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在泌尿外科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230例患者进行尿培养并鉴定细菌,做相应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发生多重耐药的相关因素。结果230例发生多重耐药菌48例,发生率20.8%,发生多重耐药菌的相关因素有1.易感因素糖尿病、老年病人、艾滋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2.泌尿系统侵袭性操作。3.抗生素滥用。结论根据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得护理对策,从而降低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的86例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伊曲康唑胶囊或口服液序贯治疗,400mg/d,疗程4-6周,79例治愈无其他系统的真菌感染,5例复发后治愈,2例并发真菌性肺炎者死亡,真菌清除平均天数为6.8天。结论伊曲康唑是治疗口腔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配合其他药物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真菌感染 临床治疗 白色假丝酵母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31例感染患者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因素与意识障碍程度、年龄等有关;结论年龄大的病人、危重病人、昏迷者、存在延髓性麻痹及合并、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肺病及既往卒中史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合并肺部感染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者。结论控制肺部感染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克次体感染(羌虫病)患者的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6月至2010年11月,半年来收治的36例立克次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心肌酶、心电图、胸部X片检查结果及有心脏损害患者的转归情况。结果36例羌虫病患者中,28例(77.8%)有心脏不适表现,12例(33.3%)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升高,16例(44.4%)乳酸脱氢酶升高。31例(86.1%)出现心电图异常,5例(13.8%)X胸片检查示心脏扩大。立克次体感染致心脏损害大多恢复良好,仅1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立克次体感染患者的心脏损害常见,且心电图异常较心肌酶升高多见,大多损害较轻,预后良好。

  • 标签: 立克次体感染 心肌酶 心电图 归转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婴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潜伏期,传播速度快。早期诊断、早期发现、采取有效的感染管理控制措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及控制传播。

  • 标签: 婴幼儿 手足口病 感染 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染因素和治疗情况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8例患者,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为肺部真菌感染,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造成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原因和相关治疗方法。结果经分析和统计发现,我院呼吸内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2.4%,其中60岁以上发生感染的占到了76.9%,随着年龄的增长真菌的感染率越高;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受真菌感染的占51.3%;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约占53.8%;造成真菌感染的因素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放化治疗及营养不良等;相应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抗真菌治疗。结论造成呼吸内科真菌感染的因素较多,主要原因有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滥用、放化疗和营养不良,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提高,要重视老年患者感染的预防,对感染的患者采取抗真菌的综合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呼吸内科 肺部真菌感染 易感染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进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达到减少医院感发生的目的。方法科室自查与院控感办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对各种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制定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结论只有加深对医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促进手术病人的尽早康复。

  • 标签: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产褥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积极控制感染,限制炎症扩散,同时加强支持治疗,增强全身抵抗力。针对常见的致病菌,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轻症者口服治疗,重症者应选用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可选择广谱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对于厌氧菌感染可选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感染的发生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急诊手术是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在急诊条件下施行手术,可出现术前皮肤清洁不充分、存在开放性创口、由于病情急而导致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削弱了抗灭菌效果,从而容易引起手术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急诊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提高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质量,严格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通过采取前瞻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按医院感染管理程序对新生儿进行规范管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影响。结果不同病人随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尿培养细菌阳性率增高。结论在密闭式引流的基础上,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可延缓和降低留置导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泌尿系感染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症感染导致MO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9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50例重症感染导致MODS救治资料。结果经过一系列救治措施后,50例患者中治愈46例,治愈率92.0%;死亡4例,死亡率8.0%。结论对重症感染并发MODS的患者积极进行治疗,以抗感染为重点、配合营养支持、保护脏器、对症治疗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救治率。

  • 标签: 救治 重症感染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及临床检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到我计划生育服务站就诊的986名患者的妇科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得出相关的结论。结果21.1%的患者患有生殖道感染,其中细菌导致的感染最多,其次是真菌感染,还有滴虫感染,混合感染也有一定比例。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严重危害着女性的健康,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以进行更好的防治。

  • 标签: 女性生殖道感染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积极的监测及综合护理,对96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治愈95例,死亡1例,治愈率98%。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可以达到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1年沛县人民医院诊治手足口病疫情的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医院感染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诊治手足口病患儿疫情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年共诊治手足口病患儿814例,男性546例,女性268例,男女性别之比2.041;年龄主要集中在0~4岁,占92.38%;3~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80.96%;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0.93%。结论手足口病以0~4岁散居儿童为重点发病人群,应加强做好该类人群的预检分诊、规范诊治流程,做好患儿、家长、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是预防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

  • 标签: 手足口病 疫情 预防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