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哮喘支气管的治疗方法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工作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哮喘支气管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50人,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米克、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98%)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7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沙丁胺醇溶液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

  • 标签: 小儿哮喘 超声雾化吸入 普米克气雾剂 硫酸沙丁胺醇溶液
  • 简介:摘要塑型支气管(plastic bronchitis,PB)是一种涉及多系统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因此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普遍认为,PB与支气管哮喘、囊纤维病、镰状细胞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PB主要特征是支气管内形成树样管型,引发局部或广泛阻塞,导致急性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和死亡。此外,若缺乏有效的管理,可导致患儿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PB在儿科少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易导致误诊漏诊。因此,早期诊断、及时去除堵塞气道的塑型物质极为重要。

  • 标签: 儿童 塑型性支气管炎 诊疗进展
  • 简介:摘要塑型支气管(plastic bronchitis,PB)是一种涉及多系统的临床综合征,可引起儿童严重的呼吸窘迫,本病国内多见于感染相关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诊断依赖于咳出或支气管镜下取出内生性异物,目前治疗尚无统一标准,主要包括支气管镜介入及控制原发病,其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是否及时有效。

  • 标签: 塑型性支气管炎 儿童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支气管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其中慢性支气管的患病率为3.82%。据统计,我N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的发病率为15%左右,寒冷地区在40%以上。本病的高发病率与吸烟和环境等有密切关系,吸烟者患病率远高于不吸烟者;北方气候寒冷,患病率高于南方。因此,许多老年人常年受此病困扰,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 防治 中老年人 不吸烟者 高发病率
  • 简介:摘要毛细支气管是1岁以下婴儿住院最常见的原因。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毛细支气管的治疗存在很大差异,高达48%的婴儿入院接受的治疗被高质量的证据证实没有任何益处。为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制定了第一个高质量的《澳大拉西亚毛细支气管指南》。该指南主要对急诊科和普通病房毛细支气管患儿的管理提出建议,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支持。本文对该指南主要内容进行简介。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管理 指南
  • 简介:摘要毛细支气管是1岁以下婴儿住院最常见的原因。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毛细支气管的治疗存在很大差异,高达48%的婴儿入院接受的治疗被高质量的证据证实没有任何益处。为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制定了第一个高质量的《澳大拉西亚毛细支气管指南》。该指南主要对急诊科和普通病房毛细支气管患儿的管理提出建议,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支持。本文对该指南主要内容进行简介。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管理 指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儿童喘息支气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方法将120例喘息支气管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予以特布他林溶液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研究组予以特布他林溶液氧驱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咳嗽、喘息及肺部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研究组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特布他林氧驱雾化治疗儿童喘息支气管较特布他林超声雾化治疗效更确切,治疗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 特布他林 氧驱 超声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支气管的疗效及安全。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0例喘息支气管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抗菌、抗等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口服。以7天为1个疗程,7天过后比较2组的咳嗽等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要早,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喘息支气管患儿的治疗,能在改善疗效的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出现,适宜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疗效 安全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喘息支气管治疗中,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喘息支气管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与B组,各组患者32例,分别采取常规给药、硫酸镁雾化吸入与硫酸镁静脉滴注,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实验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实验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给药均可有利于喘息支气管治疗效果的提升,但相较于静脉滴注,雾化吸入给药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喘息性支气管炎 硫酸镁 给药途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稳定期喘息支气管患儿口服孟鲁司特钠预防喘息、哮喘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20例喘息支气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n=40)不施予药物干预、观察A组(n=40)施予患儿孟鲁司特治疗钠一个月、观察B组(n=40)施予患儿孟鲁司特钠治疗三个月。结果随访三个月后观察A、B组患儿的IL-1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A、B组患儿的IL-10、LTE4以及E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的理化指标优于观察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喘息次数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哮喘发生率6.3%(5/80)低于对照组的17.5%(7/4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息支气管患儿的稳定期施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能有效降低反复喘息次数和哮喘发生率,且三个月疗程效果更有优势,同时改善Th1和Th2的免疫失衡。

  • 标签: 喘息性支气管炎 喘息 哮喘 孟鲁司特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气雾吸入治疗以喘息为主的慢性支气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4月期间治疗的65例喘息慢性支气管患者,然后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5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平喘、止咳以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辅以异丙托溴铵、硫酸特布他林以及布地奈德气雾吸入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啰音、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硫酸特布他林以及布地奈德气雾吸入治疗喘息慢性支气管可以明显的缩短病程,临床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 气雾吸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喘息支气管应用布地奈德治疗效果。方法取110例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喘息支气管患者展开研究,分组依据入院时间的奇偶性,研究组别对照组、试验组,每组病例55例。对照组治疗措施常规,试验组治疗措施常规+布地奈德治疗,分析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喘息支气管患者治疗中,应用布地奈德治疗,既可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又能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布地奈德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CC16、胱抑素C与喘息支气管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至12月经我院儿科诊断为喘息支气管的住院患者30例,对照组为胎龄、性别相匹配、同期在儿科诊治病人20例。抽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喘息支气管及对照组全血3ml,分离血清,标本搜集完整后一起用酶联免疫吸附(EIJSA)法检测血清CC16含量、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测定胱抑素C,数据资料用t检验分析。结果喘息支气管组30例CystatinC平均值为1.64mg/L,对照组20例,平均值为2.12mg/L,CC16喘息支气管组平均值为74μg/L,对照组20例,平均值为131μg/L,两组比较P<0.01。结论喘息支气管中,CC16、CysC具有保护作用,半胱氨酸蛋白酶与其抑制物CysC之间否处于失衡状态,可以促发肺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导致喘息支气管

  • 标签: 喘息性支气管炎 CC16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喘息支气管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小儿喘息支气管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喘息支气管患儿(n=104),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加行舒适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各52例。对比2组喘息支气管患儿治疗效果、家属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喘息支气管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家属护理总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喘息支气管患儿治疗期间配合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护理工作家属满意度高。

  • 标签: 喘息性支气管炎 小儿急诊护理 舒适护理模式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