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非母婴同室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我院在研究时间内诊治的88例产妇,并将产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术后为母婴同室进行护理,产妇数量为45例,而研究组产妇术后为非母婴同室进行护理,产妇数量为43例,在护理后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采集产妇的负面情绪评分数据,并予以统计学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对88名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产妇在产后需要进行母婴同室以及丈夫、家属陪伴的人数最高。此外,根据数据分析显示:在予以母婴同室前,所有产妇的负面情绪评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而在为对照组产妇予以母婴同室后,产妇的负面情绪水平明显优于研究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母婴同室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抑郁症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6月间到本院就诊抑郁症患者53例为分析对象,用计算机将数字编序后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n=26)与观察组(n=27),分别给予常规抑郁症护理干预、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焦虑抑郁情绪方面,干预前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价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各个项目因子评价分数干预前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因子评价所得分数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意义在于可改善睡眠质量,降低症状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 标签: 心理护理 抑郁症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及自我接纳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抑郁症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的自我接纳情况、焦虑抑郁状况、睡眠质量以及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抑郁症 健康教育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实施时间自2020年1月开始,截至2021年1月,对本医院8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平分,所纳入的患者均被平均分组,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认知干预。对两组病患不良心理情绪评分(SAS、SDS)、满意度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护理后,对比两组病患不良情绪心理情绪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对比两组病患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甲状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认知干预措施,改善病患不良心理情绪,提升病患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认知干预 甲状腺癌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冠脉CT检查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 年6 月至2020 年5 月52 例来我院接受冠脉CT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DS 和S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脉CT检查 心理护理
  • 作者: 赵园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对儿童围手术期患儿焦虑水平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6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8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焦虑水平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进入手术室时、静脉穿刺时、术后24小时的焦虑评分以及患儿的合作程度、家长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程度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访视时的焦虑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围手术期患儿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患儿在各个时间点的焦虑程度,提高了患儿对护理和治疗的合作程度、家长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程度,改善了手术治疗和护理服务的质量,是一种效果理想且显著的护理方法,值得给予临床推广和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甲亢患者实施护理协助,提升治疗成效。

  • 标签: 甲亢患者 护理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以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应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60例行CT增强扫描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号形式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全程心理护理,以负性心理情绪,体征情况,护理满意度为判定指标,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比较负性心理、体征情况,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数据评分结果更低;比较护理满意度,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是73.33%、93.33%,前者低于后者(P<0.05)。结论对行CT增强扫描患者予以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能取得较好护理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心态,保证生命体征稳定,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全程心理护理 CT 增强扫描 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园艺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 标签:
  • 简介: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干预,提出了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况和引起的原因,以及干预护理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未婚患者、已婚无子女患者、已婚有子女患者等3种不同情况异位妊娠引起心理状况的不同因素,并指出护士应针对异位妊娠患者不同心理情况采取分别的护理干预

  • 标签: 异位妊娠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肺气肿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的76例老年肺气肿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心理护理干预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组满意水平、生活质量、老年肺气肿疾病认知和依从性、并发症出现率对比常规组有优势,P<0.05。结论老年肺气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肺气肿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肺复苏患者实施急诊心理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120例心肺复苏患者,按入院时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动脉压、心率、抑郁情绪、康复疗效、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动脉压为(7.08±1.15)kPa、心率为(84.79±8.31)次/min、抑郁情绪评分为(45.88±5.02)分;实验组动脉压为(9.26±1.47)kPa、心率为(97.88±9.46)次/min、抑郁情绪评分为(41.18±4.32)分。实验组动脉压、心率和抑郁情绪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48、8.053、5.497,P=0.000、0.000、0.000

  • 标签: 心肺复苏 患者 急诊 心理护理干预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家属同步认知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80 例术后化疗肺癌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观察组( 40 例)和对照组( 40 例)。观察组使用 家属同步认知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 肺癌患者护理中实施 家属同步认知干预可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明显改善, 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家属同步认知干预 肺癌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自2020年4月至12月收治的100名急性抢救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肺复苏后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传统护理加急诊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23.42±3.19)、SDS评分(26.48±3.84)都优于对照组SAS评分(34.52±3.16)和SDS评分(35.16±3.41)(P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肺复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以此为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挑选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100例本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对与统计分析其试验数据。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数据结果,得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并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 护理 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在本院入住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共 86例,依据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每组 43人,给予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护理措施的前提下,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结果:经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的长时间记忆、短时间记忆及瞬时记忆的评估分数均优于常规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本文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从而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双向情感障碍 治疗效果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心理干预措施对牙周病患者实施护理支持,提升服务效率。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牙周病,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采用随机法对 114 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临床效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不良情绪控制更好,在 SAS 焦虑量表评分上 为( 27.4±2.8 )分,对照组为( 33.4±2.3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 MDAS 评分中,观察组为( 9.8±1.6 )分,优于对照组的( 10.7±1.5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牙周病患者的病情改善,心理状况调节,在积极的心态中面对治疗,缓解病痛,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 护理 干预 牙周病 口腔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入式心理干预法在小儿包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50台小儿包皮环切手术,25例采用常规术前护理模式,25例采用带入式心理干预法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采用带入式心理护理对包皮手术的影响。结果:护理干预后,在两组患者恐惧程度评分与遵医行为积极评分中,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结论: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包皮环切的儿童患者手术中,可以采用带入式心理护理进行干预,以此来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儿童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 手术室 包皮环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呵护,并分析手术后患者的评价反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需要实施整形美容,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12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手术后情况。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在生理指标上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评分中,观察组分别为(40.3±1.5)分和(38.4±1.6)分,对照组则为(45.3±1.9)分和(43.6±2.0)分。最后,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5%(58/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7%(55/62),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整形美容患者更好地接受手术,信任手术医师,并有利于提升手术后成效,值得肯定。

  • 标签: 心理护理 整形美容 手术患者 术后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园艺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