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6月26-27日,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衡阳师范学院召开,90余名来自省内外的学者与会。会长张铁夫在开幕词中指出,这次年会适逢我省比较文学复兴30年,30年来,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湖南省 研讨会综述 年会
  • 简介:即使在中国学者眼中,英美文学地图研究至今仍然属于尚未深耕细作的学术处女地,然而它已然凭借图形叙事和科学话语的双重优势成为西方学界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站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立场,借鉴西方现代地图认知模型,提出了比较文学地理学的阐释范式。这一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的新学术增长点,不仅能成为继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变异研究之后的新研究角度,而且在文学地理学的新视野中观照经典的外国作家创作的作品,阐明国家地理位置会自然形成作家地理叙事和艺术话语的文学特征,而世界文学的交流会突破现实疆界的空间意识,焕发出别样的叙事空间图景。

  • 标签: 文学地图 文学地理学 梁启超 苏珊·桑塔格 托马斯·曼 比较文学认同学
  • 简介:本文前半部根据简单的关系逻辑讨论学科史上的两种传递模式,进而探讨修辞学研究如何介入并影响到比较文学研究。第一种是法国比较文学家保罗·梵地根的跨国传递模式;第二种是语言学家罗曼·雅可布逊的语言传递模式。透过雅氏的语用模式我们可以看出修辞学无论在涉及讯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沟通行为上,或者辞格在语码和讯息互动的表义作用中,对文学研究所可能提供的贡献。本文后半部举出先秦“名实之辩”和上古“哲学对话”两个议题,说明修辞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在古今中外文本之间的交流现象,并详细分析了三篇古代的“哲学对话”。

  • 标签: 比较文学 修辞学 雅可布逊 语言传递模式 名实之辩 哲学对话
  • 简介:在但丁的《神曲》中,维吉尔作为朝圣者的向导给予了朝圣者引导与慷慨的帮助。不仅如此,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中埃涅阿斯的“冥府之行”也是但丁写作其史诗的典范。本文选择了《神曲》中的四个片段,从这些片段中,不仅能看到但丁对维吉尔的模仿,也能看到但丁从圣经角度对维吉尔进行的改写。通过这些改写,但丁揭示了其对“喜剧”的理解—它并不仅指诗歌从悲惨到幸福的旅程,也指基督教的内涵:即拯救。

  • 标签: 《埃涅阿斯纪》 喜剧 冥府
  • 简介:美国华裔文学与新移民文学同处于美国的写作背景下,在创作主题、书写侧重、文化认同等方面却各自有其不同的特征;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比较文学角度看,它们包含了比较的多重性;从流散写作角度看,它们体现了流散的典型性。因此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海外华人文学及中西文化。

  • 标签: 美国华裔文学 新移民文学 比较 文化认同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地频繁。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具有很多古典文学作品;韩国作为中国的邻居,在韩国古典文学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中国古典文学与韩国古典文学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在国际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进一步研究中韩古典文学,笔者以《中韩古典文学比较研究》为课题,从比较中韩古典文学的意义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促进中韩古典文学发展的策略。

  • 标签: 中韩古典文学 比较 意义 策略
  • 简介:<正>澳门文学,与香港文学一样,是我国文学界树林中的一棵独特的果树。其果质鲜异,形态多姿,很有观赏价值,但若与香港文学进行比较,则没有那么粗壮、丰硕,显得有些弱质兮兮,营养不良。其实,从澳门文学的发展历史看,澳门有自己的文学,其历史要比香港长得多。据《澳门文学论集》所载,十九世纪的大三巴寺神父吴历所著的《三巴集》、《澳中杂咏》和住在澳门下环街的郑观应于1892年刊行的一部《盛世危言》,可以看成是早期的澳门文学(《香港

  • 标签: 澳门文学发展 香港文学 澳门诗 现代诗人 现代主义 澳门文学形象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12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27
  • 简介:(一)帝王文学中进取的自尊的极致个性在新的中国文学中可以辩证发展,三、帝王文学显著地成为个体生命的表现,四、帝王文学与今天文学发展的关系帝王文学

  • 标签: 中国帝王 帝王文学 试论中国
  • 简介:中国制造”标志随处可见,现在这个标志正渗入你周边的书店。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指出,英语读者过去只接触到极少数中国作品,其中主要是描写“文革”的伤痕文学。这种状况即将发生变化,关注当代利益和问题的新作家们开始推出作品。

  • 标签: “中国制造” 伤痕文学 中国作家协会 期待 “文革” 副主席
  • 简介:元代修撰的《辽史》、《金史》、《宋史》中的“文学(艺、苑)传记载了三国文学各自的发展状况,本文试图通过对三者加以比较,探寻出其中的一些异同和规律性的东西.

  • 标签: 辽史文学传 金史文艺传 宋史文苑传
  • 简介:由于中西在经济、政治、地理、心理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殊异,导致了中西诗学理论中对悲剧理解的差别,粗略划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题材上,西方悲剧往往选取英雄人物和上层人物,中国悲剧则多选取日常百姓的生活故事;二是在结局上,西方悲剧追求"一悲到底",中国悲剧则多为"双重的悲剧",以大团圆结束;三是在审美效果上,西方悲剧多追求"真",中国悲剧则着力表现一种"善"。

  • 标签: 中西文学 悲剧观 西方悲剧 中国悲剧 英雄人物 思维习惯
  • 简介:<正>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整个世界文化格局发生普遍变化的国际环境。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越来越小,只要花十几小时就可以到达地球的另一面。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会遇到外来文化及文学的挑战。(一)在以电脑化、信息化为特征的世界各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人类对宇宙、对社会、对人本身的认识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今天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三大突破的爱因斯坦

  • 标签: 中西文学比较 文化格局 爱因斯坦 外来文化 二十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东干族3诗人亚瑟儿·十娃子的诗歌与中国乡土文学对比的角度入手,寻找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者都根植于本国的乡土文化,从本国的乡村中汲取创作灵感,都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同时也打上了当时战争的时代烙印。再者,二者由于各自不同的创作出发点,在诗歌基调、人物塑造等方面又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亚瑟儿·十娃子创作诗歌时所使用的东干语就是从前我国原汁原味的西北方言,因此两种文学之间有着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两种文学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都是各自民族文化中的宝藏,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宝藏。

  • 标签: 亚瑟儿·十娃子的诗歌 中国乡土文学 乡土风光 地域特色 革命色彩
  • 简介:摘要:文体与语域相关,具有丰富的语篇类型表现形式,因此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以及翻译教学过程中应考虑语篇类型与文本内外等各种因素。实用文体的翻译应重点考虑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翻译文本的实用性和读者可接受性。文学文体的翻译既要再现原作的文体风格,又要再现原作的语言艺术,把握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和在不同体裁中呈现出的具体差异。本文通过对文学与非文学文体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策略的入手,试图找出不同文体翻译策略的异同,并从中总结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的翻译方法,使译者面对不同文体时有的放矢,准确再现原作风姿。

  • 标签: 文体 翻译 差异 策略
  • 简介:讨论了新西兰近百年来几家重要文学杂志对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新西兰本国华人作家英文作品的介绍,以及中国文学通过何种途径进入新西兰文学杂志的。

  • 标签: 新西兰 文学杂志 中国文学 华人作家的英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