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史学界对美国'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的介绍往往是与'史汀生主义'相提并论的,而事实上'不承认主义'并不等于'史汀生主义',它的使用范围远远超过了'史汀生主义'的使用范围.更为重要的是,1932年'史汀生主义'的提出,并非美国政府第一次对华使用'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早在1915年,美国就在对华问题上使用过'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了.

  • 标签: 美国 不承认主义 史汀生主义
  • 简介:西藏语言规划强调以藏语为主,藏汉语言并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的汉藏民族关系,使西藏居民对普通话使用的需求逐步增加。不过,西藏各学校间的汉语教学要求和条件的不同,造成不同区域学生、居民普通话水平有所不同。汉藏语言接触条件也使西藏城镇和农村普通话语言环境存在明显差别。

  • 标签: 西藏居民 普通话使用 影响因素
  • 简介:一、引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与保护人口较少民族优秀文化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加速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与弘扬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文化传统的关系,

  • 标签: 民族地区经济 保护与发展 现状 民族优秀文化 社会经济 现代化进程
  • 简介:明朝一经建立,即与地处小亚细亚的鲁迷(或称肉迷,即奥斯曼土耳其)建立了一定的政治联系。自明洪武至万历间,鲁迷使臣频频入贡。而这一时期两国间交流的重要成果,即为噜嘧铳的传入。明中书赵士祯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由嘉靖时来华鲁迷国使臣朵思麻处,学得噜嘧铳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尔后精心仿制,并于次年进献朝廷。因当时国内所造鸟铳“远而且狠,无过噜嘧”,明朝政府遂令军工部门大量仿制,装备军队,“以收防倭制虏之效”。

  • 标签: 万历年间 朵思麻 噜嘧铳 赵士祯 制造与使用
  • 简介:汉语语气词的特殊性使语气词无疑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又因各个语气词都具有特殊性,故本文挑选出一些在句中只可以用“呢”的情况进行讨论,最终形成A、B、C、D四式,分别是“名词性成分直接加‘呢’表位置询问”“动词性成分直接加‘呢’表反向假设”“在有前文的情况下,一成分后加‘呢’,表示对与情况适用对象的推移”“主谓短语加‘呢’表对于正在进行的提问”,其中留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B式。

  • 标签: 对外汉语 偏误分析 语气词
  • 简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以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为基础和开端,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并确立起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内在逻辑发展的最高成就。"中华民族"作为现代民族符号与中国既有疆域相对应,以国家认同为基础,也就获得了确定性的内涵和稳定的边界,这一民族符号符合中国社会整体利益,获得广泛认同,成为重要的精神力量和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如何利用这一符号阐发其凝聚民族力量、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主张,修正和限制民族主义的内在缺陷,指引和塑造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成为当代中国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关注的重要议题。

  • 标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形塑与修正
  • 简介:长号是藏传佛教寺院使用的主要法器和乐器之一,通常在盛大的宗教仪式或庆典上使用。其起源尚不清楚,据古典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在吐蕃时期就已出现,用于诸侯之间的盟誓等仪式中。特点是只有三个基本音阶,每一个音阶之间大致都同样具有纯四度的音程关系。外形造型巨大,为国内外铜管乐器中形制和音量最大的乐器。各个寺院在大小尺寸和音高上都有差异,但形制特点完全相同。此外,在乐谱符号上也有差异,但唱名都一致。

  • 标签: 藏传佛教寺院 铜管乐器 宗教仪式 古典文学作品 吐蕃时期
  • 简介:本文对蒙元时期多语种史料中与使用鸣镝习俗相关的记载作了爬梳整理,指出:除用于日常射猎嬉戏外,鸣镝在13—14世纪蒙古人的社会生活中还承担着多种形式的职能。鸣镝不仅被用于惩戒犯有轻微过失的官民人等,也用来禳解月蚀灾异、划定地界和充当结盟交质的信物。蒙元时期的汉文文学作品中,尚保存着有关蒙古人使用呜镝狩猎的丰富多彩的记录。

  • 标签: 蒙古人 蒙元时期 交质 鲁布鲁克 耶律铸 柏朗嘉宾
  • 简介:近日,林芝市6个乡(镇)法庭法院专网建成投入使用,系全区首批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试点。该项目于2016年9月开工建设,建成巴宜区鲁朗镇、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米林县丹娘乡、朗县仲达镇、波密县通麦镇、察隅县察瓦龙乡6个乡(镇)派出法庭法院专网,实现了基层法庭与全国法院五级网络首次互联互通、网上办公办案。

  • 标签: 人民法院 基层法庭 专网 林芝 信息化建设 网上办公
  • 简介:本文对汉晋时期作为器物的“表”进行了系统考察,指出表具有标记、测量和旌表等多重用途,并重点论述了表在“标志”和“旌表”两种含义上的使用与演变。现存汉代“表”的实物显示出表在应用上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此外,与表功用相近的还有榀、碣、膀、神道、阙等,本文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亦进行了辨析。另一方面,受到上冢墓祭的影响,在表彰者与接受者的合力作用下,表墓的风习渐在汉代流行开来,助长了“表”的旌表意义。碑兴起後,由於表、碑在起源和功用上有着密切关联,碑逐渐成为旌表的主要载体,这使得表、碑在汉晋之际有趋於混同之势。但二者仍有差别。总之,汉晋时期的表处在其意义、形制和功用拓展的关键阶段,梳理这一演变过程对理解後世志墓器物的形制和使用亦有着重要参照意义。

  • 标签: 汉晋 表墓 碑表 旌表
  • 简介: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由他们的拥护者、继承者所发展了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国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最早并不是用"马克思主义"一词来表达自己的理论和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一词最早也不是在正面的意义上提出并开始使用的.很多人对这些重要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楚.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和说明.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 保尔·巴尔特 经济理论 共产主义运动
  • 简介:1.引言1999年的夏天,笔者和研究生一道,开展了一项题为'中法跨文化管理'的研究项目.我们深入到法资企业或中法合资企业中,以深入访谈的形式,调查了15名法方人员和17名中方人员.在调查项目中,其中有一项是涉及'书面语'和'口头语'在企业中的使用.我们发现,中国人和法国人尽管都使用'书面语'和'口头语',但对这两种交际方式赋予的文化含义不尽相同.然而,双方并不十分清楚地意识到这一方面的文化差异,因而常常互相埋怨.为了方便问题的提出,让我们先听听一位中方经理的一段话:

  • 标签: “书面语” “口头语” 企业 文化差异 内在特征 思维方式
  • 简介:一、第一人称代词语法功能的简要考察甲骨文中第一人称代词有'我、余、朕'三个,~①其功能并不相同,大体上呈现出一种互补分布状态。'我'是这三个代词中语法功能最为强大的一个,可以充当主语,如:(1)贞:我共人伐巴方?(合集6467)(2)庚寅卜,争贞,我其祀于河?(《乙》2588)(3)我不其受黍[年]?我受黍年?我不其受稻年?我受稻年?(合集10080)(4)王从望乘伐下危,我受有又?(《铁》249·2)做宾语,如:(5)贞:祖辛害我?(合集95)(6)祷于上甲,受我祐?(合集1171)(7)甲贞卜,争贞:我伐马方,帝授我祐?(合集6664)(8)口丑卜,贞:不雨,帝唯熯我?(合集10164)做定语,如:(9)癸未卜,古贞:黄尹保我史?贞:黄尹弗保我史?(合集3481)(10)贞:我家旧老臣亡害我?(合集3522)'我'的这三种功能在甲骨文中并不相等,尽管我们未对所有甲骨资料进行统计,无法确切知道这三种功能分布的具体比例,但可以推测出主语功能是其最主要的功

  • 标签: 中第一人称 代词使用 使用情况
  • 简介:TrainingandusingofficialsofethnicminoritiesandalltypesoftalentedpersonnelatalllevelsisanimportantpolicyoftheChinesegovernmentforsolvingethnicproblemsundertheleadershipoftheCommunistPartywhohavebothmoralintegrityandprofessionalcompetenceandalltypesoftalentedpersonnelatalllevelsisalsoanunportantfoundationforChina

  • 标签: 少数民族干部 专业人才 中国 民族政策 政府职能 民族区域自治
  • 简介:当代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档案是其重要的资料来源。形象地讲,档案是志书编纂的供应站,志书编纂这个“满汉全席”离不开档案这个供应站提供的各色食粮与副食品等。据不完全统计,社会主义新方志的资料来源80%取自档案。为此,一些地方将史志工作与档案工作合在一起,成立史志档案馆,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编纂志书离不开档案,档案是志书的动脉血源。

  • 标签: 档案资料 志书编纂 环境保护 通志 新疆 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