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X线和CT两种影像学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术后证实为胸腰椎骨折疾病的患者74例,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X线技术在手术治疗前对病情进行检查;研究组采用CT技术在手术治疗前对病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骨折疾病影像学诊断操作时间、胸腰椎骨折术前检查结果与手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病情诊断的误诊和漏诊例数。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骨折疾病影像学诊断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胸腰椎骨折术前检查结果与手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4.6%,对照组为64.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情诊断的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研究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可以明显缩短术前诊断所需操作时间,提高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使误诊和漏诊现象在最大程度上得以避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CT X线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对比。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1-12月外科手术进行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变化及麻醉苏醒时间。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负性心理相差不大,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负性心理改善情况相较于参照组有显著提升,且麻醉苏醒时间更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与外科手术患者的适配性更高,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负性心理改善情况,同时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更短,显著改善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麻醉护理 常规护理 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皮瓣修复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本人2010年4月-2015年3月之间接受的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胸锁乳突肌皮瓣进行修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任意皮瓣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总移植成功率均为100%,差异不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治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无显性著(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是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皮瓣修复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任意皮瓣的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 胸锁乳突肌皮瓣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急性腹痛治疗 ,对心痛定与阿托品治疗急性腹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6年 2月到 2017年 2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腹痛的患者 80例 ,与一般的调查过程一样,将其分为两个组,其中利用心痛定治疗的为观察组,利用阿托品治疗的为对照组,通过不同的治疗手段比较临床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心痛定在治疗腹痛的过程中起效更快且更有效,即心痛定实验组在缓解腹痛时的总有效率是高于阿托品实验组的。心痛定实验组在缓解腹痛时总有效率( 85%)高于阿托品实验组( 67.5%)。结论:在治疗急性腹痛时心痛比阿托品更具有疗效。

  • 标签: 心痛定 阿托品 急性腹痛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鼻骨骨折的临床诊断分别利用 X线平片和 CT检查和应用价值的进行分析。方法:用 X线和 CT分别对 36例鼻骨折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36例患者中, X线平片发现 29例鼻骨折是 X线,均发现全部鼻骨折是 CT技术。 25例鼻旁窦出血,鼻翼碎片 6例,眼眶内侧 5例。结论:加深对鼻骨折的认识可以采用 CT检查技术,这比 X线平片好,可以提供位的临床信息更准确全方位。但是,平片依然是对鼻子骨折进行影像学判断的最基本和第一个选择的方法。 CT检查技术是诊疗中判断最准确的方法,并且在骨折的种类、范围和程度方面具有特别高的确定性。普通 X线平片的临床价值比 CT检查技术低, CT技术值得被推广。

  • 标签: x线平片 CT检查技术 鼻骨骨折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两组,即甲组(n=38,发病6h内手术)、乙组(n=37,发病6~24h手术),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患者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量表)评分为(3.8±0.7)分,高于乙组患者的(2.4±0.8)分,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为(28.9±4.9)分,低于乙组患者的(45.3±4.5)分,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早期手术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时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ELISA与CMIA检测应用于血清中抗-HCV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在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患者中以及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中各选择4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ELISA与CMIA进行检测,将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CMIA检测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均高于ELISA检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IA检测特异度低于ELIS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MIA检测抗-HCV,可获取更高的准确率,更适用于临床筛查丙型肝炎。

  • 标签: 抗-HCV ELISA检测 CMIA检测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与X线诊断肠梗阻疾病诊断准确率的对比分析与探讨。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从我院所收治的已经确诊为肠梗阻疾病的患者中选取60例参与研究,最终确诊方法均为手术确诊,其中,有30例患者为CT诊断法,设为CT组,有30例患者为X线诊断法,设为X线法,观察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疑似患有肠梗阻的患者来说,采用CT诊断法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 标签: CT诊断 X线诊断 手术确诊 诊断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分析比较我院2011年1月至2月、2012年1月至2月和2013年1月至2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明显降低;干预前后非限制级抗菌药物DDDs占比明显升高,而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占比明显下降。结论采取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乳腺癌经FFDM诊断与彩超影像诊断应用价值比对。方法:本课题随机选取2018年3月到2019年2月我院普外科及普瘤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28例作为客观对象,分别予以患者FFDM及彩超诊断。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患者20例,检出率为71.43%,FFDM检出患者为25例,检出率为89..28%,组间差具显著差异(P

  • 标签: 乳腺癌 细微钙化 FFDM 彩超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对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行以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小板吸附率、血栓干重、血栓长度、血浆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除血沉之外,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除红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之外,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期脑梗塞患者来说,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效果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 标签: 急性期脑梗塞 复方丹参注射液 银杏达莫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420例上段输尿管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例。观察组通过钬激光治疗,对照组采取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比两组碎石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碎石成功率95.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碎石成功率7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段输尿管结石经钬激光治疗,疗效显著,且可提高碎石的成功率,安全、可靠,可将其作为输尿管碎石术治疗的首选。

  • 标签: 钬激光 气压弹道碎石 上段输尿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渗漏的原因及渗漏特点,并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500例在我院接受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渗漏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在约2-4天出现局部水肿、疼痛和水泡消失症状,未见组织坏死和无菌性炎症。结论CT增强扫描时为防止对比剂渗漏应做好预防工作,渗漏后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 标签: CT增强扫描 对比剂渗漏 预防和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