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小周天泥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问盘突出症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患者采用“小周天泥灸”摊敷于腰腿部最痛点,对照组40例用牵引疗法,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80例中优24例,良33例,可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6.25%;对照组40例中优9例,良13例,可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P〈O.05)。结论:“小周天泥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周天泥灸” 临床研究
  • 简介:因退行性改变所致颈腰椎间盘同时发生病变出现症状,称颈腰椎间盘病,又称为“颈腰综合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社会正在到来,颈腰椎间盘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年轻化,加之其危害性大,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因而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对本病的临床治疗和机理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国外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97%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组织退行性、继发性病理改变。

  • 标签: 颈腰椎间盘病 整脊 韦以宗 名医经验
  • 简介:1993年以来我先后对28例不同部位骨不连患者,在局麻下运用铍针经皮剌入骨折端凿除硬化骨和嵌在断端间的软组织,注射中药丹参针于折端周围的血肿内,外敷中药正骨膏,配合小夹板外固定,内服健脾益气、活血补血、滋肝补肾、填精生髓之中药综合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铍针 丹参针 治疗 骨不连 中医药疗法
  • 简介:为探讨中药发热止痛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发热止痛帖与外用扶他林软膏对照,分别对6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4周的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发热止痛贴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发热止痛贴 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扶他林软膏 给药方法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指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化,或外伤后腰椎问盘纤维环破裂引起椎间盘向椎间孔或椎管内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引起腰痛,下肢放射性痛或间歇性跛行,双下肢无力,疼痛等一系列神经根症状为特点的腰腿疼痛综合症,95%以上发生在L4-5和L5-S1部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学科之间的渗透,使用手术治疗LIDP技术日渐完善,

  • 标签: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 LIDP 蒸气疗法 牵引
  • 简介:目的:观察运用调曲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运用理筋、调曲、练功三大法,以四维牵引调曲法为主要疗法。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5%,治愈率72.5%,好转22.5%,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曲 调曲法 理筋 调曲 练功
  • 简介:目的:观察颈部软组织松解配合整脊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6例颈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行颈部软组织松解合整脊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分别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x线及经颅多普勒(TCD)的改变,判定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的颈椎X线及经颅多普勒的检查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变,且有显著差异。结论:颈部软组织松解合整脊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与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比较,有显著的优越性。

  • 标签: 颈性眩晕 软组织 松解 整脊
  • 简介:踝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复合型骨折,常伴有胫腓下关节,距上关节的分离移位。踝部损伤较复杂,根据不同的受伤机制和病理改变,可造成不同类型的骨折和不同程度的关节韧带损伤和不同方向的骨与关节的错位。据长期临床经验所见,不同的受伤机制,处治的方法也大有区别。因此,在手法整复治疗前,必须根据X线照片、局部损伤症状、受伤机制三方面相结合,明确了骨折的类型,方能使用正确的复位手法,对于双踝和三踝骨折常伴有距上关节脱位和胫腓下关节分离及内外侧韧带的撕裂伤。对于这样一个关节内复合性损伤,治疗时必须把骨折脱位完全整复达解剖对位或近乎解剖对位。

  • 标签: 踝部骨折 手法治疗 胫腓下关节分离 推拿 回旋 受伤机制
  • 简介:颈椎疾病以中老年为高发人群。近年来,随着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不断加重,学习时间不断延长,青少年颈椎疾病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笔者自2004年2月至2008年6月以来,收治了35例12-19岁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调曲 仰枕 颈椎曲度异常
  • 简介: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据统计,85%~90%的病例经积极适当的非手术治疗可获得康复。在众多的非手术疗法中,牵引和推拿是较常用和效果肯定的方法,但在临床工作中,偶尔也会遇到因用上述方法不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病情加重或发生意外损伤的情况。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通络活血法 血瘀型 临床观察
  • 简介:颈椎病与血压异常的关系已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并且在医学界得到承认。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颈椎外伤、劳损、退变等原因使颈椎间组织失稳或错位,颈部软组织痉挛,炎症,松弛直接或间接导致脊神经节和椎旁交感神经受激惹血管舒缩,颈动脉窦受刺激,椎动脉受压、扭曲而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脑干血供减少,血管调节中枢受影响,也可使外周血管舒缩失调,从而引起血压异常。临床治疗时应与原发性高血压相鉴别,临床表现较为复杂,高血压持续时间长,治疗困难,疗效不巩固并且药物副作用较大。我们应用中医整脊手法结合针刀松解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整脊手法 小针刀
  • 简介:目的:探讨以整脊调曲法为主治疗腰骶后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理筋、调曲、练功三大疗法,运用四维悬吊牵引腰椎,以调腰曲和腰骶角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系统观察腰骶后关节病135例,并进行随访。结果:腰骶角调曲有效率98.78%,临床治愈率76.30%,显效率21.48%。平均20个月随访优良率86.89%。结论:导致腰骶后关节病的主要原因是腰骶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曲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临床可以治愈,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 标签: 整脊调曲法 腰骶后关节病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骨栓结合多钢板框架结构治疗胫骨平台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用Y形切口显露骨折处,将骨块复位后,用骨栓骨栓、塑形的普通钢板或L形钢板加以固定,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结果:随访1-7年,优良率92%。结论: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应采取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暴露是良好复位的关键,固定一定要可靠,术后要做到早活动、晚负重。

  • 标签: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复合框架式内固定治疗 骨栓 钢板 手术治疗
  • 简介:人类腰曲是儿童期1周岁左右开始站立行走后,由腰大肌为主的向前牵拉力作用下逐步形成的。腰曲决定了椎体之间椎间隙前宽后窄、决定了椎间盘位置和椎管的大小、椎间孔的大小及方位。因此,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后,腰椎间隙变窄,椎体塌陷,压迫神经,脊髓产生症状。多个椎间盘突出或腰椎滑脱、椎曲紊乱、椎间盘突入椎管、后纵韧带肥厚,后缘黄韧带增生,形成前后压迫,导致椎管狭窄而压迫脊髓及马尾神经产生症状。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 四维牵引 调曲法 腰椎间隙变窄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腰椎牵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在我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腰椎牵顿法治疗;对照组以腰椎机械牵引治疗。每周治疗5次,每日一次,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椎牵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牵顿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手法
  • 简介:舒张指揉法是我科前主任沈健群老师创建的,是一组采用一指禅推、四指平推、滚法、摩法、提拿、点按、揉法、抹法、扫散法的复合推拿手法。为了探讨舒张指揉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价值,笔者对8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行舒张指揉法加电脑间隙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则使用电脑间隙牵引配合药物治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观察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揉法 对照组 椎动脉型颈椎病 牵引治疗 观察 临床运用
  • 简介:探讨中药骨痹消痛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及发病原因。方法:对204例通过CT明确突出间隙及类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药内服。结果:经随访1~5年,总有效率为97%,治愈率为89.9%。中药保守治疗主要是减少开放手术治疗所带来的创伤和引起新的骨质损伤及软组织粘连疤痕。因其能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止痛,可增加局部的携氧量。

  • 标签: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痹 中药 疗效观察 疤痕
  • 简介:颈椎病日益成为困扰现代人的疾病,且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颈椎病的病因众多,颈部软组织病变是其临床多种症状的主导性病因;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为颈脊柱动静力学平衡失调,病理改变与久坐有关。腰椎是颈椎运动力学的基础,腰曲变化对颈曲的影响主要通过脊柱韧带的传导力而发生。上病下治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前提,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也是治病求本的反映。中国整脊学的椎曲论,为上病下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颈椎病 椎曲论 上病下治 整脊
  • 简介:目的:本课题从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胸枢纽关节紊乱导致椎曲改变的生物力学原理立论。应用调整颈胸枢纽纠正椎曲紊乱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以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采用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运用传统的牵引推拿治疗的对照组和运用颈胸枢纽调曲法治疗治疗组。观察了符合纳入标准病人80例,其中对照组35例,治疗组45例。二组病人均采用颈椎牵引,但手法分别为作颈肩推拿的对照组和颈胸枢纽调曲的治疗组,连续治疗20天,每10天1疗程,中间休息1-2天,再治疗10天,共2疗程20天,结束疗程。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临床治愈率为31.4%;治疗组总有效为100%,临床治愈率为86.7%。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极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并通过颈椎生物力学分析,说明颈胸枢纽调曲法的科学意义。研究证明,颈胸枢纽调曲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可靠和高疗效的疗法。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组 调曲法 枢纽 临床研究 生物力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