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在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入住本院血液透析室行透析治疗皮肤瘙痒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1例,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的51例患者在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加上每周一次的HD+H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对于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瘙痒得分为(7.50±1.728),对照组患者的瘙痒评分为(11.00±1.688),两组患者的的瘙痒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HD+HP治疗可使患者皮肤瘙痒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HD 血液灌流(HP) 皮肤瘙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肾性骨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目前,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但部分患者在长期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出现肾性骨病。如何有效治疗肾性骨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有研究显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病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旨在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液透析 液灌流治疗 血液透析 患者肾性骨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脏衰竭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以及血液透析滤过3种血液净化方式治疗的效果探究。方法将156例慢性肾脏衰竭患者分组分为A组(血液灌流治疗)、B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和C组(血液透析治疗),每组52例。对三组治疗前后的甲状旁腺素水平状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水平状况优于B组、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水平状况优于C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脏衰竭其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适合推广。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3种血液净化方式用于慢性肾脏衰竭的价值。方法:入组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脏衰竭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分为三组,每一组30例,治疗组A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B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组C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结果:从治疗效果比较,三组治疗前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C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于治疗组B、治疗组A,P<0.05。结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3种血液净化方式用于慢性肾脏衰竭的价值存在差异,其中,血液灌流效果最好,可更好降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3种血液净化方式 慢性肾脏衰竭 价值
  • 简介:摘 要:随着我国核电站的快速发展,核电站报废空气过滤器金属框架的产生数量不断增加,并且需要将其暂时放置于放射性废物仓库当中在进行存放,使得仓库容量被大量的占用。对于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可行性较高的清洁解控流程与方式,对报废空气过滤器实施相应的清洁解控,主要操作的流程有测量筛选、抽样检验、数据评估、确认解控等。在报废空气过滤器金属框架清洁解控的实践中,必须要严格依照这个流程具体执行。对此,文章针对核电站报废空气过滤器金属框架的清洁解控初步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核电站 报废空气过滤器 金属框架 清洁解控 初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站血液报废原因。方法从Shinow9.0软件系统收集2011-2014年本站报废血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检验类报废率以ALT增高明显,占采血量的3.0%,物理类报废以脂肪血报废率居高,占采血量的7.93%。结论降低血液报废的有效途径是加大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献血前的健康体检征询工作,严格操作规程,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

  • 标签: 血液报废 原因 分类 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家一系列关于机动车报废回收拆解政策的出台,体现了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加强了环保力度及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国内外机动车报废回收拆解现状、方法和差距为参考,以温州市报废机动车回收现状与问题为导向,分别从政府与企业角度在制度建设、监管、市场、信用、能力、管理以及信息化、机械化等方面给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循环经济 环保 高质量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年度泉州地区采集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在国家规定的制备标准下制备的新浆冰冻血浆(FFP)和普通冰冻血浆(FP)之间的溶血情况,为尽可能减少制备FFP和FP的溶血单位数提供参考,从而尽可能降低可能造成的FFP和FP的制备过程的溶血率。方法对2014年度泉州地区采集的无常献血者的血液总单位数用于制备FFP和FP产生不同的溶血报废率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年度泉州市中心血站制备FFP的溶血率为18﹪,而制备为FP溶血报废率为236﹪情况做表统计可以直观的看出,采集后超过18小时制备的普通冰冻血浆在同样的制备标准下从2014年1月到12月FP溶血单位数明显比FFP多。结论通过对2014年的FFP和FP的溶血结果比较,从2014年1月到12月FP溶血率都比FFP多(U>1.96,P>0.05)。因此,单采获得的血浆或全血应该尽快过滤去白同时分离出FFP,以减少溶血报废节约宝贵的血液

  • 标签: 新浆冰冻血浆(FFP) 普通冰冻血浆(FP) 溶血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从采血环节分析导致血液凝固造成血液制品报废的原因,从而对采血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减少凝块血报废。方法 回顾性资料分析2017年1月至 2019年12月,我站因凝块原因报废血液制品情况。结果 2017年1血至2019年12月,我站因凝块原因而报废的血制品比率逐年下降,特别是正阳桥采血点报废比率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实际血液采集这一环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质量控制,减少凝块血制品的产生。从而降低血液制品报废率,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血需求。

  • 标签: 血液采集 凝块 质量控制 报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4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均较为显著,其中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 2017 年 8 月 -2018 年 8 月 40 例 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20 例。观察组实施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实施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 高于对照组(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透析前后一般情况(体重、尿量、收缩压及舒张压);两组透析前后心脏指标。结果两组透析前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透析前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指标,提高对体内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心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治疗组)和血液透析组(对照组),每组各2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主观营养状况、客观营养状况、钙、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分、磷水平、钙磷乘积、i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血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红细胞计数(RBC)、胆固醇(TC)、维生素D3[1,25(OH)D3]、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骨保护素(OPG)、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骨钙素(BGP)、β-Ⅰ型胶原C末端肽(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补体C3水平、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分、简易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较血液透析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肾透析 血液灌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116例肾性骨病患者,入院时间于2015.2-2017.12期间,随机分组,对照组(58例;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和研究组(58例;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治疗后,比较效果。结果治疗后,在疗效上,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Ca2+、P3+、PTH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明显,临床价值高。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对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做研究,随机分两组/23例,对照组-血液透析,观察组-血液透析滤过。相比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及血磷的清除效果、急性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测得的清除量更高,其中血磷清除量为(169.45±24.48)ml/min,且急性并发症情况良好,相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的疗效优于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用。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维持性 疗效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及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6例,分为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组和单纯血液透析组,对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β2微球蛋白、Kt/V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组血红蛋白较高,而血磷、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更低,并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但两组在血清白蛋白、血钙、25-羟基维生素D、Kt/V方面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更好的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骨代谢异常,且能够更有效的清除β2微球蛋白。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透析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析器与灌流器串联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与护理要点。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透析器与灌流器串联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前后检测中分子物质、尿素氮、肌酐、血压及临床症状等。结果经过2个月临床观察,实验组皮肤瘙痒明显改善,血压稳定,中分子物质清除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液透析器与血液灌流器联合应用可提高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有效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顽固性高血压、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症状,弥补了单纯性血液透析的缺点。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