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妇科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之一,但随着现代人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生妇科炎症性疾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结论在治疗妇科炎症时,应该对症下药,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从而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并且应遵循患者加强妇科炎症的预防,以防妇科炎症再次发生。

  • 标签: 妇科炎症 预防措施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抽选我中心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3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全面分析,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疗效,患者心悸、胸闷、焦躁、失眠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全面的临床分析,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能够提高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痰涂片虽特异性高(〉99%),但敏感性低(30%左右),且不能鉴别非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高,但需时太长。肺外结核病原诊断也非常困难。因此诊断技术目前被认为是在结核控制以及病例管理中的主要障碍。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BACTEC、聚合酶链反应(PCR)、核酸探针(DNA)、分枝杆菌指纹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结核病病原学诊断有了突破性进展。近几年又有不少新的办法和经验。

  • 标签: 结核病 非结核分枝杆菌 防治 BACTEC 聚合酶链反应 病原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临床防治中预防医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防治措施,研究组应用预防医学防治,对比两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给予高血压临床防治后的收缩压为(139.7±2.9)mmHg,舒张压为(89.7±0.8)mmHg,与对照组的(148.5±3.3)mmHg和(96.8±1.2)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医学应用于高血压临床防治,有助于减少高血压诱因,科学控制患者血压,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医学 高血压临床防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救治钢铁企业职工烧伤,分析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积极加以治疗,保证工人安全。方法对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2例轻、中度烧伤职工规范的全身治疗并采用“水火烫伤膏”进行创面处理;针对钢铁行业烧伤事件,分析危险因素,采取强化安全培训、提高自动化水平、严格安全防护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1)32例病员全部治愈,无一例发生严重感染,无疤痕或无疤痕增生、挛缩。(2)烧伤发生率呈较大幅度的逐年下降。结论对钢铁企业轻、中度烧伤患者进行规范的全身治疗并采用“水火烫伤膏”进行创面处理,治疗效果好,治愈时间短;综合的干预和防护措施能有效的降低烧伤发生率,保护职工的安全。

  • 标签: 钢铁企业 烧伤 治疗 干预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概括病媒的概念,论述由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引起病媒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分析病媒传播疾病的特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到病媒传播疾病的威胁性并树立正确的防治意识。

  • 标签: 病原体 病原生物学 病媒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小儿尿路感染的防治措施与护理方法总结。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 2019年 7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小儿尿路感染患儿 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 50例小儿尿路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大组,平均每组患儿 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小儿尿路感染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小儿尿路感染综合性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与护理前后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与护理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两组尿路感染患儿均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与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发现,实验组采用综合性尿路感染治疗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患儿,且实验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在治疗小儿尿路感染过程中,采取及时、有效、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与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小儿尿路感染的症状,且降低患儿小儿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及时控制病情恶化,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尿路感染 防治措施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6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医院胸外科重症肌无力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 6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31例( 47.7%)、女 34例( 52.3%),年龄 15~ 78( 45.7±17.8)岁。分析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病理类型等与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关系。结果:手术时间、病理类型是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影响因素。结论:术前分型、病理类型、手术时间、出血量是发生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影响因素,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快捷仔细的术中操作和积极的术后处理可减少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 肌无力危象 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