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情训练对医学生同理心及其情绪症状的改善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医患沟通实践教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选择某医学院2012级和2013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对照方法,按照不同级次将64名学生分为试验组(2012级)和对照组(2013级),试验组34名学生,对照组30名学生。试验组学生接受包括6学时共情训练在内的常规课程教学,对照组学生接受没有包括共情训练的常规课程教学。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问卷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心抑郁量表,分别于教学前和教学后1周评估两组学生的共情能力、抑郁症状和积极情绪。结果试验组学生除年龄稍大于对照组学生外,两组学生性别、共情各项指标、抑郁症状、积极情绪评分比较,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学生教学前后共情各项指标、抑郁症状、积极情绪评分比较,其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男生共情训练后的积极情绪评分显著高于训练前评分[训练前(8.23±2.72)分,训练后(8.89±2.72)分,t=-2.126,P=0.039],试验组女生共情训练后的观点采择因子评分显著高于训练前评分[训练前(11.26±2.91)分,训练后(12.48±4.05)分,t=-2.634,P=0.013],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男生和女生教学前后共情各项指标、抑郁症状、积极情绪评分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共情训练对医学女生观点采择能力的提高和医学男生自身情绪状况的改善有一定效果,有必要继续尝试在更大样本中进行更长时间的共情训练效果的研究。

  • 标签: 共情训练 医学生 医患沟通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湖里区某街道2017—2018年初一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和行为干预效果。 方法 2017—2018年每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里区某街道初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首先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基线调查,之后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讲座的干预活动,在干预活动结束后的三个月对该人群再次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调查,分析干预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的差异,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2651名学生干预前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2.9%,干预3m后为81.2%,干预前后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2.7,P<0.05)。干预前女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男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P<0.05。结论 湖里区某街道初一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干预后有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是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有效的手段,加强对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具有积极和广泛的意义。

  • 标签: 中学生 艾滋病防治知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在生理学多种教学过程中引入科学思维训练,以提高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在理论教学中,应用由浅入深、浅出深入和巧妙切入等方式,训练学生如何运用逻辑结构、知识标准和思维精度进行科学思维;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仔细观察、逻辑推理分析等过程中融入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在指导大学创新创业训练中,通过强化思维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科学思维的精髓。

  • 标签: 科学思维 生理学 医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科研生态提供全面的背景知识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主流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对区块链与开放科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对传统科学体系的痛点以及开放科学运动的危机进行分析,显示了建立开放科学生态系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介绍区块链的概念和特点,展示区块链在构建开放科学生态系统的应用可行性和优势;对区块链初步应用于开放科学生态系统的实践现状进行总结。结论区块链技术允许构建开放、可靠、分散和协作环境的基础架构,对科研的全流程进行变革。

  • 标签: 科学生态系统 开放科学 区块链 学术交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潍坊医学院针对该校2015和2016级临床医学生在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强化教育理念、创新授课方式、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和创立良好学习环境等重要举措,提高了学生的自律性、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增强了优生效应,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借鉴。

  • 标签: 基础医学课程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 策略 成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了解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关于发热症状的认知水平及应对能力,特进行相关症状宣教前后的效果评价并以此指导今后的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方法 对294名四五年级学生用保健老师自行编制的发热知识测试卷测试,针对首次测试结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健康宣教后,再次进行同卷测试,对宣教前后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得出发热宣教对提升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医学认知水平有促进作用;性别对发热认知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女生的得分比男生的得分偏高;宣教前后对发热的操作知识比理论知识的影响更加明显。讨论 在青少年儿童中,逐渐有接受较为专业卫生知识的思维能力和维护自身健康的主观意识出现,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发热症状健康宣教更易于理解和执行。对于提高关注自身健康意识、初步判断自身的不适及做出简单正确有效的处理,是小学阶段卫生保健工作细化优化的一项任务。

  • 标签: 小学四五年级学生 发热宣教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天津市中新生态城的中小学生的屈光状态。方法横断面调查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小学部和中学部2018年11月至12月纳入的4 218名7~18岁学生。检查裸眼远视力,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应用IOL-Master检查眼轴。结果本调查中总近视发生率为65.03%(2 743/4 218),不同年龄的近视发生率7~12岁者为59.61%(1 974/3 312),13~15岁者为81.45%(460/565),16~18岁者为80.87%(276/341)。右眼占59.60%(2 514/4 218),左眼占55.10%(2 324/4 218)。女生为68.67%(1 405/2 046),男生为61.60%(1 338/2 172),右眼较左眼近视率高,女生较男生近视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发生率逐渐增加,9岁开始近视发生率明显增高,但到17岁时稍有下降。平均等效球镜度:正视者右眼为(-0.09±0.25)D,左眼为(-0.07±0.25)D;近视者右眼为(-2.54±1.76)D,左眼为(-2.46±1.71)D。平均眼轴长度:正视者右眼为(23.31±0.78)mm,左眼为(23.30±0.78)mm;低度近视者右眼为(23.96±0.92)mm,左眼为(23.99±0.91)mm;中度近视者右眼为(25.01±0.96)mm,左眼为(25.08±0.87)mm;高度近视者右眼为(26.05±1.01)mm,左眼为(26.08±0.99)mm。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68,P<0.001),随着眼轴的增长,屈光度负值越大。结论天津市中新生态城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高,以低度近视为主,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逐渐增加。

  • 标签: 学生,小学,中学 状态,屈光 发生率,近视 调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护理学专业亟需进行革新。以此为背景,各医学类高校发现护理学专业学生若能尽早接触临床,则会显著提高学生的早期临床实践能力,以此实现提升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本文基于此点,针对临床见习对护理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临床见习 护理学专业学生 综合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跨专业合作学习的准备程度,以期为跨专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实习或见习的471名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文版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医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471名医学生的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得分为(72.45±9.82)分,护理学、临床医学和其他专业(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医学生的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02±0.64)分、(71.16±0.59)分比(70.74±1.68)分,F=12.388, 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专业、在校时间、人际交往能力是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程度得分的影响因素(调整R2=0.125,F=14.479,P<0.01)。结论医学生的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程度总分处于中等水平,医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及对角色和职责的认知有待提高。医学教育者可为医学生搭建跨专业合作学习的平台,逐步培养其跨专业合作学习的能力。

  • 标签: 跨专业教育 医学生 影响因素 合作学习 准备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通过线上模拟教学进行临床思维训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级3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线上临床思维训练模拟教学。课前通过微信群让学生做好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的复习准备,课上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教学。学生扮演门诊医生,教师扮演患者。学生完成线上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开具和结果解读、做出诊断和拟定治疗原则4个部分内容,由教师进行引导性反馈。通过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对参与学生和教师的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70.0%(21/30)的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所有学生认为线上教学基本可以达到与线下教学同样的效果,期待类似课程。课堂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录屏方式进行,通过课堂及课后作业,可以对学生多方面能力进行合理评价。结论线上模拟教学进行临床思维训练是可行的,基本可以达到和线下教学同样的效果,在远程学习及特殊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线上教学 模拟教学 医学生 临床思维 应用
  • 简介:【摘要】主要探索并了解上海市高中生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 NCP)中的心理健康程度 ,以及对学习的影响。研究发现 ,焦虑以及抑郁人数多于在非疫情期间其他的心理情况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有高达 35%的人有焦虑倾向 ,以及 39%的人有抑郁倾向。学习方面有 59.15% - 72.53%的人认为线上学习效率低下或是在此期间成绩下滑。因此在面对类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自我调节或是通过正规渠道获得心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新冠肺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学业担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全科医学专业康复医学见习中的应用及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全科医学专业同年级2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分班情况分为两组,即实施传统教学的对照组(n=128),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实验组(n=128);统计实验组学生对课程设定的评价,并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17.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88%以上学生对设定的任务认同满意度较高。实验组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解决问题、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现代信息利用及思维创造方面,实验组学生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实验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00)。结论在康复医学见习教学中,学生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且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提高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对康复医学的认识,培养康复思维,为未来基层医院工作奠定基础。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法 全科医学生 康复医学 见习
  • 简介:摘要武汉市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重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数量自始至终占到全国的绝大多数,对本地医疗系统形成严峻挑战,尤其是对普通疾病治疗造成了巨大冲击。本文介绍了疫情暴发以来的战时状态下,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在医疗处置、感染防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转换、医务人员人性化关怀等方面采取的管理举措,以期对疫情期间各地烧伤科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烧伤 烧伤病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应急管理
  • 简介:摘要: 2019 年年末至 2020 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蔓延,产生严重政治、经济、社会影响。各国人民纷纷加入到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当中。在我国党中央的有力统一领导下,截至 2020 年 3 月底,我国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本文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原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医联体为例,详细阐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利用医联体平台,通过 人员培训、技术支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信息共享等方式,积极发挥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和联防联控作用,在新冠肺炎抗疫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以静脉药物配置实训中心为平台的现代模拟教学方式在药学生技能培养中的作用。方法 以 2016年到 2019年间在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拟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等对药学生进行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物的配置能力的培养。利用现场点评和考核的方式进行培训效果评价,并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模拟教学的信息资料。结果 所有学生均顺利通过考核。调查结果显示: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操作水平、无菌意识有明显提高,但部分配伍禁忌药物识别有待于进一步培训。结论 基于实训中心的模拟教学对全面培养药学生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模拟教学是培养药学生技能的重要方法,可以弥补传统实训教学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难题,值得大力推广。模拟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药学生技能,同时也有助于缓解静脉药物配置课程岗位对接不完整状况。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模拟实训中心 PIVAS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年级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阶段性特征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通过自主设计问卷,从汕头大学医学院2014级至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分层随机抽取42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合格率为70.9%(303/427),优良率为49.6%(212/427)。从一年级至五年级医学生职业素养评分依次为51.8分、70.7分、68.2分、73.8分、71.9分,相邻年级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学生职业素养总体情况良好,呈波浪式前进和不平衡性的发展特征,高年级学生职业素养高于低年级学生。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应当加强人文知识教育,重视临床育人功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 标签: 医学生 自我认知 职业素养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以认知学徒制理论为基础,探讨不同类型医院实习医学生分散实习模式下对所在医院实习教学质量的认知状况,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同质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在14家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25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对其就所在实习医院的教学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就临床实习与其临床思维和能力、人文素质、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对患者责任感等5个变量的自我认知的结果显示,两两变量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在执行实习大纲和带教方面,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医学生的评价优于非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医学生的评价。大部分二级学科对实习大纲的执行情况较好,但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3,P=0.040),直属附属医院二级学科执行情况优于非直属附属医院。带教教师有效反馈对提高实习医学生的工作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向线性关系。结论不同类型医院分散实习模式下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可以得到连带性提升。不同类型医院在实习大纲执行的周密性和细致度上存在差异,带教教师的深度有效反馈和对学生的关怀有助于医学生适应临床实习与提高临床能力,医学院校需要更多地关注和加强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实习指导,促进分散实习模式下教学质量的同质化。

  • 标签: 分散临床实习 认知学徒制 医学生 同质化 实证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近视患病率与近视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近视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性研究。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孝感市一年级小学生675人,对其进行视力、屈光状态检查以及一般情况与用眼行为问卷调查,完成每年1次数据收集,共随访3年。采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与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年期间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逐年增高,分别为14.1%、25.6%、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5,P<0.001)。2年期间小学生等效球镜度(SE)逐年向负值方向增大,分别为0.25(-0.25,0.50)D、0.00(-0.50,0.25)D、-0.50(-1.75,0.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82,P<0.001)。近视每年新发病率为16.0%~22.7%,近视年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P<0.001)。早产(P=0.014)、父母近视情况(P=0.029)、每天户外活动时间(P=0.024)、每天放学后近距离学习时间(P=0.006)、家长平时是否督促孩子保护眼睛(P=0.004)、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P=0.013)等变量均是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学龄期儿童屈光状态逐年向近视方向发展,近视患病率逐年增加。早产、父母近视、长时间近距离学习以及使用电子产品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与家长督促孩子保护眼睛是近视发生的保护因素。

  • 标签: 视力 近视患病率 小学生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