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和演变的价值取向突显“排富扶弱”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运用国家资源,为处境不利儿童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帮助其获得学前教育机会;推行标准化和绩效责任制,确保处境不利儿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实施补偿教育,力保所有儿童都能达到国家或州发展和学业标准。这使得其国家资金投入增加、受益儿童数量递增,学前教育质量提高。我国目前仍面临着入园难、普及率低、质量低的困境,研究和借鉴美国学前教育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国应制定和实施“弱势补偿”方案,确保学前教育机会公平;实施准入和监控制度,确保学前教育质量;通过立法保障、增大资金投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 标签: 处境不利儿童 补偿教育 教育公平
  • 简介:【一】“小范!你……你对我做了什么?”胖子卡罗特百来公斤的身子从沙发上弹起来,抓着松开的衣领,退到墙角边大声哀号着。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老爷爷凯德尔丁(5岁塑料拼贴画)辅导教师:龚黎专家点评:这是一幅综合绘画作品,凯德尔丁小朋友在底纹纸上表现一位老爷爷的形象,随意自由大胆夸张。用废旧的黑色塑料袋剪贴成老爷爷的头发,你也可以理解成老人头戴的帽子。用废旧的白色塑料袋粘贴成老人的胡须,能让你马上联

  • 标签: 乌鲁木齐市妇联 儿童画 妇联幼儿园
  • 简介:本研究采用“托兰斯图画测验”修订版作为测试工具,对166名2—6岁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2—6岁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流畅性高于变通性,变通性高于新颖性,个体差异较大,尤以新颖性为甚;2—6岁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存在性别差异,除流畅性以外,男孩的创造性思维总分、思维的变通性和新颖性均显著高于女孩;2-6岁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存在年龄差异,基本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3岁时出现回落,之后逐渐上升,4岁迅速发展,5岁后发展速度趋缓思维新颖性。

  • 标签: 2-6岁儿童 创造性思维 思维流畅性 思维变通性
  • 简介:2009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周欣教授率领她的团队开始了对运用表现性评价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与发展的研究。本刊曾在2011年第12期以专辑的形式介绍了他们帮助教师运用观察的方法了解和促进小班儿童数学学习和发展的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继续以专辑的形式介绍445们自2010年上半年以来对运用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帮助教师了解和促进中班儿童数学学习和发展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运用学习故事评价方法了解和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每个儿童都有丰富的学习故事。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运用丰富的数学学科知识和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准确地判断儿童目前的学习水平、前期经验、最近发展区以及宜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促进儿童的进一步发展,等等。相信这一研究成果对广大幼教工作者理解与实施教育部即将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具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表现性评价 数学学习 学前儿童 故事 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
  • 简介:幼儿园教师所持有的创造性儿童画特征的内隐观对他们在绘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社会效度的方法,调查了125名幼儿园教师关于创造性儿童画特征的内隐观,结果表明:(1)幼儿园教师对创造性儿童画认同的最重要的前10个特征依次是:想像力、反映孩子的个性、表达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构思大胆、幼儿能根据画解释丰富的意思、内容丰富且生动、让看画的人有很多的遐想空间、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主延伸进行创作、反映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敢于探索等;(2)幼儿园教师有关创造性儿童画特征的内隐观结构表现为:独立自主创作且内涵丰富、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表现方式独特、技巧相对成熟;(3)个体变量对幼儿园教师有关创造性儿童画特征的内隐观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幼儿园教师:创造性儿童画:内隐观念:绘画教学
  • 简介: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指南》的文本虽然薄的不足五十页,但它所承载的内涵与价值却极其的厚重:既有理性的高度,又有人性的温度;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 标签: 价值蕴涵 儿童学习 教育发展史 指南 篇章 发展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