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甲状腺良性结节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开展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后,能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以观察和对比,总结相关护理工作开展的经验。方法 在本院所有需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群体中选取60例,按照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照。两组患者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分别采取了不同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日常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同时,需要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等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成效方面是否有明显差异。结果 通过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且患者满意度较高,有明显的干预效果差异。结论 针对需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甲状腺良性结节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护理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后,使得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且其现有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在围术期可以依据患者的治疗需求加以干预,以此满足总体的治疗需求。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结节 射频消融术 并发症 围术期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取我科室2017年9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2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双极射频 消融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 简介:背景和目的目前研究已表明索拉非尼、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与射频消融(RFA)联用对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有效。由此,本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比较联用索拉非尼和RFA及单用RFA对BCLC0-B1期肝癌的疗效,为临床联用索拉非尼及RFA提供证据。方法研究最终纳入了来自中国多个地区12个中心的128名肝癌患者,其中64名患者接受索拉非尼+RFA治疗,与之配对的余下64名患者仅接受RFA治疗。入选标准包括:18~75岁、病理确诊或至少两项影像学研究同时证实诊断、肿瘤数目≤3个、最大肿瘤直径≤7cm、肿瘤为BCLC0-B1期、不愿行肝切除或肝移植术、肝功能储备良好、ECOG状态评分≤2分。剔除标准为:主要血管癌栓形成和/或肝外转移、既往或现在有难以控制的腹水、肝性脑病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有其他恶性肿瘤史、心、肾或其他器官严重功能不全、除外病毒性肝炎的感染活动期。索拉非尼的剂量为400mgBid,并在RFA治疗前后60天内开始应用。在毒副反应较大的患者中,减少索拉非尼剂量至200mgBid,如还无缓解则停药。研究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包括临床评估、肝功能、AFP、超声检查、动态CT扫描等。随访至2013年10月31日。结果两组的主要治疗并发症均包括消化道出血、胸腔积液、发热等。索拉非尼+RFA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38%,RFA组为4.69%,无统计学差异。RFA组中位肿瘤复发时间为41.1周,1年、2年、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62.8%、85.4%和92.7%。索拉非尼+RFA组患者中位肿瘤复发时间为65.1周,1年、2年、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0.5%、62.9%和74.5%。RF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8.6周,1年、2年、3年、4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7%、47.2%、30.9%和30.9%。索拉非尼+RF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61.8周,1年、2年、3年、4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6%、64.0%、58.7%和50.3%。统计学分析�

  • 标签: 索拉非尼 BCLC 0-B1 射频消融 肿瘤数目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射频消融治疗不同大小子宫肌瘤疗效。方法将本院中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数据整理后进行分析,根据实验要求挑选出68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就诊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HIFU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治疗。根据患者的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当肿瘤直径小于4cm时,两组的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无显著差异,而在直径4-6cm的肌瘤中,实验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高于对照组,虽然针对6-8cm的肌瘤,两组患者的消融率均有所降低,但实验组完全消融率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和HIFU针对直径<4cm的肌瘤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直径超过6cm时,射频消融的效果明显更优,所以建议较小的肌瘤采用HIFU进行治疗,较大的肌瘤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 标签: 超声造影 高强度聚焦 射频消融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行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n=42)与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实验组(n=42),对比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微波消融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治疗,观察相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被临床确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患者被纳入此次实验,均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 100例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被设置为传统手术组,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的 100例患者被设置为微波消融组。结果: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情况与住院天数统计学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微波消融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 P< 0.05。同时,较传统手术组,微波消融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较低,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良性肿瘤 手术 微波消融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热消融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入的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热消融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术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甲状腺功能指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3、FT4 、TSH 指标均优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 甲状腺良性肿瘤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例)和研究组(n=30例),分别给予传统甲状腺结节切除术、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分析患者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以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 治疗 甲状腺良性结节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指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的子宫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全身用药,严重者手术切除子宫。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功血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2000年8月我院引进了妇科射频治疗仪(BBT97-A)并对58例功血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超声引导 射频治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8年6月我院在B超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56例,观察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5min—10min,平均7min,出血量5ml—40ml,平均20ml,住院时间1—4天,术后2个月治愈率96%,好转100%,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可靠、安全的方法,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经济等优点,避免了子宫切除。

  • 标签: B超 射频消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操作技术及临床意义。方法115例LDH患者,CT引导下选择L3~4、L4~5、L5~S1间隙精确定位,经皮穿刺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LDH。结果一次进针成功率100%。CT引导下准确定位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结论CT引导下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LDH定位精确,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安全性高,并能重复多次治疗的特点,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CT引导下 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2009-4~2010-9对我院35例术前已排除恶性病变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行B超引导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手术时间10-20min,无副反应发生,住院1-3d。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治愈率94.3%(33/35),好转5.70%(2/35)。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操作简单、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避免了子宫切除、安全、经济。

  • 标签: 子宫出血 B超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肿瘤灭活效果是否具有优势。方法将55例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比较治疗前后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肿瘤病灶灭活程度,并且应用时间-强度曲线作为定量分析方法。结果术前肝癌病灶及残留或复发病灶与周围肝组织的TIC定量参数比较,上升时间、平均通道时间、达峰时间均明显短于周围肝实质;曲线下面积、峰值强度、峰值强度减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TIC曲线可动态反映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的血流灌注,在疗效评价中有较大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射频消融 肝细胞癌 时间-强度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细胞性肝癌(RHCC)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RHCC患者78例,根据肿瘤长径将患者分为A组(肿瘤长径>3 cm,24例)和B组(肿瘤长径≤3 cm,54例),分别在射频消融治疗后24 h及1、3、6个月时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复发率,并评估超声造影对射频消融治疗RHCC患者临床疗效的价值。结果治疗后3、6个月,A组复发率分别为16.67%(4/24)、20.83%(5/24),高于B组的0、3.70%(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达峰时间(TTP)及平均渡越时间(MTT)对判断射频消融疗效具有一定应用价值(P<0.05)。治疗后6个月,TTP和MTT判断B组患者射频消融疗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评估RHCC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尤其是对于肿瘤长径小于3 cm患者,准确性高。

  • 标签: 超声造影 复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射频消融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肝癌疾病的患者在接受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肝癌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肝癌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对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癌疾病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肝癌疾病的患者在接受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综合护理 介入射频消融术 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