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与CT检查在腰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2例(间盘共147个)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其核磁共振诊断结果与CT检查结果并分析,然后评价腰间盘突出症的核磁共振诊断与CT诊断。结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MR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椎间盘突出病变程度方面MR明显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怀疑椎间盘突出患者诊断首选CT检查,需手术治疗或者需要判断间盘脱出程度的患者应进一步行MR检查。

  • 标签: 核磁共振 CT检查 腰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CT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计30例,2013年5月~2017年5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阶段,先后予以单一的CT诊断、单一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将不同的诊断方式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以此评价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意义。结果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性均相对更高,P值小于0.05。结论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中予以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能够大大提高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性,具有十分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 标签: CT 核磁共振成像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靶、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所在科室的9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0例,参照组采用X线钼靶进行检查,研究1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研究2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三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灵敏性以及特异性。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1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研究1组患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更低,研究1组患者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更高,P<0.05;研究2组和研究1组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灵敏性以及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靶以及彩色超声均对乳腺癌患者可进行较好的检测,其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和彩色超声技术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和漏诊率较低,临床指导意义显著。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X线钼靶 彩色超声 乳腺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疾病的使用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的胆管梗阻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选取105例患者,使用低场MRI及MRCP检查,经病理学诊断,探讨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低场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管梗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是95.2%,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病例,安全性非常高。结论胆管梗阻可以选择低场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临床中和患者的病理检查符合度高,诊断的有效性高,能够减少诊断费用,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低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管梗阻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 CSM ) 患者采用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DTI)对其神经损伤的评估价值。 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体为我院收治的 42 例 CSM 患者,选取时间段为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7 月,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 21 例)、一组为观察组( 21 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常规 MRI 诊断方法,观察组实施 DTI 检测 ,对两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 C 3/4 、 C 4/5 、 C 5/6 节段的颈髓 FA 值更低,差异显著( P < 0.05 );观察组患者 C 3/4 、 C 4/5 、 C 5/6 节段的 ADC 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观察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对

  • 标签: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早期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损伤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甲状腺占位性病变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灰阶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84个病灶),所有患者分别实施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灰阶超声检查诊断,且所有患者最终经病理诊断确诊,回顾分析不同诊断方法对应的资料。结果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方面均高于灰阶超声检查,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灰阶超声检查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中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灰阶超声检查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检查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共114个甲状腺病灶。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单一的灰阶超声检查,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比内容包括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诊断后,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方法的特异度、准确度、敏感度较对照组高,有明显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准确度高、特异度和敏感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灰阶超声 甲状腺疾病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新技术血流向量成像(VFM)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利用VFM技术采集所有患者基本数据及血流参数,并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心段十二点长轴速度峰值差值(Ts-6D-12)、间隔后壁达峰时间差值(SPWMD)、左心室十五节段至收缩血量最小值(Tmsv16-SD)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体力学上观察组各指标均比对照组差(P<0.05)。结论超声新技术VFM可直观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流体力学变化,这为患者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超声新技术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纳的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MSCT检查,数据采用MPR、VR和MIP等成像技术分析,统计患者分型、真假腔形态及内膜破口数量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真假腔,动脉期真腔强化CT平均值和假腔强化CT平均值分别为(326.1±91.2)Hu和(279.5±87.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过程中表现出操作简便、安全精准和快速成像的优势,可作为作首选检查方式。

  • 标签: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技术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癌及肝占位性病变诊断中予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29日至2017年3月18日我院34例胆管癌、34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均实施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观察两组病灶数目、大小及ADC值。结果相比胆管癌组,肝占位性病变各组病灶数目更高,其中以肝转移癌组、肝血管癌组最高,P值小于0.05,在病灶直径方面,肝转移癌组与胆管癌组对比性不强,P值大于0.05,其他组指标均更高,其中以肝囊肿组最高,P值小于0.05;肝血管癌组、肝囊肿组ADC值均较胆管癌组更高,分别为(1.90±0.45)mm2/100s、(3.42±0.50)mm2/100s,P值小于0.05,其他组与胆管癌组对比价值不大,P值大于0.05。结论在胆管癌及肝占位性病变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可准确鉴别疾病。

  • 标签: 肝占位性病变 胆管癌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CE-MRI)评估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当瘤体直径长至8~10mm时进行干预,共16只成瘤大小合适的裸鼠用于实验,分别植入125I粒子(8只,实验组)和空载粒子(8只,对照组),在粒子植入前及治疗后2周及2个月行MRI常规扫描及DCE-MRI成像,并对肿瘤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而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或有少量坏死。所有裸鼠的心、肝、肺、肾及脾脏等组织均无明显放射炎症表现。常规MRI评价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疗效的价值有限。实验组肿瘤实质与坏死交界区的Ktrans值最高,其次为整个肿瘤组织的Ktrans值,再次为肿瘤实质,最后是肿瘤坏死区。实验组治疗后2周及2个月裸鼠的整个肿瘤组织Ktrans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整个肿瘤组织的Ktrans与肿瘤坏死率有间一定的相关性(r=-0.518,P=0.01);而肿瘤坏死率与肿瘤体积间有一定相关性,坏死随着肿瘤体积增加而增加(r=0.641,P=0.001)。结论:125I粒子治疗人胰腺癌裸鼠可导致移植瘤内坏死,且对周围脏器较安全。用常规MRI及DCE-MRI对裸鼠皮下移植瘤成像是可行的。常规MRI对治疗疗效的评估作用有限,而DCE-MRI则可定量分析125Ⅰ粒子治疗后肿瘤血管灌注特性的改变,对疗效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 标签: 125I粒子 短距离放疗 胰腺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03月~2018年03月我总院接收诊断治疗的104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通过采用抛硬币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52例患者,予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组为52例患者,予以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诊断,比较两组中枢神经系统各疾病检查情况。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脑梗死检出率为(98.08%)、脑出血检出率为(96.15%)、帕金森病检出率为(90.38%)、短暂性脑缺血检出率为(94.23%),均高于参照组脑梗死检出率(86.54%)、脑出血检出率(80.77%)、帕金森病检出率(75.00%)、短暂性脑缺血检出率(78.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分析,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MRS)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帕金森病(PD) 脑梗死(CI) 短暂性脑缺血(TIA)
  • 简介:目的:分别采用MRI单次激发平面回波(singleshortechoplanarimaging,ss-EP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turbospinecho,TSE)DWI序列,对受检者行头颅MRI检查,比较2种序列的图像质量及对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测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3例因头痛或头晕接受头颅MRI检查的患者,除常规检查序列外,分别采集ss-EPIDWI和TSEDWI图像,并对2组序列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估。主观评估,主要评判图像的磁敏感伪影;而客观评估,则包括测量脑组织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和脑灰白质ADC值。将2组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的SNR及ADC差异。结果:主观评估方面,TSEDWI序列的图像磁敏感伪影明显少于ss-EPID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客观评估方面,TSEDWI序列的脑白质SNR(15.25±1.49)有略低于ss-EPIDWI序列SNR(15.53±1.44)的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331)。TSEDWI序列的脑灰质SNR(28.14±4.13)低于ss-EPIDWI序列SNR(30.43±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83);TSEDWI序列的脑白质ADC[(0.795±0.056)×10~(-3)mm~2/s]低于ss-EPIDWI序列[(0.820±0.058)×10~(-3)mm~2/s],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TSEDWI序列的脑灰质ADC值[(0.939±0.103)×10-3mm~2/s]高于ss-EPIDWI序列[(0.885±0.05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TSEDWI序列检查有助于减少磁敏感伪影,改善图像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敏感伪影 信噪比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与双气囊小肠镜(DBS)在临床表现不典型小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例既往接受DBS和MDCT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采用DBS方式,20例患者均被诊断为不典型小肠梗阻患者;安全性方面,1例经口进镜患者诉咽部疼痛轻度,1例经肛进镜患者出现便血。采用MDCTE方式,20例患者中16例患者被检测出有阳性表现。未出现不良事件。对于采用MDCTE检测未出现阳性表现的4例患者,进一步采用DBE检查,发现,其中2例小肠梗阻并黏膜水肿,2例为小肠瘢痕狭窄。结论针对临床表现不典型小肠梗阻,MDCTE是良好的筛查手段,DBE是良好的确诊手段。

  • 标签: 小肠梗阻 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 双气囊小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