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献血者HBsAg进行筛检,总结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我站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1000份血液标本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HBsAg室内质控,总结质控漏洞。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认为影响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为①检验人员疏忽;②试剂质量;③检验环境。结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献血者HBsAg进行筛检,其质控物制备方法简便,且具备良好稳定性和安全性,可在临床试验室中推广应用。应注意避免各种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一步保证检测质量。

  • 标签: 室内质量控制 每联免疫吸附试验 HBsAg
  • 简介:摘要血站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主要的功能就是收集、储存和检验血液,以能够提供血液给医院,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因此必须要加强血站财务成本核算的完善,规范血站财务的经营管理。本文通过对血站财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能够保证血站的正常运行。

  • 标签: 血站 财务成本 对策
  • 简介:【摘要】针对当前血站继续医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我站在继续医学教育方面采取的培训方式和基本对策,通过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全员培训、科室培训、远程医学教育、培训评估等员工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进一步确保血站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血站 员工继续医学教育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站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以确保血站血液检验标本减少误差及提高可靠性。方法收集36例产生误差的血站血液检验标本,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提高血液检验标本质量。结果因采集血液样本的工作人员不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献血者之间存在差异及献血前存在不同的运动及饮食状况,因送检标本达不到储存环境要求导致运送中产生振动,不当处理标本及不及时送检等都是血站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结论不仅献血者因素是血液检验中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因采集血液样本的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送检中标本操作不规范等也是产生误差的原因。在血液检验中应规范各项操作,送检工作不断加强,采取有效措施使血站血液检验不断提高准确率。

  • 标签: 血站检验 标本误差原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中心血站血液质量管理是该机构的主要管理内容,由于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使得血液质量管理问题及库存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使得中心血站各个环节无法紧密联系在一起,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导致血液采供存在一定矛盾。要想提高中心血站管理水平,提高血液制品供应质量,就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相关质量管理文件,完善其管理体系,加强血液采供技术控制,优化中心血站人力配置,并且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共享信息平台,加强血液采供各个环节的信息交流。

  • 标签: 加强 中心血站 血液质量管理 思考
  • 简介:摘要血站文化建设在近年来才逐渐被认知和被重视起来,现今的许多血站在管理中已经逐渐的意识到血站文化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血站文化所反映的整体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对血站文化和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证明,无偿献血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这是新时期血站特色文化和血液工作的特点。血站特色文化是开展无偿献血和现代化血液管理制度的一种有效载体,追求卓越的文化,是促进血站事业发展和培养奋发向上的医务工作者的时代特征。具体措施如下。

  • 标签: 血站 文化建设 质量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血站血液筛查中核酸检测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15年5月到2015年11月在本血站献血的血液样本10269例样本进行筛查检测,采用荧光定性PCR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主要进行HBV、HCV、HIV-1RNA进行筛查,同时对患者进行HBV阳性患者进行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在10269例样本中HBV阳性和HBsAg阴性患者25例,其阳性率为0.24%,其中19例患者抗-HBc为阳性,比率为0.19%,其中15例HBV阳性和HBsAg阴性患者在追踪检测中显示有8例患者出现血清转换现象,3例患者出现窗口期特征,同时在追踪的患者中其ALT检测结果均显示为正常;HIV-1RNA检测无阳性样本;1例抗HCV阴性,并且HCVRNA阳性的患者在追踪检测中显示其在窗口期进行献血,患者ALT指标有异常升高。结论在血站血液筛查中进行核算检测在乙肝和丙肝病毒的筛查中有较高的临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站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 扩增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血站关键设置进行科学化管理,以保障设备的有效性及血液质量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血站关键设备管理的现状情况、影响因素或存在问题的了解,从而提出多角度、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如对关键设备的基础科学管理、操作人员培训及各项制度的制定等。结果通过多方面对血站关键设备进行科学化管理,不仅完善了管理制度的缺陷,还保障了关键设备、血液质量的有效性。结论在血站关键设备管理中应用科学化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关键设备、血液质量的可靠性。

  • 标签: 血站关键设备 科学化管理 血液质量
  • 简介:摘要研究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列出血站科学化管理对策的重点。详尽的记录采供血的过程,快捷的提供出血液来源信息和有效的医疗凭证,使得科学化的记录在采供血医疗纠纷中提供有效证据。完成从血管到血管每一细节都有迹可循,、以血站质量记录为基础,为献血者和采供血的相关工作提供保障。

  • 标签: 血站质量 检验标本误差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酶免仪和全自动加样器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在血液检测中具有的重要性。方法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加全自动加样器检测血站血液标本,用手工程序和手工加样检测血站血液标本,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结果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加全自动加样器检测血站血液标本灵敏度高、精密度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均优于手工操作。讨论全自动设备应用于血站血液检测中效果显著,结果准确可靠性高,且在血站血液检测中应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作用非常大。

  • 标签: 全自动酶免仪 全自动加样器 血站 血液检测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军队血站发展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军人编制的不断精简,军队血站现役军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越来越多的聘用部分文职人员充实到采供血队伍中。这部分人员进入血站工作,给军队血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有效弥补了人力资源的不足,但在教育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不好管、管不住、管不好的问题,给血站安全发展带来隐患。随着非战争军事行动血液保障任务的日益艰巨及血站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军队血站对文职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加强对文职人员的教育管理,增强人力资源效能,确保平、战时血液保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军队血站 文职人员 培育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的80例献血者,分别对其研究,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在抽血的过程当中,对观察组的献血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的献血者实行常规护理。结果40例观察组中献血者的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投诉率与差错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献血者的投诉率,还能够提高无偿献血工作的效率,可以继续推广。

  • 标签: 血站护理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结合几年来质量管理工作实践,总结并提出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1)提高领导质量意识;(2)全员共同参与;(3)发挥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作用;(4)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加强程序和规程的执行力度。

  • 标签: 血站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采供血工作档案是记录采供血机构的主体档案,是采供血业务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档案已成为采供血工作的重要环节,尤其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 标签: 采供血档案 作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血站的护理是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对血站采供血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做好血站采供血的护理工作能够给无偿献血者创造和谐的献血环境,还能够保证我国血液储存的和血液输送的安全4。本文将对对提高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的方法进行分析。

  • 标签: 血站护理工作采血献血者献血环境
  • 简介:本文根据ISO9000-2008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的过程方法理论,结合血站实际情况,介绍过程方法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际应用发现,过程方法不但能帮助血站全面、系统地策划、设计质量管理体系,还能不断地优化流程、有效控制接口、明确员工职责、强化监视测量,持续提高血站管理水平和效率,减少差错的发生,有力保障血液的质量与安全。

  • 标签: 过程方法 血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血站血液检测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血的安全。方法通过选择低危献血者、血液检验、病毒灭活等措施可降低输血传染疾病的风险。结果其中献血员检验的筛查和血液检验是降低输血风险的最重要环节,而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结论只有加强血液检测管理,提高检验水平,才能确保检验水平,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血液质量。

  • 标签: 血液管理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