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儿科临床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很多医疗设备的运用更为普遍,呼吸机是儿科疾病治疗常用的设施,在抢救治疗危重儿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机械通气在儿科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再对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实施深入研究。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 并发症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创伤有创通气患者的护理及气道管理。方法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对ICU收治的21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进行紧急救治与全面护理,加强有创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结果21例患者中治愈13例,转院3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死亡4例,病死率18.7%,其中2例死于创伤性休克,1例死于MODS,1例死于合并重度颅脑外伤。结论对于严重胸部创伤行有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在给于全面护理的同时,加强气道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胸部创伤 有创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呼吸机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器械,而机械通气是患有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在患病期间最常使用的一种医学支持呼吸的方法,目的就是为病人原发性疾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达到正常水平的时候,医护人员就应该及时的撤离呼吸机。因为机械通气本身就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比如VAP、VAPL等,在增加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基础上也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机械通气撤机的时机与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 撤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和条件,细致的护理措施是决定机械通气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1。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ICU收治的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镇静镇痛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ICU的治疗时间,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的剂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的治疗时间,镇静药物使用的剂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 护理
  • 简介:随着呼吸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作用已受到重视。由于呼吸机可对生理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重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显得尤其重要。

  • 标签: 机械通气 血气分析 呼吸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统机械通气(CMV)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吸入性损伤(inhalationinjury,INI)患者的呼吸支持状况得以改观,但仍有部分患者采用CMV无效或发生严重气压伤(通气性肺损伤)[1].在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措施之前,呼吸支持的水平亟待提高,因此,探讨高频通气(HFV)的治疗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高频通气 治疗 吸入性损伤 抗炎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对2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28例呼吸衰竭患者成功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后顺利撤机恢复自主呼吸,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康复的重要保障。

  • 标签: 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护理
  • 简介:总结重症监护病房150例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及撤离呼吸机过程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撤机前护理、呼吸机撤离常用方法、撤机方式、撤机后护理,认为对机械通气患者在使用及撤离呼吸机过程中的观察护理很重要,通气治疗过程顺利能使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率达到94.6%;强调机械通气患者达到撤机指征后应做好撤机前后的准备、监测及护理,以保证患者顺利撤机。

  • 标签: 机械通气 撤离 呼吸机 护理
  • 简介:围手术期很多因素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心脏扩大或血管异常、心内分流或反流导致肺充血或肺淤血,为使病人安全度过手术后早期的危险期,需要较长时问的呼吸支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主要作用是替代或改善肺外呼吸,解决肺的通气功能障碍。合理进行呼吸回路管理,可以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现将462例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回路管理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回路 管理 呼吸机辅助呼吸 呼吸功能障碍 通气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俯卧位通气是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从而改善氧合。对ICU护士进行俯卧位的规范化培训,制定标准的操作路径,采用俯卧位气垫,让俯卧位通气技术变得简单易行,在俯卧位通气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完成ARDS患者的俯卧位通气,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8例体外循环术后灌注肺的机械通气治疗,总结护理经验,以期改善体外循环术后发生灌注肺病人的低氧血症,有效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方法我科采用机械通气加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治疗,经过严格的呼吸道护理,PEEP通气的监测,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环系统的观察等方面的积极抢救和治疗,28例患者治愈17例,治愈率67.6%,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2例因上机时间较长家属放弃治疗,1例死于重症感染。结论机械通气加用呼吸末正压呼吸及高质量的护理,能有效纠正灌注肺病人的低氧血症,提高手术病人的治愈率。

  • 标签: 灌注肺 机械通气 呼气末正压呼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34例患儿肺不张的护理。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34例肺不张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临床完整资料。结果本组34例患儿经过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善,治愈出院。结论高频振荡通气作为肺保护措施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增加气体的交换量。缩短带机时间,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机械通气方法。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肺不张 护理Nursing care of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atelectas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分析综合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便为临床的干预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ICU住院患者,所有患者都为机械通气的患者,本研究选择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同时选择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结束以后的Barthel指数的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两组之间存在有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综合ICU机械通气的患者,为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工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Barthel指数,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具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患者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