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内科急诊的一些腹痛患者的资料与临床诊断,并根据资料探讨相关的准确率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近两年内我院所收治的50例急诊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经过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经过诊断之后得出患者的整体准确确诊率为96.4%,误诊率为1.7%,患者各项病例所占比例均有不同。结论由于急性腹痛是内科借鉴患者较多的科室之一,对于患者身体状况及相关应用检查等,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判断,通过正确的方法更快速,更准确进行确诊治疗,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有效数据,减少今后的误诊率。

  • 标签: 内科急诊 急性腹痛患者 临床分析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临床X线诊断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院收治的76例疑似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目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给予术后活检,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对两组胃癌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1.6%,参照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6.8%,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胃癌诊断中使用X线诊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胃癌提供重要的参考结果。

  • 标签: 胃癌 效果观察 X线诊断
  • 简介: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PTE是肺栓塞的一种类型,定义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导致,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特征的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血栓栓塞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CT诊断及鉴别诊断鼻咽癌的价值,提高鼻咽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月-2016年11月的32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着重就鼻咽癌CT影像特点、CT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鳞状上皮癌22例,未分化癌6例,腺癌4例。单侧咽隐窝变浅或消失26例,双侧发病6例;绝大部分病例显示病灶侵犯咽旁间隙及邻近组织结构;癌肿直接向上侵犯颅底10例,颅内侵犯5例;伴有颈淋巴结肿大17例;增强扫描,病灶出现不同程度强化。结论根据典型的CT表现,一般不难做出正确诊断,鼻咽癌还需与鼻咽部其他肿瘤相鉴别。

  • 标签: 鼻咽癌 影像学诊断 CT 扫描
  • 简介:摘要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无特异临床表现,与其他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症状较为相似因此常被误诊。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需要具备特异性,提高诊断准确率,使得患儿可以及时获得相应治疗。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小儿肺炎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精神症状,或称精神障碍,ICD-IO中特别指出“障碍”,避免使用疾病和“病患”,但障碍是一个不精确的术语,可以包括先天或后天获得的心理障碍。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病症状表现与临床诊断

  • 标签: 精神症状 诊断
  • 简介:易栓症是一类遗传性或获得性原因所致的血栓栓塞症或血栓前状态。本文主要介绍遗传性易栓症,这类疾病主要包括抗凝血酶(AT)缺陷症、蛋白C(PC)缺陷症、蛋白S(PS)缺陷症、FVLeiden、凝血酶原G20210A、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酶调节蛋白(TM)、富组氨酸糖蛋白血症、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过多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标签: 易栓症 诊断 遗传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收集我院4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损伤脏器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同时对CT检查技术进行总结。结果CT扫描发现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31例,其中肝、脾、肾及胰损伤分别为10,13,7,1例。空腔脏器损伤3例,其中十二指肠损伤2例、膀胱破裂1例。多脏器损伤2例,腹后壁损伤1例。扫描结果可清楚地显示脏器损伤及其并发出血的程度和范围,对于后腹膜腔、腹壁及骨骼等的损伤,CT检查具有独到之处。结论CT及腹部超声均可作为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有效手段,但相对腹部超声,CT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有效降低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值得作为有明显临床特征的腹部闭合性损伤首选诊断方案。

  • 标签: CT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2016年间在我院治疗的7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汤药给予治疗,分三次口服,5天1疗程。对照组采用解痉、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3%。结论自拟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疗效明显。

  • 标签: 肾结石 中医诊断 汤药治疗
  • 简介: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为基本指导思想,以师资队伍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为手段,探索新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强调实用性,重视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强化实践性,增加实验教学环节;注重实效性,优化组合多媒体教学方法。

  • 标签: 实验诊断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行螺旋CT诊断的临床基本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病患,共有61例,经手术切片与病理观察,所有病患均被确诊为肺癌病患,对所有病患实施螺旋CT进行诊断,分析此类检查方法的运用效果。结果对比螺旋CT检查结果与肺癌病患病理分型检查结果,经螺旋CT检查病理分型检查结果来看,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运用于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极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螺旋CT 肺癌患者 诊断价值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水肿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诊断。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水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发病机制、病理检验及病理变化分析,50例水肿患者均作出明确诊断,其中皮下水肿21例,肺水肿18例,脑水肿11例。结论水肿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分析,有助于水肿快速作出明确诊断,为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水肿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CT检查法,实验组行超声检查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检出率。结果实验组诊断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断的过程中,采用超声检查法能够提升检出率与准确性。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急性腹泻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47例,常规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选择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细胞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上升,且与常规组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75%),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6.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腹泻 小儿 布拉氏酵母菌 细胞免疫功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细菌性腹泻患儿采用头孢噻肟钠联合思密达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样本为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小儿细菌性腹泻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观察组给予头孢噻肟钠联合思密达,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对小儿细菌性腹泻患儿采用头孢噻肟钠联合思密达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儿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 标签: 小儿细菌性腹泻 头孢噻肟钠 思密达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与蒙脱石散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蒙脱石散剂治疗,给予观察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第5d大便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大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第5d大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泻患儿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与蒙脱石散剂联合治疗不仅具有良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酪酸梭菌 活菌散剂 蒙脱石散剂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免疫组织化学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间医治的159例卵巢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病理进行判断。结果经过病理诊断,159例卵巢肿瘤患者中患有原发性肿瘤的有131例患者,131例原发性肿瘤中表面上皮一间质性肿瘤的患者有53例,34例生殖细胞肿瘤患者,24例患者诊断为性索-间质肿瘤,20例患者为非特殊性软组织肿瘤;余下的28例患者诊断为转移性肿瘤。结论免疫组织化学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 卵巢肿瘤 病理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4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每7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一组,根据不同的诊断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B超诊断,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鉴别。结果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比较分析,进行临床常规检查的对照组患者诊断正确率为70.42﹪,而采用B超诊断检查的观察组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5.77﹪。结论在进行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过程中,B超诊断检查准确率更高一些,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急性阑尾炎病情诊断中,要注重B超诊断的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B超 临床拟诊 急性阑尾炎患者 诊断及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胎蛋白联合组织病理诊断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收治区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72例患者,并分析患者血清AFP水平,并选择72例肝硬化患者以及72例经病理诊断为正常的患者,深入分析三组患者甲胎蛋白联合组织病理诊断的检查差异。结果经过本次临床分析,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患者在采用甲胎蛋白检测方法后,所得AFP水平有特别显著的差异,且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不同TNM分期中,检出率及AFP水平也是不同的,患者肿瘤分期越考后,检出效果越明显。结论甲胎蛋白联合组织病理诊断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良好,具有检查精准度、灵敏度更高的特点,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甲胎蛋白 组织病理诊断 原发性肝癌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