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50年10月10日星期二我在这座灰色小城里患了讨厌的重感冒,躺在床上给你写信。我感到很不称心,因为我强烈希望、也迫切需要继续写我自己的书。到目前为止还办不到,因为萨特把他写热内的一部书稿交给了我(译者注:指《圣热内、演员和烈士》),850页,令人望而生畏,他要求我在一周内仔细读一遍。这是一部怪书,萨特借口阐述热内,其实什么都谈,道德、艺术、社会等等。他把哲学与淫亵奇妙地混杂一起,比如提出男性肛交的存在主义理论,热内作品中的乌七八糟东西和左拉作品中的乌七八糟东西的区别。一部分摘录在《现代》中登了后,萨

  • 标签: 萨特 写作 存在主义 战争 译者 福克纳
  • 简介:<正>这个春天祖国有点多灾多难,但我民族也空前地团结,万众一心在今天不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空话。人们每天看电视台的滚动新闻,电视上那些悲惨镜头,令人禁不住热泪盈框,中国已经很多年没有如此感动过了,二十世纪以来各式各样的激情总是与某种是非有关,最近的大感动有

  • 标签: 滚动新闻 孟子说 令人 仁义礼智 不忍人之心 在黑暗中
  • 简介:  面对地震灾难过后近于毁灭的城镇乡村废墟,曾有一刻,恍若地球末日来临.  中国古汉语中诸如"山崩地裂""地动山摇""天塌地陷"那些成语,突然变成了浸泡在泪水中的恐怖现实.……

  • 标签: 中走来 公民地震 地震中
  • 简介:汶川何处是天意难测谁奈何,岁当戊子灾异多。立夏八日未时刻,天嘶地鸣倒山河。摇撼直达九州外,惊鼙骇闻燕山阿。张衡仪灵万里勘,报知震中在汶川。汶川汶川何处是,万国图中小点圆。寰球目光顿时聚,亿万人心一线

  • 标签: 歌行 张衡 灾异 点圆 震中 寰球
  • 简介:1一九七六年七月的一天,贾香香和冯焉儿喜结良缘。尽管冯蔫儿是个外来户,但村子里不少人都情愿去送礼。那时农村生活条件差,遇到哪家过红白喜事,都去蹭吃蹭喝找热闹。冯蔫儿三十多了才找下媳妇,脾气好;新娘子贾香香又长得漂亮,性格开朗,很适宜闹房,杨湾十几个后生便在酒席刚刚撤下的时候,相约着闹洞房去了。

  • 标签: 春莲 杨湾 砖瓦窑 一门亲事 新郎新娘 《北京文学》
  • 简介:走的前几天,就开始打量房子,不到五十平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用手抚摸它的墙壁,感觉它粗笨的纹理,拉门的把手,甚至,在洗漱的时候忽然想起什么,动作会慢下来,下意识地多开几回已经生锈的水龙头……

  • 标签: 房子 马背 玉米地 水龙头 下意识 草原
  • 简介:<正>从穿上白大褂那一天起,孙红就立志永远做一名忠诚合格的"白衣天使",为病人的康复奉献自己的一切。37岁的孙红是1992年进入丹阳市珥陵中心卫生院工作的,十余年来,凭着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勤奋工作着,特别是他自2003年任外科主任以来更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创出了不平凡

  • 标签: 外科主任 珥陵 为人民服务 常州一院 外科病房 大专文凭
  • 简介: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2008年5月12日中午2点28分;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事件:中国汶川大地震;一生中永不忘怀的地点:我所在的距北川重灾区不到30公里的单位。那天中午,我刚午休,忽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像狂风暴雨来临之际的风声,我看到阳台上的东西都在动。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要下暴雨

  • 标签: 地震 北川 办公楼 余震 战士 科技干部
  • 简介: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智能电网建设的科学规划,智能变电站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阶段。智能变电站二次装备和以往的传统变电站有着很大的不同,智能变电站功能之间的联系十分的紧密。系统调节的重点在设备间的相互操作,要想让智能变电站顺利的投产就要将系统调节的十分完善,系统调节的更加高级。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只是一个基础,要对其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智能变电站的系统调节的方法,对关键步骤深入了解,适当的方案对今后的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

  • 标签: 智能变电站 二次设备 系统调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发表后,在文坛激起了很大反响。小说以一种生动的气韵,体现出作者多方面的艺术追求:主题上的内向和多义性,结构上的舒展和心理化,意境上的朦胧和超越性等等。这些追求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因此,小说得到那么多赞赏,是理所应当的。然而作者莫言的艺术尝试,其成功并不是全方位的,小说若干细节描写上的缺陷,亦表示着作者创作观的不完全成熟。

  • 标签: 红萝卜 铁匠 钢花 钻子 中篇小说 钢钻
  • 简介:诗要很美诗人要比诗更美——罗洛七月派诗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罗洛因患肺癌于1998年9月12日逝世,走完曲折而丰富的人生旅程。笔者与他同为胡案难友,仅有书信交往,却缘悭一面,未能亲承謦欬,这遗憾是无法弥补的。Y.Y.M是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诗刊》读到冀汸的《我赞美——呈Y.Y.M》,即驰函曾卓问Y.Y.M是谁,曾老告诉我Y.Y.M乃诗人罗洛妻子杨友梅。诗中有这样几句,至今难忘:在生活的天平上,爱情与生命的分量相等,甚至更沉,更重。冀汸说:1955年罗洛受胡风牵连,被开除党籍,投入监狱,次年获释,杨友梅当时是青年团

  • 标签: 冀汸 上海市作家协会 《诗刊》 胡风 八十年代 告诉我
  • 简介: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加强中学数学建模的重要性入手,着重阐述了开展中学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并对中学数学建模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与思考。

  • 标签: 数学建模 中学数学 模型 思维 能力
  • 简介:中国传媒的形象,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话题,这次汶川地震,CCTV给中国、给世界确立起了一个中国传媒的形象证明,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有许多值得认真思考的东西。其中地震报道所产生出的文化影响力,无疑将是深远的,并在这一意义上,为中国乃至世界新闻传播史树立起了一座里程碑。本文试就CCTV汶川地震报道进行文化分析。

  • 标签: 汶川地震 新闻场 舆论场 文化场
  • 简介:在蒲松龄先生的中,和是清康熙年间两次大地震的历史记载.一文,详实细腻地记载了1668年郯城大地震全过程,对后人研究地震活动、地震成因、地震灾害、地震异常和防震减灾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一文,揭示了1682年平阳大地震的旱-涝-震关系.特别是旱-震关系,已被现代地震学所证实,对当代地震预报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地震 水灾 旱-涝-震关系
  • 简介:四川大地震,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步,也照出了我们多方面的不足。这些,好多人都讲过了。我想说的是,这镜子还有另一个功能,那就是,照出了活着的人的良知。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该在这面镜子跟前好好地照一照,看看自己距离一个合格

  • 标签: 镜子 大地震 三十年 教学楼 学生 中国改革开放
  • 简介:新疆旅游手册曾如此描绘巴楚:这是一座古老的被城墙包围着的城市,徜徉在它的街道和小巷构成的迷宫里,你会接连几小时乐而忘返,在这里,你还能体验到巴楚乡村那种无法抵挡的好客与热情。然而,这一切都只属于2月24日前的巴楚。那场巴楚多年不遇的6.8级大地震在短短30秒之内改写了这里的一切:大片曾屹立数百年的古

  • 标签: 巴楚地区 抗震救灾 地震灾害 灾区 大地震 废墟
  • 简介:<正>如果不是这场地震,我就不会想起你;如果不是这场地震,我就不会想起你是四川绵阳人;如果不是这场地震,我就不会发现我对你的关注是如此热切。四川很大吧,我却不知道绵阳的你在哪县哪镇?我也不知道你现在平安否?只知心里涌动的热潮要把你来牵挂。

  • 标签: 我不知道 告诉我 第一时间 腾讯 新闻关注 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