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6年公布了康有为在近一个世纪前的批注,涉及丘逢甲与黄遵宪“争雄”、丘逢甲与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的关系以及“诗界革命”等重大问题。丘、黄“争雄”确有其事,但由于当事人恰当的处理和梁启超的斡旋,终使二人成为朋友,并对“诗界革命”队伍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诗界革命” 黄遵宪 丘逢甲 康有为 梁启超 当事人
  • 简介:“倒清反帝仰明堂,革命先贤出壮乡。维护逸仙情激奋,铲除逆贼气昂扬。南关起义人常赞,河口兴师世不忘。最是德高能拒贿,丰功伟绩永流芳。”这是陈富兴先生赞黄明堂将军的一首七律。这黄明堂是谁?何方人氏?有甚功绩?

  • 标签: 明堂 传奇人生 革命 壮族 丰功伟绩
  • 简介:韦拔群对中国革命作出了积极卓著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为孙中山领导的“民主共和”事业、为兴起广西乃至全国农民运动和广西土地革命斗争高潮做出了积极卓著的贡献。就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考察社会探索孙中山救国救民道路、三打东兰县城揭开右江农民武装斗争序幕、为创建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等11个方面。

  • 标签: 韦拔群 中国革命 历史贡献
  • 简介:茅盾与大汉奸汪精卫有什么关系?是的,不仅有关系还有过来往。不过,茅盾与汪精卫的来往,都是在1927年汪精卫背叛革命之前。1927年7月之前的汪精卫还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是中国革命青年的偶像。而茅盾,

  • 标签: 大革命时期 汪精卫 茅盾 1927年 纪事 交往
  • 简介:辛亥革命时期,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满族命运迥异.很多人在满汉冲突中遭到了杀戮,而在成都,却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驻防旗营的问题,这在当时也算是独树一帜的了。

  • 标签: 辛亥革命时期 和平解决 满族 成都 驻防
  • 简介:'自由与平等'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基本原则。大革命中受新的人权思想的影响,妇女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在近年的研究中,从属与自由,男性与女性,家庭与国家,传统秩序与革命原则等相应概念常常被归结在'私人空间'和'公共领域'这一结构中讨论。以家事法庭为代表的革命立法机构试图打破旧制度下传统的社会结构,但客观上却促进了妇女对自身地位和权益的反思,启蒙了妇女的女权意识。同样,大革命的政治舞台也为妇女进入公共领域创造了条件,促成了妇女的革命实践和女权思想的产生,为日后女权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立法改革的稍纵即逝,荒谬的公民划分,'女公民'称号的授予与实权的限令,'共和母性'的道德约束,都将大革命的原则大打折扣。革命资产阶级的理想在现实政治中不过是一场'自由与平等的幻梦'。

  • 标签: 女公民 女权思想 自由与平等 女权运动 家事法庭 革命实践
  • 简介:民主义是人类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世界性现象。殖民侵略和统治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社会发展究竟带来了什么影响,这是一个还没有很好研究的问题。对殖民主义作用的估价,历来存在着尖锐的观点上的对立。西方御用文人歌颂它,说它是'到东方传播文明,开化野蛮人,为东方人民造福'。至今英国西敏斯特大教堂还矗立着殖民主义代表人物的塑像,他们被认为是功臣,受到顶礼膜拜。在我国学术界,出于政治上对殖民主义的痛恨,在很长时期,对

  • 标签: 双重使命 殖民地半殖民地 野蛮人 殖民侵略 工业部门 东方社会
  • 简介:笔者多年来坚持搜集红色文献藏品,其中涉及统一战线的,有1948年5月刊登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各大解放区老报纸以及当年报刊上登载的有关民主人士的文章。通过翻阅这些70多年前出版的珍贵史料并走访有关当事人和著名民主人士家属,特撰写此文,以纪念人民政协诞生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标签: “五一口号” 民主人士 故事 1948年 新中国成立 统一战线
  • 简介:民主义是发韧于西欧的现代工业生产力向全世界扩展的一种特殊、复杂的产物。对殖民主义历史作用的评价历来是史学家关注的重要论题,各种理论流派层出不穷,从殖民学派的'传播先进文明论'到激进依附论的'全盘否定论'、世界体系理论的'不平等交换论'等。即使在我们国内,近年来对马克思的'双重使命'论也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理解。

  • 标签: 双重使命 否定论 现代工业 重要论题 体系理论 交换论
  • 简介: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五一口号”得到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接受邀请奔赴解放区,共商建国大计。这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

  • 标签: “五一口号” 民主制度 “五一”劳动节 中国共产党 协商 政党制度建设
  • 简介: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共和国整整走过一个甲子的历史了。60年前,我是一个25岁的毛头小伙子,60年后,我垂垂老矣。古语云:“鉴往知来”,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前行,必须清醒地回首。作为陪伴共和国走过60年风雨的老人,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老干部,近一段时间,我陷入深深的思索。

  • 标签: 新民主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回归 老干部
  • 简介:《人民日报》2012年7月18日刊登张洋的文章说,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对公共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相对于这种要求而言,目前我国公民的公共精神依旧较弱。不少人认为,政治是国家的事,老百姓参不参与没有多大关系,最终对公共事务熟视无睹。这是公民公共精神缺失的最直接、最普遍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公民对公共精神滥用或者错用。由于社会上商业化浪潮的

  • 标签: 公共精神 精神缺失 张洋 政治生活 精神需要 网络谣言
  • 简介:本文从历史语义学的角度,首先考察了“民主”和“民本”在汉语语境中的古典含义及其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格局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上,细致地分析了近代以来“民主”一词如何在西方思想的刺激下.通过传教士和中国思想家的共同努力,被重新发掘出来,并在重新诠释的过程中,从“民之主”(君主)走向自己的反面“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过程。

  • 标签: 民主 民本翻译
  • 简介:1957年6月反右派斗争展开.许多民主党派人士因为“帮助共产党整风”而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进而受到点名批判和不公正对待。与此同时,民主党派的地位、影响、作用受到质疑,从“一个篱笆三个桩”中必不可少的“桩”,沦为装饰性的“政治花瓶”,遭遇了建国后的第一次挫折。

  • 标签: 民主党派 毛泽东 反右派斗争 告状 集体 文革
  • 简介:黄纪星(1876-1935),号怀唐,又号辉堂,祖籍莆田西天尾渭阳村.后移居涵江霞徐街大宫前。他年少时聪颖好学,考取秀才后,面对帝国主义列强肆意侵略并妄图瓜分中国和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实行屈辱卖国政策的严酷现实,极为痛心,开始感觉到中国只有自强才能救亡图存,

  • 标签: 黄纪星 莆田市 辛亥革命 中国 生平 革命运动
  • 简介:在近期的美国革命史学中,美国史家将越来越多的社会和经济议题加之于美国革命,把普通人和边缘群体视为革命的主体,特别关注革命的破坏性和受害者。这些新的解释策略汇合在一起,共同瓦解了以往对美国革命历史意义的界定。在这种学术语境中,有必要把美国革命还原为一场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的政治革命,着重探讨它在政府结构、权力关系和政治文化等方面所造成的变化,尤其是关注它在现代民主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更准确、更清晰地理解美国革命的意义和历史地位。

  • 标签: 美国革命 民主革命说 两分法模式 现代民主的形成
  • 简介:<正>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时期那一代仁人志士是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在心的。他们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感与历史责任感,自觉地肩负祖国的安危,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多少人背井离乡,

  • 标签: 辛亥革命时期 德琨 邓玉麟 蒋翊武 焦达峰 胡瑞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