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以整脊调曲法为主治疗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理筋、调曲、练功三大疗法,运用四维悬吊牵引腰椎,以调曲和角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系统观察关节135例,并进行随访。结果:角调曲有效率98.78%,临床治愈率76.30%,显效率21.48%。平均20个月随访优良率86.89%。结论:导致关节的主要原因是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曲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临床可以治愈,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 标签: 整脊调曲法 腰骶后关节病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髂联合固定治疗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7月~2010年1月收治的11例关节骨折脱位的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男6例,女5例;年龄21~60岁,平均36岁。11例均为TileC型骨盆骨折。采用后路髂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L5∕S1椎体和髂骨螺钉固定髂骨,配合患肢牵引和器械的撑开、合拢纠正垂直及分离移位。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得12~20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术后X线片均示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固定满意,骨盆环形态恢复良好;下肢等长,未出现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患者未出现跛行,下蹲功能满意。术后12个月Majeed评分:优9例,良2例。结论髂联合固定治疗关节骨折脱位疗效满意,且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骶髂关节 骨折脱位 内固定术
  • 简介:大约90%的人在其一生中会经历下腰痛,关节是产生慢性下腰痛的重要来源之一,据报道由关节病变所致下腰痛者占所有下腰痛者的15%~30%[1].近年来,腰椎/融合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它在解决下/关节病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常有患者抱怨术后出现持续性的下腰痛,一些学者认为关节继发性病变可能是造成这种持续性疼痛的原因.

  • 标签: 腰椎 腰骶部 骶髂关节 脊柱融合术 关节痛
  • 简介: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等压迫神经根已被人们广泛认识。然而,有关神经根节解剖变异移位于椎管内成畸形并遭受卡压引起的腰腿痛尚未引起注意。本文报告5例神经根节移位于椎管内并就根节卡压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腰骶神经后根节卡压症 腰腿痛 椎管狭窄 临床特点 诊断 解剖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根节卡压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5例神经根节卡压的患者,均进行手术减压,术中发现神经根节异位于椎管内,在神经根管内受到卡压。结果:随访13~37周,平均20周。腰腿痛和根性疼痛消失,恢复良好。结论:神经节受到卡压也可引起腰腿痛,只要认识到神经节异位畸形,手术减压彻底,均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腰骶神经 背根节 卡压症 腰腿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采用部正骨手法进行治疗时的效果与优势。方法:基于2020年2月到2022年5月我院康复门诊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关节紊乱80例患者,针对入选患者结合入院的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部正骨手法,常规组应用单纯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基于改良McnNab、JOA和ODI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治疗3天时的疼痛感显著低于常规组,同时在预后各项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关节紊乱治疗方面部正骨手法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更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疾病疼痛感,同时对于患者的腰椎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患者的远期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髂关节紊乱 腰骶部正骨手法
  • 简介:目的从解剖和临床两方面探讨部脊神经根的穿刺径路.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部脊神经根进行解剖学研究;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对30例腰腿痛病人X-线及CT图片所示椎骨、硬膜囊与神经根进行测量并分析,寻找一条安全穿刺脊神经根的路径.结果尸体标本示脊神经前、根分别位于马尾前、后部,根较前根粗大,出硬脊膜后下行一段距离再出椎间孔,L3,4、L4,5、L5S1椎间隙的硬膜囊直径小于相应节段椎板间隙间距,且越低位者差距越大.病人测得的数据与标本相似,临床上从椎板间隙最宽处穿刺进针均能抵达相应的脊神经根.结论经椎板间隙最宽处穿刺入路可抵达相应脊神经根而不伤及硬膜囊.

  • 标签: 腰骶丛 脊神经根 神经解剖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骨盆骨折脱位患者经过关节螺钉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的安全性。方法:利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1912月收治的38骨盆骨折脱位患者,采用经皮关节螺钉技术进行治疗。结果:通过经皮关节螺钉技术治疗以后,患者的治愈效果相对较好,没有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方面的障碍,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短,优良率相对较高。结论:经皮髂螺钉技术能够有效地治疗骨盆骨折脱位,在临床效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利于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的进程,同时,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

  • 标签: 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后骨盆骨折脱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段椎管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以防止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31例病例。结果:椎管造影和MRI检查明确诊断22例,CT检查诊断9例,其中误诊4例;肿瘤全切22例,大部分或部分切除8例,肿瘤活检1例;术后所有病例自觉症状均有改善,其中部及下肢疼痛消失或减轻100%,排尿排便改善75%,下肢肌力改善60.9%。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合适的辅助检查可避免误诊的发生;MRI检查是诊断段椎管肿瘤的首选方法;段椎管肿瘤以手术治疗为唯一最有效的方法,但对于部分不能全切的病例,适当辅以放、化疗,仍能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椎管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关节(SpA)患者关节炎的MRI检查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关节(SpA)患者关节炎患者52例,平均分成两组即MRI检查组(26例)和与其对照的X线检查组(26例),MRI检查组进行双侧关节MRI扫描,X线对照组采取盆骨X线平片扫描,并分析对比MRI与X线扫描的征象。结果52例患者中MRI检出率为86.0%,X线检出率为51.3%,Ⅰ至Ⅱ级患者均可显示关节软骨增厚、滑膜信号异常以及骨髓水肿;Ⅲ至Ⅳ级患者有大范围的骨髓内脂肪沉积和骨质硬化。MRI在检出Ⅰ至Ⅱ级的病变率要比X线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够显示出在脊柱关节(SpA)患者关节炎的早期病理改变,可以作为脊柱关节(SpA)患者关节炎的早期诊断首选方案。

  • 标签: 脊柱关节病 骶髂关节炎 MRI检查
  • 简介:摘要不产色分枝杆菌属于不产色缓慢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现报道1例由不产色分枝杆菌引起髂肌、关节病变的诊疗过程及体会。本例患者病史短,症状较轻。腰部脓液标本通过质谱分析技术鉴定为不产色分枝杆菌。给予抗非结核分枝杆菌(阿奇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局部脓液引流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 简介:根据临床生物力学相关资料,选择人体关节中心为研究重点建立力学模型,改变人体身体姿态,结果表明:正常人体处于直立放松平衡位时,脊柱前、后壁肌的向下等长收缩,均不能对L5/S1椎间盘中心起到肌力“软支柱”的作用;前、后壁肌力及L5/S1关节中心应力大小除受到前、后壁肌拉力角的影响外,更受前壁肌的力臂影响,当力臂较小(小于5.0cm)时,壁肌拉力角增加,前、后壁肌力及L拍。关节应力均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某一最佳状态,使前、后壁肌收缩所产生的效果在L5/S1关节处完全起到肌力“软支柱”的作用;适当地利用胸、腹腔内压,亦可确保脊柱前、后壁肌群只需用较小的力就能确保躯体平衡,同时亦可起到“软支柱”的作用;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人体屈位状态下脊柱前、后壁肌力及L5/S1处的应力比直立位要大得多,这提示人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尽量避免前屈弯腰,特别是前屈搬物时更应尽可能地减小重力矩。

  • 标签: 静态作业 腰骶关节 应力特征 软支柱
  • 简介:末节腰椎(L5)或首节骶椎(S1)的结构可能变异,其中一个部分或全部呈现另一个的特点,变异的脊椎称移行椎(lumbosacraltransitionalvertebrae,LSTV)。LSTV与腰椎疾患有一定相关,正常人群中LSTV发生率为0.6%~12%,腰椎疾病患者可达30%。本文就LSTV诊断、漏诊原因及其临床意义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腰椎 骶骨 腰痛 脊柱疾病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部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证实的部囊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中的病理特点。18例中神经根囊肿13例,其中7例和硬脊膜相通的患者采用囊肿切除,硬脊膜修复,6例和硬脊膜不相通的患者采用囊肿切除;硬脊膜外囊肿4例,直接切除;椎间盘手术后继发硬脊膜囊肿1例切除囊肿并修复硬脊膜。结果本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15例得到6~186个月的随访,平均43.2个月,15例患者疗效优良,手术后腰腿疼痛等症状消失。结论部囊肿是引起腰腿疼痛的病因之一,诊断依靠典型的症状、体征及脊髓造影CT、核磁共振等检查。不同囊肿手术的方式不同,手术效果良好。

  • 标签: 腰骶部囊肿 脊髓造影CT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关节是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的滑膜关节。它极易受到外力产生关节错位,从而压迫附近的血管和神经,导致患者下腰部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 标签: 骶髂关节错位 下腰痛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节脂肪疝导致腰腿疼痛所占临床比例,引起广大临床医护工作者的注意,腰腿疼痛作为临床骨科常见症状,原因复杂多样,病因可分为退行性脊椎,外伤和劳损引起的无菌性炎症,非化脓和化脓性脊柱炎,脊柱畸形和其它(中医肾性腰腿痛、骨质疏松、内脏源和精神源性腰腿痛等)。退行性脊椎又称椎关节,临床最多见,包括椎间盘病变和关节关节病变,其他因素引起的腰腿疼痛临床上一般比较好鉴别,现实工作中,各级医生往往将主要精力用在“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椎、关节退行性变、黄韧带肥厚”等致病因素上,由关节脂肪疝引起的腰腿疼痛,目前,尽管临床病例不在少数,症状也比较多,但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注意的比较少,患者就诊时往往既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等疾患,又患有关节脂肪疝疾患,开始,症状相似,相互掩盖,难以区分,加之许多关节脂肪疝较隐匿,常常被认为是一般的脂肪瘤,不易被重视,也不易被发现,常常导致误诊误治,有的患者椎间盘术后,腰腿疼痛仍较剧。本人近10年共收治院外误诊误治病人400余例,均与关节脂肪疝嵌顿有关,现就一典型病例报道给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希望广大同仁借鉴,共同探讨。

  • 标签: 腰腿痛 骶髂关节 脂肪疝 嵌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