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精神分裂断裂基因1(DISC1)rs4658971位点多态性与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的关系,及首发少年精神分裂患儿DISC1基因rs4658971位点多态性与脑结构的关系。方法1.选择2010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577例儿童少年精神分裂患者及516例健康儿童少年,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其DISC1基因rs4658971多态性,采用χ2检验比较精神分裂患者与健康儿童少年DISC1基因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2.选择118例首发、病程≤12个月的儿童少年精神分裂患者和101例健康儿童少年进行3.0T磁共振成像(MRI)检测,采用协方差(年龄作协变量)分析不同DISC1基因患者的颅脑结构。结果1.儿童少年精神分裂患者与健康儿童少年比较,DISC1基因的rs4658971位点基因频率(TT 6.6%比5.2%,TC 37.4%比38.4%,CC 56.0%比5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1,P=0.63);等位基因频率比较(C 74.70%比75.58%,T 25.30%比24.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2.与健康儿童少年比较,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患者的第三脑室横径扩大[(4.68±1.41) mm比(4.06±1.3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34,P=0.004);侧脑室前脚间距、尾状核头部宽度、海马厚度均缩小[(30.69±2.51) mm比(32.02±2.41) mm]、[(8.17±1.01) mm比(9.22±1.14) mm]、[(8.93±0.97) mm比(9.93±1.14)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435、40.201、44.650,均P<0.001)。用协方差分析(用年龄作协变量)显示,DISC1 CC基因患者与CT+TT基因患者之间尾状核头部宽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3±0.85) mm比(7.39±0.61) mm,F=41.376,P<0.001]。结论首发少年精神分裂患儿存在多个脑结构改变,患者DISC1基因rs4658971位点等位基因T携带者可能与尾状核头部缩小有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儿童少年 磁共振成像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
  • 简介:摘要对脑波治疗精神分裂偏执及抑郁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2月正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200例,偏执患者100例,为偏执组;其中抑郁患者100例为抑郁组,分别进行脑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情况无显著差异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脑波治疗精神分裂偏执及抑郁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能达到临床满意,可作为辅助性治疗,其中对于患者思维偏执的改善情况不佳,治疗研究也有待于进一步研讨。

  • 标签: 脑波 精神分裂症 偏执型 抑郁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衰退精神分裂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164例衰退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在入院后和出院前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护理效果。结果出院时实验组的SSPI的各项评分平均值为(0.42±0.23)分低于对照组的(0.71±0.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衰退精神分裂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综合护理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衰退期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32例精神分裂衰退期患者纳入研究,前16例就诊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措施干预,后16例就诊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社会功能恢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显示,社会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精神分裂衰退期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衰退期 综合护理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精神分裂患者中应用精神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患者均选自2021年8月-2023年3月在我院进行精神分裂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应用奇偶数分类法进行分组,均有23例,常规护理方法在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精神康复护理在实验组中应用,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出现不良反应率更低,对比P<0.05,有意义;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P>0.05,无意义,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更优,对比P<0.05,有意义。结论 在精神分裂患者中应用精神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康复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精神分裂患者中应用精神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患者均选自2021年8月-2023年3月在我院进行精神分裂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应用奇偶数分类法进行分组,均有23例,常规护理方法在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精神康复护理在实验组中应用,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出现不良反应率更低,对比P<0.05,有意义;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P>0.05,无意义,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更优,对比P<0.05,有意义。结论 在精神分裂患者中应用精神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康复护理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90例,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常规护理组和精神康复护理,采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评定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患者病情。结果治疗前,两组BPRS评分和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PRS评分低于治疗前,NOSIE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康复护理组BPR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NOSIE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康复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患者能够进一步提高精神康复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是常见精神疾病之一,也是病情最严重的一种,其病因不明,主要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开展积极有效的精神卫生服务对于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卫生服务 临床综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神康复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 2023 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精神分裂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即可,给予观察组患者精神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以及康复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认知行为、疾病知识、思维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结论:精神康复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治疗依从性和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影响。方法一共分析了98例精神分裂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45例和精神组53例。常规组就是采用普通的护理方法,而精神组则在常规的基础上添加精神护理。然后评析两者在护理前后的BPRS和SDSS评分指数,以及考察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意见和建议。 结果 干预后,精神组的BPRS、SDSS评分在(48.9+5.21)、(6.89+2.34)分,比常规组的(53.85+5.67)、(8.56+2.87)分,差异在可控范围内,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精神康复 精神分裂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施行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病患72例进行研究,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BPRS得分显著更低,ADL、MMSE、WCST评分显著增高,P<0.05。结论:采取精神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精神康复护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施行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病患72例进行研究,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BPRS得分显著更低,ADL、MMSE、WCST评分显著增高,P<0.05。结论:采取精神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精神康复护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难治精神分裂疗效分析。方法将难治分裂随机分为四组,进行高频额叶、低频额叶、高频颞叶及低频颞叶,进行80%运动阈值,20分钟刺激时间,每日一次,20天为一疗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治疗前后进行PANSS评分,对比治疗前后的疗效及各治疗组的差异。结果四组治疗前后疗效分析,高频额叶、高频颞叶及低频颞叶组对于难治分裂的治疗临床均有疗效,,低频额叶无显著疗效。在有效的三组里,高频额叶组与高频颞叶组疗效相似,低频颞叶组与二者有明显差异,疗效高于二者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精神分裂,高频额叶、低频颞叶、及高频颞叶均有效,其中高频额叶及低频颞叶的疗效优于高频颞叶,两者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难治型分裂症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偏执精神分裂患者使用护理干预的预后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8年9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偏执精神分裂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6例,研究组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和复发率、以及护理前后BPR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用药依从性高于参照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BPRS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偏执精神分裂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用药依从性,并改善BPRS评分,降低复发率,因此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护理干预 BPRS评分 复发率 用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