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稠油油井数量相对多是渤海油田油藏的一个显著特点,采用PVT实验分析方法,对渤海油田稠油原始井流物、单次脱气、恒质膨胀、原油粘度等特征进行分析实验,并对典型相图进行模拟计算,为渤海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渤海油田稠油相态特征具有以下特点:油层埋藏浅、地层压力及温度低;气油比低(4.1~37.7m^3/m^3);饱和压力低(1.33~14.90MPa);重质组分含量高(其中C7+组分含量为58.01%~91.80%);密度大(地层原油密度为0.9002~0.9665g/cm3);粘度高(地层原油粘度为55.37~8024.30mPa·s)。

  • 标签: 渤海油田 稠油 油藏相态 PVT实验 单次脱气 恒质膨胀
  • 简介:为了研究隔夹层对稠油蒸汽热采的影响.利用岩心、动态生产等资料进行研究。热采注入的蒸汽密度小,导致水淹层早期蒸汽超覆,储层上部先水淹,下部后水淹的特点。详细描述泥质、钙质、物性三类隔夹层的分布特征,结合稠油热采水淹层规律的认识。提出不同类型隔夹层的作用。分布稳定的隔夹层将厚储层分割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流动单元.有效减小上下部水淹差异,提高采收率。隔夹层局部缺失部位是边底水锥进的主要通道。随机分布或细小隔夹层则增加了储层非均质性.不利于开发。

  • 标签: 隔夹层 蒸汽吞吐 水淹
  • 简介:摘要: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稠油藏所在区域的地层压力也在不断降低,这会造成汽窜现象越来越严重。汽窜现象的发生,使油井采出程度提高的难度加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的是采取更为科学的防汽窜技术,从而能够提高热能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量损失,使稠油产量得以增加。本文针对某油田稠油油藏的油井汽窜产生成因、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稠油藏防治汽窜的方法,并对现场防治汽窜的效果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稠油油藏 防汽窜 研究
  • 简介:针对稠油污水的特点,利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对微生物进行了培养、驯化进而在稠油污水中生存、繁殖试验,并对其中的有机物进行了降解转化,生成稳定的CO2、H2O、NH3,利用该方法可以对稠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SBR工艺可使原水中CODCr从323mg/L降至72mg/L,去除率为77.7%;BOD从90mg/L降至14.4mg/L,去除率为84%;悬浮物从200mg/L降至47mg/L,去除率为76.5%.成功地解决了稠油污水的达标外排问题.

  • 标签: 油田 稠油污水 生物处理技术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工艺
  • 简介:河南油田泌阳凹陷分布有古城、井楼、杨楼、新庄4个稠油油田,各油田油质复杂,查清各区块、各层系稠油油质是开发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稠油层基本特征分析,应用地化录井参数建立了TPI评价法、原油密度评价法及原油黏度评价法。TPI评价法主要是利用原油中气态烃和液态烃与全烃比值大小划分油质类型;原油密度评价法主要利用油质重,TPI值小,反之TPI值大的关系划分油质类型;原油黏度评价法主要利用TPI反映油质组分的综合性参数的特点,建立TPI与黏度的关系。这套评价评价方法提供了快速精细评价稠油油质的新手段。

  • 标签: 稠油油质 地化录井 评价 方法 标准
  • 简介: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其成分复杂、稳定性高、处理难度大,已成为影响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因素,因此寻找出合理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十分必要。文章综述了稠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和不同油田针对其污泥采用的工艺流程,着重介绍了热解处理的原理和试验方法,并且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 标签: 稠油污泥 处理技术 热解
  • 简介:水平井技术已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广泛运用,但因稠油黏度较大,水平井井筒压降已成为产能研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常规水平井产能理论,利用Joshi提出的方法将水平井三维渗流场简化为2个二维渗流场,运用保角变换方法以及等值渗流阻力法得到稠油油藏水平井地层渗流模型,同时考虑井筒变质量流动,建立了地层渗流与水平井井筒管流的耦合模型.实例分析表明,井筒压降使得水平井的无阻流量减小了7.7%,且稠油油藏水平井井筒压降远远大于常规油藏水平并井筒压降.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水平段长度、幂律指数以及油层厚度的逐渐增大,井筒压降逐渐增大,而随着井筒半径的逐渐增大,井筒压降则逐渐减小.本次研究为稠油油藏水平井井筒压降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稠油 水平井 保角变换 等值渗流 耦合 井筒压降
  • 简介:摘要:结合当前疏松砂岩稠油油田开发增产工艺技术的发展情况,从自身的稠油油藏管理经验出发,结合工程实际案例,选择了疏松砂岩稠油油藏中典型井来进行增产分析,希望对于广大同仁起到一定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利于高效开发疏松砂岩稠油油田。

  • 标签: 疏松砂岩,稠油油田,增产措施,油田开发
  • 简介:单家寺油田单113块属疏松砂岩特超稠油油藏。1985年开始试油试采,1999年开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先导试验失败后,于2004-2007年,进行了单113块特超稠油开发主导工艺技术现场应用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 标签: 蒸汽吞吐 特超稠油 油层保护 防砂工艺 注汽质量 井筒降粘
  • 简介:中国稠油资源比较丰富,陆上稠油、沥青资源约占石油资源总量的20%以上,预测资源量198×10^8吨,其中最终可探明的地质资源量为79.5×10^8吨。目前,已经在松辽盆地、二连盆地、渤海湾盆地、南阳盆地、苏北盆地、江汉盆地、四川盆地、珠江口盆地、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等12个盆地中发现了70多个稠油油田,这些稠油油田主要集中在辽河油区、胜利油区、克拉玛依油区及河南油区。

  • 标签: 稠油资源 资源潜力 陆上 中国 特征 松辽盆地
  • 简介:摘要:目前,社会对稀油的消耗逐日增加,且稀油是不可再生能源,难以满足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新型可代替稀油能源的石油能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研究课题。稠油是指含有较高的含硫化合物,高蜡以及较高的胶质沥青质,密度、黏度非常大。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分布着大量的稠油。对稠油进行开采、加工、降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降黏技术将对未来的石油行业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稠油降黏方法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 作者: 王秋月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7
  • 机构: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
  • 简介: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常规油气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凸显重要性。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稠油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如何确定最优的水平段长仍然是稠油开发需要面对的难题。本文从渗流力学角度出发,基于边界元法推导并求解了稠油水平井开发产能预测方程,并引入支撑剂数来表征油藏改造体积与采油指数间函数关系,从而为稠油油藏开发水平井水平段长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 标签: 水平井 稠油油藏 开发产能模型 井段优化
  • 简介:摘要:稠油出砂冷采技术是油层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和稳定泡沫油而形成,该技术的使用可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河南油田通过攻关,在稠油出砂冷采领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形成了普通稠油出砂冷采开采技术,成功地将特薄互层和中深层普通稠油难采储量投入开发。第一口出砂冷采先导试验井日产油量是常规试油产量的8倍以上、是蒸汽吞吐产量的4倍以上,开采成本比蒸汽吞吐降低47%。同时,还成功地将出砂冷采技术应用于普通稠油低周期蒸汽吞吐井中,日产油提高三分之一倍,进一步拓宽了该技术应用领域。

  • 标签: 薄浅层稠油,冷菜开采工艺,八面河油田
  • 简介:摘 要:面138区沙四段属于特薄层稠油油藏,目前在对特薄层油藏蒸汽吞吐的开发中主要有特薄层稠油油藏油层薄,热损失大,热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国内外对特薄层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开发研究较少,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在开发中的布井、完井、注汽参数及其它相应配套工艺设计上均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因此通过研究形成一套适合特薄层稠油油藏开采的理论体系,为特薄层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特薄层 稠油 蒸汽吞吐
  • 简介:摘要:曙光油田杜48块杜家台油层为典型的薄互层稠油油藏,常规吞吐开发近30年,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到94%,已进入吞吐开发后期,杜0组油藏地质储量508×104t,由于储层发育薄、物性差、构造及油水关系复杂、油层出砂严重,长期未有效动用。近年来,通过综合利用VSP测井、地震精细解释、储层评价等多种技术手段,并采用直井+水平井的分区开发方式,共规划新井49口,实施后区块采油速度大幅上升,有效盘活了该区域未动用储量。

  • 标签: 薄互层稠油油藏 未动用储量 地震精细解释 水平井
  • 简介:摘要:曙光油田杜48块杜家台油层为典型的薄互层稠油油藏,常规吞吐开发近30年,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到94%,已进入吞吐开发后期,杜0组油藏地质储量508×104t,由于储层发育薄、物性差、构造及油水关系复杂、油层出砂严重,长期未有效动用。近年来,通过综合利用VSP测井、地震精细解释、储层评价等多种技术手段,并采用直井+水平井的分区开发方式,共规划新井49口,实施后区块采油速度大幅上升,有效盘活了该区域未动用储量。

  • 标签: 薄互层稠油油藏 未动用储量 地震精细解释 水平井
  • 简介:摘要:稠油黏度高,在地层原始温度下难以流动,开采难度显著高于常规原油,同时,我国稠油老区的蒸汽吞吐和蒸汽驱等常规热力开采项目已经进入开采后期,地下剩余油仍在60%左右,在国内原油产量2亿t的能源安全红线下,转换稠油开发方式迫在眉睫,因此,注空气采油技术逐渐受到重视,通过注入空气,在地层内部激发稠油的氧化放热,通过“原位自生热”来加热和改质实现降黏,并在多种机理联合作用下驱替到生产井中。

  • 标签: 稠油 注空气开发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在稠油开采过程中,井口漏油已经成为影响清洁生产和生产时率的重要因素。稠油井井口密封器渗漏较为频繁,盘根的密封周期短,管理难度大。稠油井原油的粘度大,而影响粘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本文针对漏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重点对稠油井井口密封器治漏进行了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 要:羊三木油田为稠油油藏,主力区块均处于“双特高”阶段,主要存在问题一是剩余油高度分散,调整挖潜难度大,二是采出程度高,水驱提高采收率幅度有限。为探索新的开发方式、改善开发效果,达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优选羊三木油田羊三断块东南井区为试验区,建立稠油油藏复合驱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评估不同体系化学驱效果,确定天然气+聚/表二元驱复合体系驱油效果最佳。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