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糖尿肥胖进行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60例糖尿肥胖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护理前与护理后效果。结果通过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相较于护理前,采用围手术期后护理效果较优,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糖尿肥胖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升治疗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糖尿病肥胖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与2型糖尿肾病病情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型糖尿肾病患者(观察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肾功能(Scr和BUN)、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和IL-10)和免疫功能(IgG、IgA和IgM)差异,分析2型糖尿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肾病患者Scr、BUN、hs-CRP、TNF-α和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均P<0.05),IL-10、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均P<0.05)。对本组2型糖尿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与肾功能相关性分析,hs-CRP、TNF-α和IL-6与Scr和BUN均呈正相关(均rs>0,P<0.05),IL-10、IgG、IgA和IgM与Scr和BUN均呈负相关(均rs<0,P<0.05)。结论2型糖尿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显著异常于正常健康人,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与其病情显著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病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在糖尿肾病蛋白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60例糖尿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0)与治疗组(130),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组联合前列地尔,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80.7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为2.31%,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肾病蛋白尿,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 贝那普利 前列地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糖尿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92例糖尿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4%),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6.1%),P<0.05。结论在糖尿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白内障 糖尿病 围手术期 针对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糖耐量受损(T2DM-IGF)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T2DM-IGF病人10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为55~70岁,平均年龄(62.5±5.5)岁,并选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为55~70岁,平均年龄(63.5±4.3)岁,观察两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与糖耐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SF和TRF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FPG、FINS、HbA1c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SF和TRF值与FPG、FINS、HbA1c呈正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糖耐量受损者血清SF和TRF与机体高血糖及糖耐量受损状态有密切关系,说明铁代谢异常与糖耐量受损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血清铁蛋白 糖耐量受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骨质疏松的糖尿患者采取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2型糖尿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口服碳酸钙D3+骨化三醇治疗,n=33)与观察组(予以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n=33),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腰椎L1-4、股骨大转子、股骨颈及华氏三角区的BMD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对伴有骨质疏松的糖尿患者采取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BMD,疗效确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骨质疏松 糖尿病 唑来膦酸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味中药泽泻与单味西药格列齐特对糖尿的冶疗作用。方法选择自发性糖尿大鼠模型,分为A、B组,给予4周药物治疗后,观察空腹血糖、糖耐量等指标变化。结果用药后,A组空腹血糖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B组糖耐量改善度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格列齐特对降低空腹血糖的疗效较好,泽泻则在改善糖耐量异常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泽泻 格列齐特 糖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依据不同治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运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病变指标与并发症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前后BCVA与视网膜厚度等情况上,观察组治疗前后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改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与安全更具有可靠性。

  • 标签: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防治知识教育对糖尿视网膜病变(DR)患者疾病进展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靖江市糖尿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成员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指导和针对性的疾病防治知识教育,观察两组1年内疾病进程变化。结果观察组I~Ⅱ期发病率高于对照组,Ⅲ期~Ⅳ期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疾病防治知识教育,可有效实现对DR患者疾病进展的控制,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防治知识 疾病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特点与意义。方法对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0例T2DM患者(T2DM组)和60例T2DM合并AMI的患者(T2DM+AMI组)检测RDW并比较3组RDW水平。结果T2DM+AMI组RDW水平高于T2DM组(P<0.05)和对照组(P<0.01)T2DM组RDW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DW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与T2DM引起AMI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红细胞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将门诊收集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早期相对低危T2DM患者38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使用二甲双胍500mgtid+阿托伐他汀20mgqn,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500mg,ti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3%,对照组总有效率84.2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也未发现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组降血糖优于二甲双胍组。

  • 标签: 二甲双胍 阿托伐他汀 初诊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妊娠期糖尿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在不同孕周的治疗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从我院收治于2013年10月-2016年11月产科诊疗患者中,选取50例妊娠期糖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25例给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HbA1c控制情况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HbA1c总控制率为80.0%,与对照组56.0%比较明显更高;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0%,明显高于治疗组36.0%。结论对不同孕周妊娠期糖尿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能够提高对血糖控制并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Malb/Cr)比值在糖尿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患者70例为观察组,根据尿蛋白定性,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两组,即阳性组(38例)与阴性组(32例)。另选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入选者均予以Malb、Cr检测,计算Malb/Cr比值。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阳性组与阴性组MaIb、Malb/Cr值。结果观察组Malb/Cr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阳性组Malb/Cr值亦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b/Cr比值的增加可反映早期肾损伤,有助于临床及早发现肾损伤,指导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早期肾损伤(Earlydiabeticrenalinjury,EDR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降低EDRI误诊率或漏诊率。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患者108例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8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行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以尿液分析仪对患者尿液进行分析,以干化学试纸及奥斯帮试纸分析尿微量蛋白及尿糖阴性或阳性。结果经检验,实验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5.19%、73.15%,对照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0%,两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可显著提高EDRI诊断率,降低EDRI误诊率或漏诊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检验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伴有轻度肾功能损害的2型糖尿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住院的81例2型糖尿肾病III期以上,且90mL/(min×1.73m2)>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予口服非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治疗。结果1)常规组与观察组在治疗6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与常规组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更明显(P<0.05)。血肌酐在观察组较治疗前下降明显,治疗组下降,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2)观察组治疗6个月期间血浆乳酸未见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伴有轻度肾功能异常的糖尿肾病的临床治疗中,二甲双胍具有除降糖作用外的肾脏保护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肾病 轻度肾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给予缬沙坦治疗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49例患者为治疗组,对治疗后患者血压、血糖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的血糖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对患者有较大的影响,而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情况,安全性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缬沙坦 氨氯地平 原发高血压 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塞通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合并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脑梗死伴糖尿患者。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联合使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比(1)两组治疗疗效。(2)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2)两组治疗前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比较无差异;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比较有差异。结论血塞通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合并脑梗死疗效肯定,能改善脑血流指标。

  • 标签: 血塞通 阿托伐他汀钙 糖尿病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纯肺结核与糖尿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86例,依据是否合并糖尿进行分组,其中A组(45例)为单纯肺结核患者,B组(41例)为糖尿合并肺结核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影响因素。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包括年龄、治疗费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与糖尿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且单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糖尿合并肺结核患者。

  • 标签: 肺结核 糖尿病 影响因素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人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患者,共10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研究组予以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糖脂代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糖脂代谢各项指标情况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临床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护理学中应用。

  • 标签: 个体化 营养护理 2型糖尿 糖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视网膜病变应用532nm激光光凝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以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根据临床分期分为对照组(PDR分期)和观察组(PPDR分期),所有患者应用532nm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糖尿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率;糖尿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改善率。结果观察组跟对照组比较,糖尿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率更高,P<0.05;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糖尿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改善率更高,P<0.05。结论糖尿视网膜病变应用532nm激光光凝的可行性高,其中,在PPDR分期早期治疗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更好改善视力和眼底荧光造影结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532nm激光光凝 可行性 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