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孔喉特征是储集层研究核心,厘清储集层孔喉在三维空间中展布油气勘探与开发意义重大。文中借助微纳米CT立体成像技术和数字岩心技术川东北飞仙关组残余鲕粒白云岩孔喉特征进行刻画与描述,建立了微纳米级孔喉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并计算了孔喉半径、形状因子、空间连通性等表征参数。此外,结合扫描电镜、压汞曲线等传统方法,所建立模型进行了有益探讨补充。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残余鲕粒白云岩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粒间溶孔(铸模孔)、晶间(溶)孔、晶间缝微裂隙等。其中,晶间孔微裂隙为连通喉道,其最小值可达20~30nm。样品重结晶强烈,受重结晶晶体生长及后期压实等改造作用影响,喉道堵塞,储集层渗透性差。

  • 标签: 孔喉结构 微纳米CT 数字岩心 空间展布
  • 简介:为了开拓《古地理学报》高学术水平稿源、总结交流中国白云岩研究现状与成果、促进白云岩研究为油气勘探及开发服务以及白云岩岩石学发展创新,定于2011年9月或10月在北京召开"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会期1—2天,具体时间及地点将在二号通知上告知。

  • 标签: 油气储集层 白云岩 成因 一号通 《古地理学报》 学术水平
  • 简介:东濮凹陷沙河街组河口湾环境发育最初征兆是出现震积岩(Seismites)水下脱水收缩裂隙(Synaeresis),预示其基底有构造性下沉,海水在间歇性地灌入,接着淡水介形类开始大量死亡。与海水有关生物痕迹如Ophiomorpha、Tigillites屡屡出现,说明此时此地淡水水体已被河口湾咸水水体所取代,最后剖面中见到滨海高能环境下生物痕迹Arenicolites缅粒砂岩、介壳碎屑层等,指示潮道潮汐坝存在。至此,这一地区河口湾以陆相(分流河道)-陆海混合相(河口湾点坝)-海相(潮道)为代表三元结构,便完整地记录了一次海面升降周期。由陆相动物活动痕迹、植物活动痕迹古土壤识别出陆相部分在沙河街组有10层(开31井),由海相生物痕迹、海相生物及海相内源沉积物识别出海相部分有12层(开31井、新胡4井),说明沙河街组沉积期曾有过10次以上海面升降过程。海面下降时,河流沿兰聊断裂内黄凸起间断裂谷地侵蚀切割两岸形成可容空间;海面上升期,此可容空间部分或全部被不同类型沉积物所充填,形成了分流河道、河口湾点坝砂为代表下切谷型储层以潮道、潍坝砂体为代表超覆型储层。

  • 标签: 东濮凹陷 储层 沙河街组 河口湾体系 储层预测
  • 简介:本次研究在柴达木盆地旺尕秀地区上侏罗统红水沟组上覆地层中,首次发现了风成沉积。地层主体为一套棕黄色细—中砂岩,由分选、磨圆好石英砂组成;扫描电镜下可见风成砂特有的碟形撞击坑新月形撞击坑等特征;层内普遍发育风成大型高角度板状交错层理,层系厚度巨大,风成沙丘前积层特征明显;发育液化作用产生牵引褶曲、倒转褶曲等常见风成沙丘同沉积变形构造。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特征共在地层中识别出4种沉积亚相:沙丘亚相、丘间亚相、旱谷亚相沙漠湖亚相,其中沙丘亚相以风成大型交错层理为显著特征,丘间、旱谷沙漠湖亚相则以水成沉积为主。风成砂沉积存在丰富了柴达木盆地中生代沉积类型,为区域地层对比及西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提供了新证据材料。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 风成砂 显微特征 沉积构造
  • 简介:川西北地区绵竹安县等地发育下卡尼阶岩性以灰色鲕粒灰岩、海绵礁丘粘结及障积成因凝块石灰岩为主,上卡尼阶岩性突变为灰黑色页岩、粉砂岩,这与西特提斯地区卡尼阶在岩性颜色上有很大相似性。本次研究用激光微区碳、氧同位素测试方法分析了川西北地区卡尼阶中有孔虫、双壳类及腕足类化石壳体植物叶片化石碳、氧同位素,结果显示上卡尼阶化石中氧同位素值较下卡尼阶略有变小,上卡尼阶泥质粉砂岩中化石碳同位素较下卡尼阶灰岩明显变小,可能反映了淡水输入影响。结合研究区卡尼阶沉积学特征,笔者认为川西北地区同样受到卡尼期洪水事件强烈影响,潮湿气候条件下淡水输入是造成川西北地区海绵礁(丘)大量周期性死亡及最后消失影响因素之一。

  • 标签: 卡尼期洪水事件 同位素 海绵礁 三叠纪 特提斯 超级季风
  • 简介:通过新疆地学断面项目的研究,探讨了新疆南部天山-塔里木-昆仑山地区沉积-构造演化史.以古生代及其以后历史为重点,针对若干有争议问题提出了初步认识.本区地壳演化历史可以分为4个不同时期,总体来说,表现为一个地壳逐渐从活动趋于稳定、不同时期古洋盆闭合不同陆壳板块碰撞拼合过程.古生代时以古亚洲洋活动为主导因素,到古生代末,北方形成统一古欧亚大陆.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时受南面特提斯洋活动所控制,随着特提斯洋闭合及南侧陆块碰撞,发生了一系列沉积-构造事件,包括古特提斯洋闭合康西瓦缝合带形成,南侧羌塘、冈底斯喜马拉雅等陆块碰撞等,从而形成了本区现代盆山构造面貌和丰富多彩演化历史.

  • 标签: 天山-西昆仑地区 沉积-构造演化 地体拼合 地学断面
  • 简介:针对野外露头地质知识库数据获取方法存在不足,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敏捷、全局性视角及定量化程度高特点,山西吕梁市坪头乡剖面野外露头数据进行了采集、处理与地质解释,建立了野外露头区地质知识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典型区块野外露头内部三维地质模型。研究表明:(1)无人机倾斜摄影采集处理数据模型具有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及对应图像信息,可以准确定位并测量任意位置点坐标,为建立精准地质知识库奠定了良好基础;(2)露头区储集层骨架与地质统计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建立了典型露头区地质知识库,主要包括储集层成因、砂体连续性与规模、砂体数量与相对比例、砂体几何形态变差函数等参数;(3)在虚拟井位设置、岩性标定储集层地质知识库指导下,利用地质统计学变差函数方法,建立了典型露头区三维地层-构造模型2套岩性模型,模型与地质认识较为一致。

  • 标签: 无人机 地质知识库 倾斜摄影 三维露头地质建模 坪头乡
  • 简介:通过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典型古土壤一风成砂剖面的释光(OSL)年代测定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分析,重建了区域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过程。研究表明,除Co、Rb、SrBa以外12种微量元素所反映气候变化规律较显著,其含量变化曲线上峰值段对应于古土壤层而谷值段对应于风成砂层,这一现象可作为气候暖湿、冷干波动标志;区域金新世气候变化可分为以下阶段:11.8—10.0ka气候寒冷干燥,10.0~9.2ka气候逐渐趋于暖湿,9.2~4.6ka气候相对冷干,4.6~0.7ka气候相对暖湿,0.7ka以来气候明显寒冷干燥;区域全新世气候变化中存在8次寒冷事件,与青藏高原北大西洋揭示寒冷期具有明显对应关系,表明共和盆地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

  • 标签: 共和盆地 风成沉积 微量元素 气候变化 寒冷事件
  • 简介:新疆伊犁盆地蒙其古尔矿床是近年来发现大型砂岩型铀矿床。以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为主要研究层位,通过岩性特征、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分析及露头描述剖面对比,从沉积学角度解释蒙其古尔矿区铀矿化发育条件成矿机制。研究认为,蒙其古尔地区三工河组以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决口扇等为主要沉积微相类型,河口砂坝不发育。该沉积微相对研究区铀矿化影响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砂体连通性为成矿流体提供运移空间;(2)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控制氧化带发育及矿体富集程度主要影响因素;(3)沉积微相变化导致砂体变异部位是矿体厚度、宽度与富集程度增大主要原因;(4)由决口扇形成泥岩天窗是越流形成关键因素之一。

  • 标签: 沉积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 越流 砂岩型铀矿 侏罗系 伊犁盆地
  • 简介:贵州北部务川一正安一道真地区下二叠统大竹园组沉积型铝土矿层,在不同区域其下伏底板地层分别为下志留统韩家店组碎屑岩及上石炭统黄龙组灰岩,因此铝土矿层成矿物质来源一直存疑。韩家店组薄层砂岩夹层及大竹园组铝土矿层样品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表明,两者锆石年龄谱呈现出一致性,且该碎屑锆石年龄谱与华夏陆块基底地层具有明显亲缘性。以上结果证明,韩家店组碎屑岩红土化风化产物为铝土矿层成矿母质提供了物质来源。而从铝土矿层与黄龙组灰岩假整合接触关系及钻孔中出现黄龙组灰岩次生岩溶角砾现象可知,黄龙组灰岩同样为该矿层提供了物源。因此,大竹园组铝土矿层具有多重物源,韩家店组碎屑岩可能为主要物源,而黄龙组灰岩在古喀斯特化过程中不仅为红土物质提供了重要储存空间,也为成矿母质积累提供了部分物源。

  • 标签: 铝土矿 物源 碎屑锆石年代学 下二叠统 黔北
  • 简介: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与松辽盆地孤店CO2气田泉头组发育大量含片钠铝石砂岩。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茜素红-S染色、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与INCA能谱分析等,含片钠铝石砂岩骨架碎屑组分、胶结物与自生矿物、成岩共生序列等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含片钠铝石砂岩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粒度以细粒、细—中粒为主,分选差—中等。砂岩中胶结物主要为次生加大石英、自生石英、片钠铝石、铁白云石粘土矿物。其中,片钠铝石最高可达砂岩总体积22%,在砂岩中或以放射状、束状、菊花状、杂乱毛发状、毛球状、板状等集合体充填孔隙,或呈束状板状交代长石岩屑。电子探针与INCA能谱综合分析表明,片钠铝石主要由Na、AI、O、C等组成。在含片钠铝石砂岩中,成岩共生序列依次为粘土矿物包壳~次生加大石英、自生石英、自生高岭石—油气充注-CO2充注——片钠铝石——铁白云石。其中,CO2注入前形成自生矿物组合主要为次生加大石英、自生石英自生高岭石,CO:注入后形成自生矿物组合主要为片钠铝石铁白云石。

  • 标签: 海拉尔盆地 松辽盆地 含片钠铝石砂岩 片钠铝石 岩石学
  • 简介:在天津蓟县剖面古元古界串岭沟组下部环潮坪相粉砂质泥页岩细粒沉积中,发育许多粉砂岩岩墙。由于该粉砂岩岩墙在层面上层内具有特别的形态,因而对其成因具有多种解释:在层面上呈纺锤状粉砂岩裂缝以及在层内呈砂质充填管形态,从而被认为是最古老后生动物遗迹化石;在层内呈弯弯曲曲粉砂岩岩墙以及明显流体化作用特点,所以又被解释为地震振荡作用形成液化砂岩脉。显微镜下,这种岩墙具有明显富残余有机质构成边界,以及由粉砂颗粒相对聚集所显示出明显流体化作用特征;再加上与这种粉砂岩岩墙共生沉积构造主要是皱饰构造,局部还发育变余波痕,由此表明沉积面上曾经发育过微生物席。因此,这种粉砂岩岩墙应该解释为沉积面在曾经被微生物席封闭情况下,相对富含有机质细粒沉积物在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所发生脱气作用脱水作用产物,最终可以归为由微生物形成沉积构造一种类型。

  • 标签: 天津蓟县 古元古界 串岭沟组 粉砂岩岩墙 微生物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
  • 简介:通过多种仪器分析,测定了胶州湾李村河河口区4个沉积物柱状样品有机碳(TOC)、酸可挥发硫化物(AVS)及重金属元素活性部分(活性金属)含量,并系统讨论了其环境响应特征。研究发现,胶州湾李村河河口区三角洲沉积物中有机碳、AVS活性金属元素分布受与河口距离及沉积相带分布影响。近河口细粒物质沉积区域有机质受陆源控制,有机碳含量较高,AVS活性金属元素含量高,活性铁含量是AVS形成主控因素,同时AVS也是多数活性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主要赋存形态。而离河口较远区域,有机碳含量受海、陆双向物源控制,AVS含量主要受控于有机质含量,两者含量均相对较低,活性金属元素含量也较低,多数金属元素(Cd、Cr、Cu、Mn、Pb、Zn等)主要以依附于铁形态存在。根据上述沉积特点,将胶州湾李村河河口区沉积环境划分为3类区域5种类型,分别是一类区域中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二类区域中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问湾及三类区域中前缘席状砂。

  • 标签: 胶州湾 有机碳 酸可挥发硫化物 重金属元素 环境响应
  • 简介:目前储集层分类方法多数只是从储集层物性特征角度进行分类,而没有从储集层成因机制进行分类。通过利用分析化验资料、钻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区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Ⅱ油组(L_3Ⅱ油组)沉积特征、成岩作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其储集层物性影响,并储集层进行分类。结果表明:L_3Ⅱ油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外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3种沉积微相;成岩相主要识别出泥质杂基充填相、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强压实致密相3种成岩相;裂缝相则以无裂缝相为主,局部可观察到高角度网状裂缝相。在此基础上通过三者叠加对储集层岩石物理相进行分类命名,划分出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泥质杂基充填相—高角度裂缝相等9种不同岩石物理相。根据不同岩石物理相特征,总结归纳出了Ⅰ类好储集层、Ⅱ类中等储集层Ⅲ类差储集层共3类储集层,实现了从储集层成因机制角度储集层进行分类评价。

  • 标签: 岩石物理相 成岩相 裂缝相 储集层分类 乌石凹陷东区 流三段Ⅱ油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