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直径≤20mm)48例,全部行MSCT扫描,分别以MPR、SSD、VR技术进行重建,并与横断面薄层扫描对比分析。结果MPR在显示血管集束征、分叶征、细短毛刺征,SSD显示胸膜凹陷,VR显示血管集束征、分叶征中的敏感性均较横断薄层扫描明显提高。结论MSCT重建技术在显示肺癌征象上较横断面图像具有较高的价值,特别是多种后处理方法联合应用对诊断周围型小肺癌意义重大。

  • 标签: 周围型小肺癌 16层螺旋CT MPR SSD V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寰枕融合畸形的价值。方法对8例寰枕融合畸形患者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分别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法进行三维重建成像,观察对寰枕融合的显示情况。结果8例患者均发现寰枕融合畸形,其中7例完全融合,1例不完全融合;8例均合并有颅底凹陷,1例合并颈2、3阻滞椎,2例伴有寰枢关节半脱位。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寰枕融合畸形的诊断具及相邻结构的显示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作为此类病人的常规检查方法。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颈椎 寰枕融合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孤立性肺结节在64排螺旋CT中血供构建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45例,通过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其进行灌注扫描,通过观察其密度值、PH、S/A值以及联合血流模式来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病变性质,并以此来研究血供构建的价值。结果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其PH与S/A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且其灌注值与良性结节相比明显更高。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血供构建模式对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进行区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64排螺旋CT 血供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56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先后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MSCT冠状动脉CTA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可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结论临床对于冠心病患者真阴性的排除和真阳性的诊断,64-MSCT冠脉CTA与SCA的作用无差别,是一种无创、有效的冠状动脉CTA方法,可作为一种诊断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的非创伤性方法应用于临床。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纽扣式附着联合磁性附着体用于口腔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要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80例,采用纽扣式附着和磁性附着相结合的方式对牙齿进行修复,对患者的牙齿修复效果评级,并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随访,观察修复效果的稳定性。结果80例患者经过纽扣式附着联合磁性附着治疗后,所有患者评分均达到Ⅰ级,3个月和6个月随访,76例患者评分达Ⅰ级,4例患者评分达到Ⅱ级。结论根据患牙的情况,将纽扣式附着放置在牙周条件较好的位置,将磁性附着放置在亚洲条件相对较差的位置,两者相结合共同修复患牙,可以达到互为补充,完美修复牙齿的效果。

  • 标签: 纽扣式附着体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子顶酶活性与精子头部顶体面积、灰度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改良Kennedy法测定精子顶酶活性,采用图像定量分析软件ScoionImage测量以改良巴氏染色法染色的精子头部顶体面积及灰度值。结果顶酶活性与灰度值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顶酶活性与顶体面积不相关(P>0.05)。结论精子顶图像定量分析结合顶酶活性,在男性不育症因素分析中可提高参考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胃镜检查取病人胃窦近幽门处粘膜做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及组织切片染色(HE)两种方法均阳性定为HP阳性。结果10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HP阳性91例,占被测人数的89%,68例胃溃疡(GU)患者,HP阳性52例,,占被测人数的76.4%。结论通过该项观察,证实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关系密切,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

  • 标签: HP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多期扫描联合血管成像技术在肝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80例肝Ca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将动脉期、门脉期图像传入工作站,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血管成像,采用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等重建技术,分析其对肝脏病变及与肝血管关系的显示情况,并与三期增强扫描的轴位相比较。结果MSCTA图像及三期增强扫描的轴位图像均可清晰显示全部肿块和部分肿块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和门静脉癌栓,但前者更直观、准确显示,尤其是对微小肝Ca。结论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联合血管成像能直观的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肿瘤血管、门脉系统状况,多角度观察肿瘤与血管的关系,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肝脏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7例SAH患者急诊行CTA检查,随后均行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比较CTA检查结果与手术夹闭时显微镜下所见动脉瘤的大小、部位、瘤颈大小、瘤指向及与周边重要穿支血管的吻合程度。结果37例SAH患者中CTA发现42枚动脉瘤,手术夹闭39枚,1例术中发现CTA所见动脉瘤为动脉圆锥,2枚动脉瘤为非责任病变且较小,均未予处理,定期复查,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手术所见吻合,诊断符合率97.6%。结论CTA以其经济、快捷、无创和准确的诊断,已成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首选检查方法,其可以3D成像,准确显示动脉瘤的大小、部位、瘤颈大小、瘤指向及与周边重要穿支血管的关系,显示周边骨性结构与动脉瘤的关系,并模拟手术入路,指导外科手术预案的制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螺旋CT血管成像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多层CT联合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31例患者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其中15例同时行下肢深静脉联合成像,采用16层螺旋CT,l.25mm×16模式采集,注射对比剂120~150ml,注射流率3.5~4.0ml/s,肺动脉延迟2O~25秒扫描,下肢静脉延迟15O~180秒扫描。并结合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共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16侧,肺栓塞31例51处,其中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存在15例。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和下肢静脉联合成像可一次性评价肺动脉和下肢静脉,是肺栓塞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 标签: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氧化的生理盐水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三氧化的生理盐水口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糜烂性胃炎48例。结果治疗两周后返酸、嗳气、腹胀、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缓解率为100%;胃镜复查48例糜烂性胃炎糜烂全部愈合,愈合率为100%;HP根除率在90%以上。结论奥美拉唑联合三氧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糜烂性胃炎愈合迅速,症状消失快。

  • 标签: 糜烂性胃炎奥美拉唑三氧疗法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3月到2011年11月间我院16排螺旋CT诊断主动脉疾病患者30例,图像后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方法显示并分析其表现。结果主动脉夹层21例,Stanford分型A型11例,B型10例。主动脉瘤9例,主动脉夹层范围及主动脉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清晰。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显示主动脉疾病形态学改变,其应用对明确诊断主动脉疾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管成像 16排螺旋CT 主动脉疾病
  • 简介:摘要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肺部占位性病变,特别是纤维支气管镜及癌细胞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1。是临床确诊肺部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2010年6月—2012年1月我院在64排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38例。通过密切观察,给予精心护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护理观察总结如下

  • 标签: 螺旋CT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对临床怀疑的15例主动脉疾病的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检查,分析其CT图像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主动脉疾病的患者中主动脉瘤5例,主动脉夹层10例,其中I型2例,Ⅱ型4例,Ⅲ型4例,应用螺旋CT各种后处理技术均能显示主动脉夹层范围及主动脉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疾病的诊断中占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瘤 16排螺旋CT 血管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有泌尿系症状的55例患者,行泌尿系常规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及排泄期尿路造影,将原始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多种泌尿系重建图像。结果肾脏、输尿管、膀胱全部显示为39例,仅肾脏显示为4例,双侧肾脏和一侧输尿管及膀胱显示为12例。泌尿系结石病变为41例,泌尿系肿瘤性病变为10例,泌尿系先天性病变为2例,肾结核1例,肾梗死1例,其诊断与手术病理及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对泌尿系统疾病具有很高临床诊断价值,在临床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体层摄影术 多层螺旋CT
  • 简介:对倾斜角20°有34根管子的周向重叠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在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通道内偏心纵向切面和横切面以及六边形纵向切面上速度矢量流场和压力云图的叠加展示,不仅呈现了壳侧总体螺旋速度的周向分量的轨迹,而且从所呈现的轴向和径向速度分量揭示了二次流和相邻折流板v型缺口处逆向泄漏的踪迹.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在螺旋通道内在离心力作用下呈现向外扩张的流动趋势,然后在外围高、中心低的压力分布作用下沿着靠近折流板附近的流速较低的区域向心流动返回轴中心,形成单涡型迪恩二次流;二次流增强了流体的掺混,从而有利于强化传热.

  • 标签: 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壳侧流场 二次流 数值模拟 V型缺口漏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颌面骨骨折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2011年9月应用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进行MPR及SSD三维重建的60例颌面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60例患者经螺旋CT扫描轴位图像共发现78处骨折,螺旋CT扫描图像结合后处理图像可发现92处骨折,遗漏14处,漏诊率15.21%。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立体、直观、清晰地显示颌面骨骨折情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颌面部骨折 多层螺旋CT MPR SS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多平面重组(multipieplanarreconstruction,MPR)及曲面重组(curvedplanarreconstruction,CPR)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资料。男24例,女22例,平均年龄36.2岁。46例均行MSCT扫描,用MPR、C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观察。结果阑尾增粗、管壁增厚39例,合并阑尾结石11例,回盲部增厚9例,右下腹阑尾区及盲肠周围脂肪层出现索条状、云絮状高密度影33例,右侧侧锥筋膜增厚16例,右侧腰大肌缘模糊13例,阑尾周围脓肿6例。结论MSCTMPR及CPR可以直接显示阑尾及其周围情况,是诊断急性阑尾炎一种可靠的、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应尽快行MSCT检查。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