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急诊介入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中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201 8 年 6 月— 201 9 年 6 月 在我院 PCI治疗 8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组( n=40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 结果: 观察组( 10.0% )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在 PCI治疗心肌梗塞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可靠。

  • 标签: 急诊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综合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率(67.65%)、CK值(847.34±304.29)、CK出现时间(15.21±2.08)以及血管再通率(73.53%)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病情具有较强控制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0例作为对象,采用抓阄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评价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前,通过评估,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并不显著(P>0.05),通过护理,再评估,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比对照组低,经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4%,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配合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血管内科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心血管内科治疗时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研究中,将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8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当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具体时间节点为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之后相关负责人员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并将其平均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实际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则又增加了心血管内科整体护理措施。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Barthel指数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比。结果: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由于P<0.05,所以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Barthel指数上,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因为P<0.05,所以结论同样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来说,在其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施加心血管内科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和Barthel指数,所以要注意做好这类护理措施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心血管内科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的可行性。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6年8月,结束时间为2017年8月。研究对象则是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将全部的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n=24例)以及优质护理组(n=24例)。前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干预,后者则接受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观察指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临床各项观察指标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以使患者更快的恢复,缩短患者的持续卧床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从而使患者对护理更加认可,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全程优质护理 对比分析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心肌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观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分值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舒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心肌梗塞 临床影响
  • 简介:目的:提高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心电图诊断准确性。方法:将单纯性CLBBB患者的心电图与CLBBB合并A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对比,分析CLBBB合并AMI的ECG特征性改变。结果:CLBBB合并AMI的ECG改变表现为QRS波群及ST-T改变:Ⅰ、avL、V5、V6导联的QRS波群出现异常Q波时,则常常是合并广泛的间壁梗塞所致;当心前导联的R波高度明显降低而V5、V6有明显的S波时,则常合并前壁或侧壁梗塞所致;Ⅱ、Ⅲ、avF有异常Q波时,则考虑合并下壁心肌梗塞。左侧心前导联ST段抬高,右侧心前导联ST段抬高0.80mV以上,或超过同导联T波高度的一半,且J点不易识别,尤其是有动态变化的规律时,即可诊断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结论:CLBBB心电图中异常Q波及ST-T的特征性改变对诊断CLBBB合并AMI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肌梗塞 急性 心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采用早期静脉溶栓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的78例患者,将78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实验组(n=39例)与参照组(n=39例),对实验组患者予以早期静脉溶栓,对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静脉溶栓,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1h、12h血管再通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1h、12h血管再通率指标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塞采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控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静脉溶栓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心肌梗塞部位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并予以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相应的护理监护。结果63例患者中,前臂、侧壁和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有37例,其中有23例患者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下壁、后壁与右室心肌梗塞患者共有26例,其中有9例患者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结论在对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率失常患者进行护理监测时,需以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心律失常特点和表现为参照,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检测 护理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52岁。有Ⅱ型糖尿病史11年,冠心病史10年。因咳嗽、咯痰、烦渴、多饮、多尿、胸闷20天,加重伴呼吸困难1天于1998—12—31入院。查体:35.9℃,血压18.7/12.0kPa(140/90mmHg),呼吸26/min,脉搏130/mim。端坐位,口唇发绀,颈静脉轻度充盈。双肺可闻及广泛干、湿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42/min,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弱,心尖区可闻舒张期奔马律。双下肢轻度浮肿。化验:血白细胞21.3×10~9/L,分叶0.93,血搪31.6mmol/L。尿糖++++,尿酮++,尿蛋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急性心肌梗塞 低钾血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对心肌梗塞患者的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9-2022.9期间收治的96例心肌梗塞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8例)以及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生存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心肌梗塞患者实行整体护理,效果显著,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故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肌梗塞 整体护理 效果观察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影响。方法:将本院定期就诊稳定期心肌梗塞老年患者90例设为研究对象,经动态随机化法1:1分组后,于2019年5月~2021年3月时间段内实施研究。研究期间对照组(n=45)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n=45)配合心理护理。比较患者心理状态变化、临床治疗预后差异。结果:(1)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研究前,两组负面心理、生活质量测评结果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2月时,观察组负面心理评分(GAD-7、PHQ-9)较同期对照组下降,且SF-36评分较同期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预后:观察组病情控制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期间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肌梗塞患者病情进展控制具有显著临床价值,且可经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综合提升生活质量及预后安全性。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心肌梗塞 临床效果 心理状态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急性心肌梗塞40例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当中选取了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并在其中挑选出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展开研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20例,对比组20例,然后对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和病情控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组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实施对比,研究组明显少于对比组;组间患者的病情控制进行对比,研究组的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比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给予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进行心血管内科治疗,可以很好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病情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血管内科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甄选2020-1~2021-12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2例,比对组21例: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21例:采用二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比对不同检测方案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5.24%高于比对组的诊断正确率71.43%,(P<0.05)。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中,能够快速诊断患者梗塞部位,为治疗提供直观证据,提高诊断正确率,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急性心肌梗塞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血清肌红蛋白的检验价值。方法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84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均抽取两组3mL空腹静脉血,并进行Myo、hsCRP 及cTnI指标检验,分析比较其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Myo、hsCRP 及cTnI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cTnI及 hsCRP水平在4-24 h,逐渐递增,24h-3d,逐渐降低,Myo在4-12h,逐渐递增,12 h-3d,逐渐降低。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血清肌红蛋白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将其用于疾病及预后判定,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血清肌红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塞进行临床血清肌红蛋白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04月-2022年04月,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试验组进行研究,在同一时间段内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进行比较研究,两组均进行血清肌红蛋白检验,比较hs-CPR、Myo、cTnl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hs-CPR、Myo、cTnl指标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血清肌红蛋白检验 临床检验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肌梗塞后心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78例心肌梗塞后心衰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39例,缬沙坦胶囊治疗)、乙组(39例,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心功能指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乙组LEVF、CO、SV明显高于甲组,乙组LVEDD明显低于甲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心肌梗塞后心衰患者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衰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应用院前急救措施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实验,将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抢救时间及死亡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应用院前急救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