEI)、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严重度指数(ulcerative colitis endoscopic index of severity,UCEIS)这7种UC内镜评分进行评分,并计算各内镜评分与部分Mayo评分和Truelove-Witts疾病严重分级2种临床活动度评分及Nancy指数、Robarts组织病理学指数、Geboes评分这3种组织学评分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并比较各内镜评分在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除DAI与Truelove-Witts分级相关性较弱(r=0.469,P<0.001)外,其余内镜评分与临床活动度评分均呈显著的中度正相关(P<0.001),但各内镜评分与3种组织学评分的相关性均较弱(P<0.001)。除MBS在观察者间一致性中等外,MES、DAI、LEI观察者间一致性较差,UCEIS、EAI、REI观察者间一致性更差(P<0.001)。结论各内镜评分与UC的临床评分呈显著的中等正相关,与组织学评分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弱相关,但内镜下达缓解的患者其黏膜组织学炎症可能持续存在,故在黏膜愈合的基础上尚需关注组织学愈合。7种内镜评分在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均较低,重复性欠佳。

  • 标签: 结肠炎,溃疡性 内窥镜检查 评分 临床活动度 组织学活性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血糖变异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西溪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6例急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治疗后28 d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51例)和死亡组(25例),比较两组入院时一般资料、NIHSS基线评分、APACHEⅡ评分、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值平均值(GluAv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GluMAGE)、血糖变异率(GluCV),分析其对急危重症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疾病类型、住院时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4、t=1.048、χ2=3.833、0.263,t=0.832,均P>0.05)。死亡组高血压病史[15.69%(8/51)]明显高于存活组[52.00%(1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63,P<0.05)。两组GluA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8,P>0.05)。死亡组基线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GluSD、GluMAGE、GluCV [(24.41±4.14)分、(25.00±6.97)分、(2.72±0.91)mmol/L、(6.27±2.01)mmol/L、(34.83±5.61)%]均明显高于存活组[(17.22±3.63)分、(19.21±5.36)分、(1.69±0.70)mmol/L、(3.72±1.68)mmol/L、(19.54±3.2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4、3.999、5.448、5.823、15.095,均P<0.05)。死亡组GluGV<20%的患者为16.00%(4/25),明显少于存活组的74.51%(38/51);GluGV>30%的患者为60.00%(15/25),明显多于存活组的13.73%(7/5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30、17.466,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GluSD、GluMAGE、GluCV均是影响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在预后较差的急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有明显血糖波动范围大、基线NIHS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高的表现,其检测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判断死亡风险。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危重病 血糖 氧化性应激 预后 危险因素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和认知干预二者联合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安宁疗护,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安宁疗护联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评分以及MMSE评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SF-36评分明显升高,MMSE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安宁疗护和认知干预二者联合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认知能力显著提高,建议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中能够应用此法,使广大患者受益。

  • 标签: 安宁疗护 认知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RUSS评分、Cooney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切开复位小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研究组采用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优于对照组的73.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RUSS评分、Coone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治疗,可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骨折线愈合较好,易操作、术后恢复快,极大提升了患者的自理能力,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整复 小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RUSS评分 Cooney评分 生活自理能力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干预中早期康复训练+舒适护理对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及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3~2020.5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舒适护理)、研究组(舒适护理+早期康复训练),每组31例,对两组术后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观察。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比对,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舒适护理对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腰椎压缩性骨折 舒适护理 早期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并发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治疗的效果以及对CL-90、MBI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所收治的脑梗并发癫痫患者68例开展相关研究,根据癫痫发作的情况分组,各34例,对照组为迟发性癫痫,观察组为早发性癫痫,患者均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在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改良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治疗脑梗并发癫痫的效果比较明显,控制疾病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具备优势,要重视。

  • 标签: 脑梗并发癫痫 卡马西平 地西泮 MBI评分 CL-90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对脑梗并发癫痫治疗效果、CL-90评分及MBI评分的影响展开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脑梗并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早发性脑梗并发癫痫者为30例入组观察组,迟发性癫痫患者36例入组对照组,用卡马亚西联合地西泮分别对两组患者展开治疗,并对药物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SCD-90评分与MBI评分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对早发性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过在迟发性癫痫的治疗效果上不如早发性癫痫,对于迟发性脑梗合并癫痫的治疗方案还有待研究。

  • 标签: 卡马西平 地西泮 脑梗并发癫痫 治疗效果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