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脑肿瘤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诊治的154例脑肿瘤出血患者,按患者或家属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7例。实验组进行外科手术切除脑肿瘤并清除血块,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治疗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较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肿瘤出血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脑肿瘤 出血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临床检验指标的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42例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给予大量输血,比较输血前后临床检验指标。结果输血前,血小板(PLT)计数为(189.22±96.42)×109/L,凝血酶原时间(PT)为(15.07±2.67)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44±0.46),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为(37.61±6.13)s,纤维蛋白原(FIB)为(2.64±1.13)g/L,凝血酶时间(TT)为(16.11±2.38)s;输血后,PLT计数为(115.01±53.87)×109/L,PT为(16.67±5.21)s,INR为(1.26±0.28),APTT为(39.54±7.41)s,FIB为(2.21±0.88)g/L,TT为(18.33±4.57)s。输血后,患者PLT计数、INR、FIB均低于输血前,PT、APTT、TT均长于输血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输血对大失血的肿瘤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临床医生应该高度警惕大量输血以后的各种并发症,及时对患者的PLT输血、功能以及凝血功能给予检测,进而能够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当大失血的肿瘤患者出血已经停止,可以考虑限制性输血方式,进而降低输血不良影响。

  • 标签: 肿瘤 大量输血 临床检验指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手术治疗方案应用于脑肿瘤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4年12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脑肿瘤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本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9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外科手术对脑肿瘤进行切除并清除血块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究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3(93.48%)例,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3(71.74%)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脑肿瘤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手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脑肿瘤出血 治疗方案 价值分析
  • 简介: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报告去年癌症的治疗、预防和筛选的研究进展。报告共突出24项新进展,内容包括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筛选中的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和乳腺癌发病的关系、人乳头瘤病毒和头颈癌发病的关系以及放疗在预防肺癌扩散中的应用等。同时报告肝癌、肾癌等难治性肿瘤的靶向治疗进展。报告指出,国家在癌症研究方面的长期投入正在得到回报,但政府在NIH和NCI的投入4年来没有改变.除去膨胀因素,国家投入的费用其实在逐年减少。这限制了对癌症的研究。报告还表明,临床癌症研究是探寻肿瘤新的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的重要途径。

  • 标签: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癌症 激素替代疗法 人乳头瘤病毒 靶向治疗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法在膀胱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接受膀胱肿瘤治疗的患者320例,其中200例患者采用TUBRT法进行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剩下的120例患者采用常规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可有效的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治疗周期,且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疗效安全可靠,对于膀胱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肋骨肿瘤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肋骨肿瘤肿瘤样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4例进行X线和CT诊断,24例进行单纯的X线诊断,影像学诊断结果与他们的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病理和长期的随访确诊后,观察组通过X线和CT检查,漏诊1例,误诊0例;对照组仅行X线检查,漏诊5例,误诊7例。在确诊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的肋骨肿瘤肿瘤样病变,边界清晰,病灶有明显周围硬化,一般无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恶性肋骨肿瘤肿瘤样病变以破坏为主,骨皮质大多破坏中断,存在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病变周围有膨胀反应。在临床检查中,把CT检测应用于肋骨肿瘤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区别的更加明显和清晰,与单纯用X线检查比较,提高了临床的确诊率,提早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更充足的准备和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肋骨肿瘤 肿瘤样病变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间接诊的3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的30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观察A组,以同时期于本院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30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观察B组。结果观察A组与观察B组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结果均显示观察A组具有明显优异性(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几率及疾病复发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而且手术时间有所缩短、术中出血量有所减少,具有更高的手术安全性,并发症虽有发生,但可确保一次性完成手术,另外术后疾病复发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略有降低,远期治疗效果较佳,故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肿瘤 膀胱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成员,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迁移、浸润、转移等活动,可直接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因此,巨噬细胞在肿瘤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许多病人对巨噬细胞的了解缺失造成巨噬细胞功能异常,以至引起稀有患者。文章将着重研究肿瘤与巨噬细胞对恶性肿瘤病人临床预后与诊断的影响,进而研究巨噬细胞在稀有患者中的功能机理,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 标签: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作 恶性肿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接收的恶性肿瘤患者96例、非恶性肿瘤患者106例及健康体检人员200例进行TAM检测,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检测,恶性肿瘤组的TAM检测水平为(100.83±13.56)U/ml,非恶性肿瘤组的TAM检测水平为(86.15±10.29) U/ml,健康体检组的TAM检测水平为(80.67±9.13) U/ml。恶性肿瘤组患者的TAM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恶性肿瘤组和健康体检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M检测可以更好的提升对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临床中应大力推广和应用,为更多的患者争取到最佳治疗时间。

  • 标签: 血清肿瘤相关物质 恶性肿瘤 诊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2020年-2021年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应用现状及临床合理用药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021年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数据,统计、分析药物品种、用药金额、构成比及增幅、用药频率(DDDs)。结果:2020年、2021年各类抗肿瘤药物年使用金额呈快速增长,其中烷化剂类药、抗生素类药增幅最多,分别为61.63%、27.95%。培美曲塞二钠、奥沙利铂、吡柔比星、依班磷酸钠在2020-2021年抗肿瘤销售金额中均排前10位,其中培美曲塞二钠销售金额排在第1位,依班磷酸钠销售金额有所下降,吡柔比星、奥沙利铂销售金额有所上升。他莫西芬、阿那曲唑片、培美曲塞二钠、氟尿嘧啶、卡铂注射液、托瑞米芬片、环磷酰胺在2020-2021年DDDs抗肿瘤中排前10位。结论:我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药物品种增加有助于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进而降低患者病死率。

  • 标签: 肿瘤医院 抗肿瘤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肿瘤中TP表达的临床病理关系,为疾病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胃肠肿瘤患者184例,按照肿瘤类型分为胃癌组(n=71),结肠癌组(n=58)、直肠癌组(n=55),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调取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各组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不同分期患者患者TP阳性率。结果直肠癌T1+T2+T3浸润阳性率高于T4患者,直肠癌Ⅰ+Ⅱ分期TP阳性率低于Ⅲ+Ⅳ分期,胃癌组、结肠癌组患者TP阳性率高于直肠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胃肠肿瘤、不同病理表现患者TP表达呈现一定差异,胃癌、结肠癌表达水平相对较高,直肠癌T1+T2+T3浸润、Ⅲ+Ⅳ分期患者T片表达率相对较高,适用于TP相关药物治疗。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TP 病理
  • 简介:中医肿瘤学较之中医其他学科起步较晚,而恶性肿瘤作为现代的多发病、疑难病,无论中医、西医对其认识都有一定局限性,故而中医肿瘤教学有一定难度.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在授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诊断上应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上应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相结合,组方上应辨证用药与专科用药相结合.同时在理论传承基础上,注重对临床实践创新内容的讲解,以中医治肿瘤好的“点”“面”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标签: 中医 肿瘤 临床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中心导管即PICC,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肿瘤化疗患者结论肿瘤化疗患者需重复进行多次化疗,反复穿刺带给患者带来的很大痛苦,PICC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

  • 标签: 肿瘤化疗 PICC 护理
  • 简介:(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农垦164000)摘要目的探讨扁桃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扁桃体恶性肿瘤患者1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原发病灶及转移灶完全消退者(CR)9例,消退在1/2以上者(PR)1例,无NR病例。经治疗后1~3年观察,1年生存率为70%,3年生存率为30%。结论早期肿瘤(T1、T2期),常采用放疗,对经选择的早期病变也可行较宽范围的扁桃体切除术或经口行激光切除。

  • 标签: 扁桃体恶性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颌面腮腺肿瘤临床特点,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8年来72例老年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腮腺肿瘤男女=1.771,良恶性肿瘤比为3.241;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发病率最高,恶性肿瘤以侵润导管癌居首。术前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并存病较多。术后并发症中以循环系统并发症较高。结论老年腮腺肿瘤患者具有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术前必须重视全身情况的评估,积极治疗合并病,制定合理的的手术方式;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以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老年人 腮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