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γ-丁内酯为无色透明液体,用于生产环丙胺、吡咯烷酮等药品,也用作工业的溶剂、稀释剂、固化剂等,被列为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管控。临床上接触γ-丁内酯较少,对其戒断反应研究也不充分。本文报道1例γ-丁内酯戒断反应患者出现严重横纹肌溶解,危及生命;经过积极治疗,患者最终康复。总结γ-丁内酯戒断反应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提示γ-丁内酯可能出现严重的戒断反应。

  • 标签: 物质戒断综合征 γ-丁内酯 横纹肌溶解
  • 简介:摘要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骨溶解是所有骨肉瘤(传统型、髓内和骨膜骨肉瘤)的共同病理改变。但骨溶解的具体机制不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骨溶解是一个生理性骨重建被劫持利用及过度骨吸收的过程,破骨细胞作为人体内唯一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在骨肉瘤骨溶解的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破骨细胞即可通过分泌高浓度的酸性物质和胶原酶主导骨溶解,也可通过与骨肉瘤细胞相互作用协同介导骨肉瘤骨溶解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骨溶解是骨肉瘤病理过程的关键部分,可促进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抑制骨溶解对打破此循环进而抑制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骨肉瘤细胞与破骨细胞间的具体调控机制以及骨肉瘤的其他细胞是否也参与了该病理学过程仍不清楚。目前治疗骨肉瘤骨溶解的药物主要有双膦酸盐、小分子抑制剂和天然化合物等,但其疗效及机制尚未明确,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既往对肿瘤溶解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转移骨肿瘤,而近年来针对骨肉瘤骨溶解的研究获得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对破骨细胞和骨肉瘤细胞在肿瘤介导的骨溶解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这两类细胞作为治疗靶点的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更深刻地理解骨溶解在骨肉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为骨肉瘤相关骨溶解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低温铝电解生产中低温铝电解质的主要难点在于协调氧化铝溶解能、初晶温度以及电导率三个物理化学性能指标。本文结合200kA电解槽的生产实践,对低温铝电解生产中低温铝电解质的主要难点氧化铝溶解能进行现状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取得实效。

  • 标签: 氧化铝 溶解速度 低温铝电解。
  • 简介:本节课通过对自来水中Cl-的检验、自来水中Cl-的测定、水垢的处理等三个实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应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基本知识分析沉淀的生成、沉淀的转化和沉淀的溶解等问题,并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的生成 沉淀的转化 沉淀的溶解 溶度积常数
  • 简介:目的观察尿激酶溶解血滤器及血路管内血栓的效果。方法无肝素抗凝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出现凝血的58只血滤器及血路管应用5000U/ml的尿激酶进行体外溶栓处理。观察血滤器及血路管溶栓处理的效果及延长使用的时间、溶栓处理前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51只血滤器及血路管溶栓成功,成功率87.9%;溶栓后血滤器延长使用4~20h,平均(6±3.7)M溶栓后患者无出血、发热等不良反应,且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溶栓前降低,经比较,P〈0.05。结论应用尿激酶溶解血滤器及血路管内血栓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肾脏替代治疗 血滤器 血路管 血栓 尿激酶
  • 简介:基于铝电解槽熔体内氧化铝溶解过程动力学机理,提出了综合的传热传质控制模型,以描述未结块和结块氧化铝颗粒的溶解过程。基于相关商业软件和自定义算法,并结合颗粒收缩核模型,采用合适的差分求解方法,对氧化铝颗粒溶解速率、溶解时间和溶解质量进行计算,探讨若干对流和热条件参数对氧化铝溶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氧化铝浓度和增大氧化铝扩散速率可以增大未结块颗粒溶解速率,减少未结块颗粒溶解时间;提高电解质过热度和氧化铝预热温度可以增大结块颗粒溶解速率,减少结块颗粒溶解时间。对某300kA铝电解槽内氧化铝溶解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的氧化铝溶解质量比例曲线数据与文献结果比较接近;氧化铝溶解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未结块颗粒的快速溶解和结块颗粒的缓慢溶解,溶解时间数量级大小分别大约为10和100s;结块颗粒是影响整个氧化铝溶解过程的最主要因素。

  • 标签: 铝电解槽 氧化铝颗粒 溶解过程 传热传质 差分求解方法
  • 简介:创设龋齿成因生活情景,引入课题,通过探究向饱和NaCl溶液中滴加浓盐酸的现象及原因,引出溶解平衡的概念;通过对溶解溶解度的关系回顾,引出难溶电解质也存在溶解平衡现象;再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得出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概念;应用概念,解决生活中的现象(龋齿成因)。体现以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 标签: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课堂教学 问题驱动 实验探究
  • 简介:摘 要: 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提高,电力变压器的重要也逐渐凸显,而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在对故障实施诊断的时候,越来越趋于快捷,对此,文章针对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展开了论述。

  • 标签: 电力变压器 油中溶解气体 在线监测系统
  • 简介:基于氧对啤酒质量的影响,要想提高啤酒质量,尤其是提高产品的风味稳定性,必须尽量控制氧与酒液的接触,为此我公司成立了“溶解氧控制QC攻关小组”,对发酵液、清酒及成品酒溶解氧含量进行了对比(如图1)得出:在正常发酵情况下,发酵液溶解氧含量很低,在0.01ppm以下;啤酒的溶解氧主要在发

  • 标签: 成品酒 溶解氧 影响因素 控制 啤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分析比较了现有的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技术。

  • 标签: 变压器 油中溶解气体
  • 简介:通过热力学计算,探讨了浊沸石在不同成岩流体中溶解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①浊沸石溶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G)在埋藏成岩条件下都小于0,因此浊沸石溶解反应在埋藏成岩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以自行发生;②浊沸石溶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G)与埋藏深度呈正相关,深埋藏条件下的浊沸石溶解反应趋势弱于浅埋藏或地表条件;③在较高的RCO2条件、酸性环境、流体中Ca2+被移走、存在大量K+的情况下,浊沸石容易溶解形成次生孔隙;④浊沸石溶解反应具有减体积效应,其中在K+存在的流体中,Lm—Ill反应的体积减少最多,同时该反应消耗了K+,克服了钾长石溶解的动力学障碍,使得更多的钾长石溶解形成次生孔隙。因此,浊沸石溶解生成伊利石和石英有利于储层的形成。

  • 标签: 浊沸石 热力学 溶解 次生孔隙
  • 简介:摘要变压器油也被称为绝缘油,在变压器和断路器设备中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物理热工性能,目前,已成为变电器和断路器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绝缘体,更是最优良的冷却介质。变压器油充入到电气设备中后,变压器油的质量会对电气设备的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含量的试验的意义出发,具体阐述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来源和试验,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含量的试验有所帮助。

  • 标签: 变压器油 溶解 气体含量
  • 简介:通过考察硝酸硫胺重结晶过程中的各关键组分的浓度变化,建立了硝酸硫胺的溶解度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该模型的建立对于研究结晶过程中的成核和晶体成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类似的沉淀结晶过程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 标签: 硝酸硫胺 重结晶 沉淀 溶解度
  • 简介:本文采用油墨溶解速率作为参量,用溶剂溶解法考查了溶剂性质与溶解速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查了几种蓝色圆珠笔油墨的溶解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样本不一致造成的结果误差,增加了鉴定的可靠,且测定与计算方法简便、易行。

  • 标签: 溶解速率 蓝色圆珠笔油墨 相对书写时间 溶解量 溶解时间 溶剂
  • 简介:1例30岁女性患者因盆腔炎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5g、1次/d)和奥硝唑分散片(0.5g、2次/d)共14d。服药第13天患者出现四肢肌肉酸痛、乏力。停药后四肢酸痛、乏力加重。停药第12天实验室检查示CK939U/L,CK-MB41.3U/L,LDH313U/L,考虑为横纹肌溶解症。嘱患者大量饮水,并给予碳酸氢钠片(0.5g、3次/d)和辅酶Q10片(10mg、3次/d)口服。2周后复查,患者血清CK96U/L,CK-MB21U/L,LDH287U/L,肌痛、乏力症状消失。3个月后复诊,上述指标均已恢复正常。

  • 标签: 氧氟沙星 奥硝唑 横纹肌溶解
  • 简介:考察了原淀粉和变性淀粉的取代度、糊化温度与时间和添加NaOH等糊化条件对淀粉溶解度的影响,并解析了溶解度与淀粉作用效果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糊化温度越高,淀粉的溶解度越大,糊化温度应在90℃以上,淀粉才能充分溶解;添加NaOH加速淀粉的糊化速度;变性淀粉的取代度和制备条件对其溶解度均有较大影响;延长糊化时间可提高阳离子淀粉的作用效果,而加碱糊化会降低阳离子淀粉的作用效果.

  • 标签: 淀粉溶解度 性能 造纸助剂 变性淀粉 取代度 作用效果
  • 简介:1例37岁男性患者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再活动单独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含甘草酸苷120mg)静脉滴注。治疗12d,症状明显改善,改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含甘草酸苷150mg,2片/次,3次/d)和水飞蓟素(140mg,3次/d)。服药2周,患者出现下肢无力,症状逐渐加重。服药25d,双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减低,肌酸激酶(CK)8378U/L,血钾2.2mmol/L。当日停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和水飞蓟素,结合腓肠肌活检,诊断为横纹肌溶解合并低钾血症。予氯化钾、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螺内酯。治疗10d,肌力恢复至5级,肌张力正常,CK459U/L,血钾5.1mmol/L。3个月后,体格检查示双下肢正常,CK156U/L,血钾4.8mmol/L。

  • 标签: 低钾血症 横纹肌溶解 复方甘草酸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