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称粉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以期降低血液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血站采集的4000袋血,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正常报废和非正常报废血液各个环节中是否出现问题,并对所研究报废学样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在抽取的4000袋血液报废样本中,合格报废袋数有3800袋,占研究对象的95%;不合格报废的袋数为1200袋,占研究地想的5%。其中不合格报废血液样本中,由于抗-HCV、血脂、抗-HIV等原因造成血液报废的数量有800袋,由于采集数量不足、血脂不足等原因导致血液样本报废的数量有400袋。结论在血液收集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收集措施,加强对手机血液的管理,控制血液保管的各项条件,提高血液成分制备的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

  • 标签: 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南充市2011-2013年3年间报废血液进行原因分析,为无偿献血招募和血液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通过南充市中心血站血液管理信息系统获得该市2011-2013年3年间共采集制备的血液量及报废血液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共采集制备血液313355单位,共报废25935单位,总体报废率8.28%,其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乳糜、过期、破袋、凝块、既往淘汰、其他的不合格率分别为0.87%、1.39%、0.43%、0.24%、1.29%、3.75%、0.01%、0.06%、0.04%、0.03%、0.16%。结论3年间采集制备后报废血液中,ALT、HBsAg、抗-TP、乳糜原因报废的呈上升趋势,提示血站应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提高献血前快速筛查能力,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加强血液质量管理。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液报废 结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来我站无偿献血者1952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2年1月~12月来我站无偿献血者19222例设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血液报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于采血结束后对两组献血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液报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液报废率,同时鼓励无偿献血者转为低危、固定无偿献血者,保证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安全,赢得社会满意。

  • 标签: 血样采集 护理 持续质量管理 血液报废率
  • 简介:摘要为临床提供合格、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血液血液制品,以满足临床及病人的需要是医院输血科的主要任务。血液及其制品经血站到达医院后,易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造成报废。我们对造成报废的不同原因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血液 报废 输血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供血机构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采供血机构2012年-2014年242697份血液资料,对其报废种类以及相关原因统计分析,并探讨其处理方法。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本次调查血液资料中确认报废8198份,报废率为3.37%。血液报废类型主要为红细胞类。报废原因则包括献血者检测不合格、血袋破损、中重度乳糜血、过期报废以及不规则抗体等。结论,为减少血液报废,必须做好围绕造成血液报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其各项操作,以此减低血液报废率,减少血液浪费。

  • 标签: 采供血机构 自愿无偿献血者 血液报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因储备浓缩血小板而导致的报废。方法收集本血站近三年来的浓缩血小板报废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处理。结果显示近三年来单采血小板利用率较高,手工浓缩血小板累计报废368个治疗量,报废率高达36.85%。

  • 标签: 单采血小板手工浓缩血小板成分血报废
  • 简介:自2012年以来,德州市的禹城、齐河两县市实施了农业机械报废更新的试点工作,2014年又增加了乐陵和临邑两县市。从实施的情况看,符合条件的机手享受到了三重补偿:列入购机目录机具的购置补贴、国家级财政的更新补偿、回收公司的回收补偿;农机报废更新的实施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农机安全生产水平和机械技术状况,降低了事故率,促进了节能减排,降低了油耗,减少了排放。

  • 标签: 农机装备结构 报废 补贴 机械技术状况 安全生产水平 农业机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方法对90例于我院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照组单纯采用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Scr与BUN、观察组患者PTH与β2-M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PTH与β2-MG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Hb较治疗前均显著性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清除Scr与BUN及改善贫血症状,但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β2-MG与PTH且可更好的改善贫血症状。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用于尿毒症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从2011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尿毒症诊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1例,分为实验组11例对照组1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若有明显差异则P<0.05。结果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实验组和对照组相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实验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较常规治疗更加有效,皮肤瘙痒症状有所改善,故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科学技术。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尿毒症 疗效
  • 简介:中央国家机关网协秘书处自2012年底按照中央国家机关网球团体赛的模式,推出与各部门网球组织的深度交流以来,先后与中国地震局、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海关总署、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交通运输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气象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近20支队伍进行了交流比赛,有力地推动了各部门网球组织的建设和团体水平的提升。

  • 标签: 中央国家机关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最高人民检察院 血液 国家税务总局
  • 简介: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血液应急预案,[1]保证在出现严重自然灾害或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以及反恐紧急医学救援等紧急情况下临床用血需求。

  • 标签: 血液 应急预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患者30例,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血常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睡眠障碍、骨关节痛、高血压以及自我感觉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BUN、Scr、β2-MG显著下降,血常规WBC、PLT变化不明显。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更好的清除尿毒症毒素,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和减少透析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中毒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15例中毒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HP联合HD治疗及护理。结果治愈出院14人,死亡1人。成功率93.3%无任何后遗症。结论中毒患者除内科综合治疗外尽早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是中毒患者的关健。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诊治的5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两组患者治疗后经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β2-MG、PTH、Hb,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予以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进行串联治疗,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2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改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在患者更改治疗方式前和更改后3个月,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量表)调查,并比较患者更改治疗方式前后外周血尿素氮、血红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结果患者更改治疗方式后,睡眠质量好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升高(P<0.05),PSQI量表各部分的评分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甲状旁腺素水平下降、血红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长期、规律的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治疗,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保证临床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首先要保证实验室接受的标本质量合格1。送检标本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基于两个基本原则。⑴.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⑵.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标本的质量受标本的采集方法、运输和处理环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室检测最好能在标本采集后立即进行。如果标本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不当,即使最完美的检测结果也是无效的,不能供临床医生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应尽可能避免一切干扰因素。所以“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标本进行检验,不如不进行这项检验”应该成为牢记的座右铭2。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 保存 处理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民间传统草药沙棘对血液系统的作用。现代的临床药理研究发现沙棘对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及血小板系统均有促进造血活性作用,并有增强血液免疫功能、抗辐射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 标签: 沙棘 红细胞系统 粒细胞系统 血小板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坦然面对并规范的进行血液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方法对44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进行宣教。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血液透析健康知识掌握有明显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主动而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护理人员对所有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增强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提高了护士的素质,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方法抽取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我站采集的存在误差的63例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结果血液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23例(36.51%)献血者自身因素,10例(19.05%)标本采集原因,23例(36.51%)送检因素,5例(7.94%)检验理因素。结论为保证血液检验标本质量,标本采集人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重视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尽量减少误差产生。

  • 标签: 血液检验标本 误差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