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患者在检查中的不良因素,使患者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检查,提高图像质量。方法对2014年690例冠脉造影患者采取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护理方法。结论应用护理方法能够使患者积极地配合顺利完成检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及图像准确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A血管造影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以达到最佳的血管成像。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延迟组,各16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扫描,常规组采用正常时间扫描,延迟组采用不同延迟时间扫描,关注扫描时间对影像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两组扫描后影像,常规组影像清晰程度较高,清晰影像较延迟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74,P<0.05)。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掌握最佳扫描时间可有效提高其影像清晰程度,提高对栓塞患者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多排螺旋CTA 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以便提高确诊率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9—2014.7我院收治的23例主动脉夹层病人,将AD患者按Strafford分型,对其首发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AD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的占87.0%,其次为长期吸烟、饮酒者。23例AD患者首发症状多为胸痛、腹痛,后背痛亦可为其首要表现;多层螺旋CT或MRI检查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和定位;内科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为止痛、降压。结论A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正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挽救患者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临床特征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中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杂粮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疗程24小时,观察24小时及30天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24小时内及30天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64%、7.27%,对照组则为14.55%及27.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大出血病例,治疗组皮肤黏膜出血的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为18.1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可靠,可明显降低24小时及30天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内动脉剥脱术的围手术期血压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颈内动脉剥脱术患者(2016年1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血压管理),各40例,对比2组患者血压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颈内动脉剥脱术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剥脱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为(97.50%),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P<0.05。结论对颈内动脉剥脱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血压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且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颈内动脉剥脱术 围手术期 血压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不断改进,具有定位准确,无医源性损伤,安全迅速及可重复进行等优越性,在内脏动脉血管的广泛应用。

  • 标签: 内脏动脉 核磁共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的内科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AD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表现、内科急救与护理。结果本组18例AD患者12例经积极院前急救、院内治疗与护理好转出院,2例经内科治疗稳定后转上级医院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后随访恢复良好),4例死亡。结论积极控制血压和心率,合理镇痛,预防并发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AD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存活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行全程监测,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插入双侧子宫动脉,注入平阳霉素及海藻酸钠微球,确保其完全栓塞,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治疗有效率为100.0%,无明显不良反应,月经量明显降低,子宫体积缩小,CA125下降趋势明显。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创伤性更小,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 动脉栓塞 海藻酸钠微球 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研究。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需要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的基础上采用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干预后的疼痛评分、降压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收缩压下降的幅度和舒张压下降的幅度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促进高血压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A型 主动脉夹层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具有完整临床数据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DSA特征。结果DSA表现为造影剂自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分支溢人海绵窦,海绵窦及眼静脉等早期显影,并且可清楚的观察到瘘口位置、大小、静脉引流及侧支代偿情况。结论脑血管造影是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断的金标准,并能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海绵窦 动静脉瘘 脑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前交通动脉瘤患者57例,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采取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B组行半球间入路动脉瘤夹闭治疗。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A组治愈率、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均P<0.05);A组残疾或植物生存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效果满意,能明显降低残疾或植物生存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交通动脉瘤 翼点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护理措施,总结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我科146例行TACE患者,总结术后主要并发症,探讨护理策略。结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胃肠道反应、发热、腹痛、穿刺部位出血,经过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TACE术后的并发症,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II度出血性内痔痔动脉结扎术的最佳结扎点位置。方法把48例II度出血性内痔患者按照结扎位置分为低位、中位和高位结扎组三组,各16例,并对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做对比分析。结果中位组在出血、疼痛及水肿方面均优于低位和高位结扎组,而复发率显著低于其它2组。结论超声引导下的痔动脉结扎术最佳结扎点位是在齿状线上2.0±0.5cm左右。

  • 标签: 超声检查 出血性内痔 痔动脉 痔动脉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法对于肾动脉狭窄所导致的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肾动脉狭窄性患者,其中,双侧狭窄32例,单侧狭窄68例,,病变血管共104根,狭窄程度超过70%的78根;81例肾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9例肾动脉球囊扩张术,观察术前、术后一周内血压及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结果100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为100%;手术前血压(175.01±32.93/138.02±24.60)mmHg(1mmHg=0.133kPa),术后(103.35±23.04/83.13±18.24)mmHg,P<0.05,血压明显下降;其中,治愈68例(68%),好转2例(2%),无效30例(30%),总有效率为70%。口服降压药物品种数手术前平均值为(2.4±1.0)种,手术后(1.5±1.0)种,可见用药品种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治疗中,介入治疗的手段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手术后患者的血压有明显的下降,同时,服用的降压药品的种数也明显减少。

  • 标签: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动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和护理。方法对200例动脉采血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分析影响动脉采血人群心理的相关因素和护理。结论做好动脉采血病人的心理护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的质量。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心理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进针角度对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来对76位老年结核病合并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150次桡动脉采血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90°和45°进针,而观察组采用<45°进针法。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桡动脉采血使用<45°角度进针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 标签: 桡动脉采血 不同角度 老年人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