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898年9月28日,北京菜市口刑场上,笼罩着一片紧张、森严、恐怖的气氛。广场四周,岗哨林立,万人围观。清朝廷就要在这里处决'戊戌六君子'了。在监新台前,六君子面不改色,视死如归。其中一人更是英气袭人,神情激昂,临刑前口占一诗道:'有心杀贼,无力

  • 标签: 六君子 菜市口 占一 诗道 前口 光绪皇帝
  • 简介:<正>中国早期民主革命先驱刘静庵,原名刘世文,外出革命后,以乳名贞一代之。字静庵(敬安),别字家运,1875年出生于湖北潜江梅咀一世代书香家庭。他幼承父教,饱学诗书,早年参加革命,将毕生精力投身中国民主革命伟大事业,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家,流尽了最后一滴血,1911年农历五月十六瘐死狱中,卒年36岁。民国初,被民国政府追赠"大勋位"。

  • 标签: 革命先驱 科学补习所 日知会 封建帝制 毕生精力 中国民主革命
  • 简介: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中山先生器重的民主革命家林白水烈士就义85周年。北京的老百姓没有忘记他,因为他曾经为老百姓的利益抗争过。新闻界怀念他,因为他告诫记者要说真话,不说假话,说人话,不说鬼话。全国人民记着他,

  • 标签: 孙中山 白水 民主革命 林白 辛亥革命 蔡元培
  • 简介:中共成立后,在短短20多年内,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和阶级话语,对国民党的阶级属性曾经先后定性为“四个革命阶级的联盟”、“地主买办阶级政党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地主资产阶级”、“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地主官僚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等。期间,国民党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经济政策没有什么变化,它的阶级属性应该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国民党对外国势力、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却在不断地变化,使近代中国的政局变化多端莫测。这些必然影响到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判断,不得不多次对其阶级属性反复斟酌,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复杂方式。两党关系如此这般,皆缘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双重矛盾、双重任务与两党所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国共两党的关系也时而因民族矛盾上升趋于联合,时而因阶级矛盾上升趋于紧张,长期变化多端,最终势不两立。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阶级属性 政治代表
  • 简介:<正>1898年美西战争后,美帝国主义占领了古巴,把它变为名义独立实际依附于美国的半殖民地。为了加紧控制古巴,美帝国主义一方面不断派遣军队恣意干涉古巴内政,镇压革命运动;一方面竭力扶持亲美政权,作为它奴役古巴人民的工具。1925年成立的以捷拉尔多·马查多总统为首的古巴政府便是依附美国垄断资本的反动独裁政权。这个政权推行亲美卖国政策,积极支持美国垄断资本控制古巴经济的掠夺活

  • 标签: 帝国主义者 民族民主革命 新政府 革命运动 共产党 政权
  • 简介: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由哪个阶级领导革命,是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革命党人若忽视了这个问题,就会将革命引入歧途。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全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群众运动,特别是领导了风起云涌的工农运动,取得了大革命高潮的辉煌成果,但由于各种因素,忽视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军事力量的重要,结果导致大革命的失败。

  • 标签: 大革命 国人 革命党人 工农运动 军阀 第一次国共合作
  • 简介:<正>从1895年11月18日,侵台日本总督桦山资纪宣称“全岛完全平定”之时起,台湾人民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艰苦抗战。他们的斗争始终和祖国大陆的革命运动紧紧相连。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台湾青年就建立起兴中会和同盟会的台湾分会、发动武装起义、并为推翻封建清王朝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台湾人民的斗争与大陆革命浪潮遥相呼应,其深刻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武装起义 祖国大陆 半个世纪 台湾人民 五十年 解放运动
  • 简介:学界目前对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分期的认识尚不一致,主要分歧集中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问题的认识,有多种不同起点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化”上,其起点应该是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认识到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及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标志着党已经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探索;而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左”倾错误对全党的统治,则导致了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正确方向及其所取得成果的否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遭受严重挫折;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危局,挽救了党和红军,也重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伟大转变的同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突破,并进而在指导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实践中成功推进了这一事业的不断发展。

  • 标签: 民主革命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还在一九三九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在《五四运动》一文中就说过:“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同年十二月,他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说:“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过程”“在中国则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开始的”。从此至今,我国近现代史学界、党史学界,根据毛泽东的上述论断,将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即五四以前上溯到鸦片战争属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便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直到新中国成立。上述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椎的。

  • 标签: 反帝反封建 一九 文中 曹汝霖 革命过程 五四时期
  • 简介:发生革命并推翻现有政权的条件有四:统治者或现政权的力量极为衰弱;社会广泛不满;否定现有体制的新思想产生并发展;新的社会力量和新的社会阶层产生。改良和革命是社会变革的相辅相成的两种方式:改良有时会避免革命并推进社会变革,如近代以来的英国,如南非结束种族隔离制度。

  • 标签: 清政府 新政 社会阶层 知识分子 绅士 北洋军阀官僚集团
  • 简介: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生活在云岭高原上的各族人民的先辈们,进行了英雄斗争,创立了红土高原上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在追求光明的道路上,许多优秀儿女的鲜血,遍洒祖国的万里河山,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激励人民为追求真理和美满幸福的生活,前仆后继地战斗!

  • 标签: 云南 新民主主义 革命思想 传播者 中国 马克思主义
  • 简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927年至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中,革命战争作为上层建筑的活动,也受到经济基础状况的决定性影响。中共对这个原理的认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获得了丰富而深刻的经验和教训,而在1949年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这些经验教训更显得特别珍贵。本文试图从发展经济方面作一历史的回顾。

  • 标签: 中共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发展经济 社会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简介:中共云南地下组织自1926年11月建立,到1950年2月全省解放完成自己的光荣使命,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在边疆多民族省份坚持斗争历时24年。1982年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解决云南地下党、边纵历史遗留问题报告的批示中指出:

  • 标签: 云南 地方组织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 党史 党建工作
  • 简介:<正>整整两个世纪以前,世界第二大强权的法国,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在近代史上无与伦比。因此直到今天,史学界仍然特别重视,许多国家革命党人仍想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

  • 标签: 法国革命 反法联盟 世界革命 民主革命 法国人 法国大革命
  • 简介:全国各个战场取得胜利,形势大好,全国解放在即。我们作为已获得胜利的解放区,为迎接新任务,在培养干部方面,理应先行一步,即用各种形式抓紧培养大批革命干部,为未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因此,我鄂中地委决定创办一所鄂中革命干校,由张海峰、谢威同志负责,直接领导和筹备。1948年底开始创建,1949年元月第一期正式开学。尔后在此基础上又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续办了第二期。这两期培养出来的干部表现都不错,分配到工作岗位后,均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武汉解放后,湖北省委下令撤销了鄂中地委和专署,军分区机构改为荆州军分区。当时新解放区日渐增多,范围越来越大,支前任务更加港繁,干部的补充也显得更为迫切,为适应这一

  • 标签: 革命和建设 军分区 爱国卫生运动 不法资本家 未来社会主义 鄂中
  • 简介:<正>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腐朽反动的清王朝和二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东方第一个共和国,促进了民主精神的空前高涨,并为几年后开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相当的准备。这次革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中国人民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又是太平天国革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反帝运动等以往的斗争所不能比拟的。但是,由于不成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

  • 标签: 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戊戌变法 民主主义革命 太平天国革命
  • 简介:革命可谓20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向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和研究。20世纪的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是革命展演中的中国。近年来,中国革命史的书写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不仅试图突破传统革命史观的政治架构,也积极地将革命与社会变迁关联起来,以新史学视野重新解读中国革命,为中国史研究的纵深发展开辟了新愿景。本文对中国革命史研究的最新代表性成果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又对李泽厚"告别革命"说的主旨及其引发的多种争论做了重新解释;进而提出了重提革命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今后新革命史研究的可能走向进行了一些思考。

  • 标签: “告别革命” 新史学 新革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