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彭湘华

(攸县网岭中心卫生院综合科湖南攸县412307)

摘要:目的探讨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护理干预的预后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8年9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6例,研究组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和复发率、以及护理前后BPR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用药依从性高于参照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BPRS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用药依从性,并改善BPRS评分,降低复发率,因此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BPRS评分;复发率;用药依从性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型精神疾病,但是目前病因不明,临床症状也各异,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精神分裂症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敏感多疑、妄想幻想,脱离现实,多疑多惧,有自残或伤害他人的行为,严重危害患者自身、他人以及社会。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效果。

1.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收集2016年4月-2018年9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6例,研究组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6.53±3.24)岁,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6例;参照组患者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6.07±5.24)岁,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5例;两组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患者均已签署知情书,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其它类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其它类型精神疾病[2]。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护理前后均使用药物治疗,嘱咐患者按时定量服药。

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嘱咐患者按时服药,对患者进行行为纠正,进行简单的心理护理。

研究组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3]: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护理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耐心聆听患者以及家人的问题,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和疾病,并建立患者与家人之间的信任,让患者可以较好的融入社会,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消除患者不安的情绪,有问题及时处理,鼓励患者使用正确的方式发泄心理压力或负面情绪,可使用音乐疗法缓解患者的情绪,放松心情;2)认知护理:对患者的认知进行提高,建立与患者的互相信任的关系,通过健康教育的方法让患者以及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对疾病出现行为的防护措施,并且将药效、药物服用剂量、药物服用时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告知家属和患者,护理人员要全程进行监督;3)行为护理:纠正患者不良行为,必要时可采取适当手段,对患者的自残,伤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进行制止,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生活行为,按时起床、吃饭、服药运动等,鼓励患者主动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正确与人沟通交流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和复发率、以及护理前后BPRS评分,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一共有18个条目,分数为18~126分,总分越高,病情越严重;以及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4]。

1.4统计学处理

护理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用n%表示,使用卡方检验,护理前后BPRS评分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优于参照组62.5%,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护理满意度比较(n=16,n%)

3.讨论

随着社会、家庭压力增大,个人性格内向,不愿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导致社会上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由于其具有伤害个人、家庭、他人甚至社会的行为,对家庭、社会以及他人都具有危险性,并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精神性疾病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中常见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多疑、多惧是其主要特点,并伴有妄想、幻听、幻觉、脱离现实等,还会有自残,伤害他人等行为,对于其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5],治疗时配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但传统护理,比较片面、针对性较差,及时护理后患者服药依从性依然较差。

本次研究,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使用个性化,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100%,提高用药依从性93.75%,降低复发率12.5%,降低护理后BPRS评分(41.03±5.44)分,结果均比常规护理干预差异明显(P<0.05)。个性化护理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制定方案,具有针对性,对于行为异常的患者进行行为护理干预,预防其出现自残以及伤害他人的行为,对于服药依从性差的,监督其按时定量服药,并告诉家属和患者服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服药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并且对患者心理进行辅导,消除负面情绪,可改善BPRS评分,最终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用药依从性,并改善BPRS评分,降低复发率,因此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佃梅.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8):133-134.

[2]董喜艳.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6):162-163.

[3]张敏.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8):148.

[4]潘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康复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1):1645-1647.

[5]张春辰,李玉玲,伊在馨.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8):1687-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