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秋到江南美,喜临常开旺。11月15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熟开关)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江苏省常熟国际饭店举行。常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飚,副市长陈惠良,市经信委主任陆建达,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副校长程光旭,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天宁、电气学院常务副院长荣命哲、苏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军华、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耿英三,常熟开关终身荣誉董事长唐春潮、董事长王春华等领导出席会议。

  • 标签: 西安交通大学 战略合作协议 常熟 开关 国家重点实验室 心结
  • 简介:广州市政府日前公布“升级版”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办法》(简称《公租房办法》),其中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整,以惠及更多住房困难群体,扩大保障面。

  • 标签: 多群体 升级版 保障 广州 市政府 住房
  • 简介:当前,迫切需要政府加强住房保障领域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保障重心集中为双困群体,供给重心集中在租赁型公共住房,工作重心集中在前期规划与后期住房管理,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形式。

  • 标签: 住房保障 改进 建设
  • 简介:住房问题是城市发展的永恒话题。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住房发展模式,必须以国情为出发点,以城市发展阶段为基础,结合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进行。本文针对我国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当前突出的住房问题,从对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问题反思入手,以实现人人有房住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的保障目标为指导,从制度定位和制度设计等方面提出改进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若干建议。

  • 标签: 中低收入 住房保障 问题制度
  • 简介:发达国家实行典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在住房问题上也没有全盘市场化,大都是按照“市场——救济型”或“市场——福利型”的二元政策解决全社会的住房问题。尤其是经济起飞期初住房短缺阶段,以政府提出的住房保障体系,帮助中低收人群体解决安居问题,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 标签: 住房保障体系 发达国家 经验 市场经济体制 住房问题 经济起飞
  • 简介:土地征用中,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农地征用程序不规范、征用标准不合理等制度缺陷,使得被征土地的农民权益受损,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阻碍了经济的长远发展。本文从法律制度的角度分析了土地征用中的农民保障问题.并提出了三步走的对策.逐步推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即:采取多种方式的安置措施,适当提高补偿安置费用:建立农村集体土地合法流转机制和类似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将集体土地资源纳入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统一模式之中,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纳入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 标签: 土地征用 失地农民 基本生活保障
  • 简介: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诞生十多年来,其功能经历了初始阶段以筹集资金支持住房建设到其后发放购房贷款支持住房消费的转变。随着住房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快速发展,住房公秋金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作用亟需调整和加强,根据现阶段和未来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住房金融发展的要求,住房公积金制度应积极向支持住房保障的功能拓展,培育、发展成为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支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

  • 标签: 住房公积金制度 保障作用 使用制度 住房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建设 住房市场化
  • 简介:一、普通城市居民面对的房地产市场2003年8月,以《国务院关于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为标志,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消费被推向了商品住房市场。从此我国城市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只能从房地产市场上承租或购买商品住房,政府摆脱了对普通城市居民的住房保障责任。而普通城市居民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投资和投机、被扭曲了价格、基本被开发商垄断供应的市场。

  • 标签: 城市居民 政府干预 保障 房地产市场 权利 居住
  • 简介:住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用、行等基本生活要素之一,因此解决住房问题是人类社会共有的重大民生问题。由于住房属于特殊商品,既具有一般商品的经济属性,又有一般商品不具有的社会性和政策性,所以解决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说,它又是政治问题。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

  • 标签: 住房问题 保障性 人类社会 评价 施效 经济属性
  • 简介: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构建,指出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缓慢,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然后,本文从制度缺陷、土地财政和地方财力等方面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原因。最后,本文从监管机制建立、中央政府责任、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与改变对房市的态度及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问题的政策建议。

  • 标签: 住房公积金 对公贷款 保降性住房 运营中心
  • 简介:住房保障工作涉及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保障性住房用地布局规划是核心。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用地布局中考虑的因素包括:以往布局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布局在中心城中心地区以外区域,为有效利用资源可沿公共交通走廊集中安排住房建设,以集中建设和开发配建为手段进行空间布局,促进社会公平和融合。

  • 标签: 保障性住房 用地 规划 布局
  • 简介:10年一轮回1998年住房货币化成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拉动内需的杀手锏;10年之后,房改却再次回归加大政府供给力度的“公屋时代”。这一次,同样是为了拉动内需。据测算,未来3年的9000亿元住房保障投资可以拉动4.5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和6.75万亿元的GDP。而在2007年,中国的GDP才24.66万亿元,住房保障投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可见一斑。

  • 标签: 固定资产投资 住房 保障 公屋 亚洲金融危机 GDP
  • 简介:苏州市在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过程中,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即:因地制宜建造打工楼、积极利用私有出租房屋、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扶持作用。形成了多种形式、多种成份、多种渠道的解决方法,使解决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从无序的自发的市场行为逐渐上升为有序的规范的政府行为。

  • 标签: 住房保障体系 农民工 居住条件
  • 简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实现社会住房保障奠定了基础。同时.其在支持职工购买住房.满足职工购房需求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也为地方政府推动廉租住房建设提供了可靠稳定的资金保障

  • 标签: 住房公积金制度 社会住房保障 廉租住房建设
  • 简介:一、"双轨制"是符合国情的住房制度房地产市场是针对20世纪90年代住房问题的主要矛盾即体制滞后造成供应短缺而建立起来的,当时只有市场化才能破解供应短缺的困境和解决效率的问题。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佳机制,由于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市场主体的出现形成了产品数量、质量、价格的竞争,市场在住房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

  • 标签: 地产市场 住房制度 20世纪90年代 保障 供应短缺 住房问题
  • 简介: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稳定工程、德政工程,连续6年把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列入政府为民服务实事,积极构筑符合我市实际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大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2007年,市中心区共建设供应经济适用房1200套,为332户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和实物配租,市民整体居住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工作中,我们主要是抓了“三个机制”建设:

  • 标签: 住房保障体系 经济适用房建设 德政工程 低收入家庭 住房建设 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