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3 个结果
  • 简介:为更好地集思广益,开辟学术研究新领域,发掘新的学术“增长点”,引领凼际安全研究学术前沿,《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于2014年12月21日在国际关系学院举行了2015年《国际安全研究》选题研讨会。求自全国各地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国际安全研究 选题 学术研究 集思广益 学术前沿 国际关系
  • 简介: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为缔约国规定了确保其所担保的个人和实体在进行国际海底区域内活动时遵守《公约》相关规定的义务以及对所担保的承包者没有遵守其义务而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然而,担保国的此种赔偿责任并非严格责任。只有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担保国才应对其所担保的承包者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担保国未按照《公约》履行其确保遵守的义务;所担保的承包者没有遵守其义务并因此造成损害;担保国的不履行与损害发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担保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其责任的上限是其所担保的承包者的不法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害”,同时还应考虑管理局和对有关活动行使管辖或控制的国家的潜在责任。然而,担保国和承包者并不承担连带责任,担保国赔偿责任的存在并不影响承包者承担和履行其赔偿责任。承包者应先于担保国履行赔偿责任,而只有在承包者不能完全赔偿其应负责的损害时,担保国才有义务对未能赔偿的损害部分承担剩余责任。由于担保国根据《公约》承担的确保遵守的义务是一种“行为义务”,而并非杜绝损害发生的“结果义务”,因此,如果担保国已经履行了公约规定的尽责义务,那么即使发生损害,也不应要求其承担责任。

  • 标签: 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底区域 担保国 赔偿责任 国际海洋法法庭
  • 简介:国家战争权又称为“诉诸战争权”,是指国家对外发动战争或决定对外宣战、参战的一种权力。传统国际法认为,战争是国家解决国际争端的强制手段之一,战争权意味着行使战争的绝对权力。战争权在历史沿革中经历了从被认为合法到进行限制再到被认为非法的过程,从绝对的“诉诸战争权”到对“诉诸战争权”的限制,再到国家“诉诸战争权”在条约中的废止。

  • 标签: 战争权 国际法 国家 视域 绝对权力 国际争端
  • 简介:2003年的世界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新旧格局转换和新旧秩序交替的艰难性、曲折性充分彰显。“一个主题”、“两大公害”、“三种态势”、“四股潮流”、“五个热点”,可以说是这一年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未来国际关系走势与前景依然扑朔迷离。

  • 标签: 2003年 国际形势 国际安全 国际关系 世界经济 贸易保护主义
  • 简介:“增长三角区”在1990年,由印度尼西亚的廖内、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柔佛构成“增长三角区”的这样一种主张,激起了诸如分析家、计划者、官员、开拓者和企业家等许多人的丰富想象力。由于得到了所有三国最高当局的认可,这个主张就变成了现实,并导致了急风暴雨式的官方与私人活动。在新加坡与瘳内、新加坡与柔佛之间很快就成立了双边联合委员会,以便研究制定经济合作计划和拟订协议备忘录。印度尼西亚与新加坡也建立了有关开发廖内的行政委员会,并定于1991年2月初举行该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派往东京和大阪的印

  • 标签: 新加坡共和国 私人活动 柔佛 九十年代 联合委员会 行政委员会
  • 简介:2016年12月14-15日,由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历史研究与国际关系”学术会议在鼓楼校区知行楼举行。本此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 标签: 国际关系 学术会议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综述 南京大学
  • 简介:南中国海是日本最重要的能源交通线。因此日本历史上始终视其为生命线,故二战中有放弃向北进攻苏联,而向南进军东南亚挑起太平洋战争的历史性抉择。

  • 标签: 中国 国家安全 南沙群岛 国家主权 日本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对抗淹没在一波又一波的全球化浪潮之中。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安全定义也随着这种宏观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着巨大变化,从最初强调军事安全逐渐转向重视多元安全拓展。西方学者就此明确指出:以军事问题为中心的国家安全概念越来越难以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境,其象征性作用也在下降。传统意义上的安全难以成为政府面对的首要问题。

  • 标签: 国家安全 国际石油 世界格局 石油政治 政治学 评介
  • 简介:本文通过对国内6种国际关系专业期刊1996—2006年所刊发的6388篇文章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认为,创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形势不容乐观。在此过程中,国际关系专业期刊仅仅充当了一个发表论文的平台或阵地的角色,没有起到应有的组织引导、交流互动的作用。鉴于此,国际关系专业期刊不但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关注中国学派的生成问题,还要自觉担当起组织和引导的重任,主动发挥联络人的作用,组织力量针对该问题进行较为集中的思考和研究。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专业期刊 中国学派 统计分析 刊发论文 组织引导
  • 简介:为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为教育兴围、教育强省做贡献,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2005年面向全国招收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国际关系(法学)专业硕士学位,计划招生名额为50名。

  • 标签: 国际关系 专业硕士学位 暨南大学 招生简章 招生名额 教育强省
  • 简介:前言近年来,围绕亚洲各国及地区的资本的流动急速扩大,2007年主要亚洲各国及地区的资本流入、流出额均超过了GDP的10%。与此同时,出现了货币增值、股价上涨、外汇储备增加等现象,如何应对急速的资本流入成为了亚洲各国及地区的重要课题。就资本流入增加的背景来看,除了国际性机构投资者的增加等因素之外,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亚洲 资本流入 机构投资者 货币增值 外汇储备
  • 简介:在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黑龙江省全面推进对俄对韩经贸科技合作“双升级”战略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外贸和旅游优势比较明显的城市,牡丹江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努力打造东北亚区域性国际经贸旅游名城,不断将竞争优势转化为竞争实力。

  • 标签: 旅游名城 国际经贸 东北亚 区域性 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经贸科技合作
  • 简介:《周边国家经济发展专辑》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资料信息》月刊继出版《国际大气候专辑》、《苏联专辑》、《东欧专辑》等之后的又一增刊,是为适应我国当前加快改革开放需要而编写的,它用翔实的资料和最新的信息向读者介绍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20多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速度、水平、经验教训及前景,工农业状况;基础设施;财政金融;对外经济关系;涉外经济部门、经济法规及入出境规定等。还附有我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等材料。全刊27万字,于第4季度出版。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

  • 标签: 信息增刊 周边国家经济发展 国际资料
  • 简介:伊拉克动荡加剧,“虐俘”事件余波难平。伊拉克政治重建取得一定进展,相关国家在驻军问题上立场明显分化。伊拉克宗教反美武装与美英联军冲突升温,伊多个重要城市发生激战。四月美军死亡人数过百,为伊战爆发以来单月之最。伊境内“劫持外国人质”

  • 标签: 国际形势 伊拉克战争 美国 经济复苏 欧洲 政治问题
  • 简介:一、美加大对中国崛起的关注,刻意提升日在美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加强对中东和独联体的渗透。美国将应对中国崛起作为最重大挑战,对华政策处于微调阶段,并且可能会逐步趋于强硬。美夸大“中国崛起”因素,在各种场合提出“中国军事威胁论”。美海军正在改装18艘驱逐舰,并将潜艇力量移至关岛,

  • 标签: 2005年第二季度 国际形势 中国 美国 外交政策 大国关系
  • 简介:本文剖析时下风行于美欧等西方国家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说,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依托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以“3D”打印为代表的快速成型技术等“技术簇群”支持,并使之综合应用于制造业,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进而引起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第三次工业革命”如同历史上前两次工业革命一样,将引起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迁。如果欧美日等率先掌握并垄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秘诀”,将不可免引起制造业从新兴国家和中国等非西方国家“回流”西方,给危机中的西方经济、政治体制注入一剂“强心针”,并有可能重新逆转国际经济、政治力量对比的现有变化趋势,打断世界历史的“西降东升”进程,进而对中国崛起进程以及中国国家安全产生巨大冲击。

  • 标签: “第三次工业革命” 制造业数字化 “3D”打印 国际格局 中国崛起
  • 简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国际法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各国有采取非武力措施和平解决各项争端的义务。这项原则形成已久,特别是自1945年《联合国宪章》颁布之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否认此原则。但这并不等同于国际社会已就该原则的内容达成共识。1970年联合国大会《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之宣言》中,提到了该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其中有些内容已得到高度认同并被公认为国际惯例。然而部分内容依然存在争论。深入研究解决国际争端中的和平原则以及有争议的观点,探讨越中在和平解决南海争端过程中已达成的一些协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国际争端 和平原则 南海 国际法 越中南海争端
  • 简介:在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奉俄协定》是一个不为多数学者关注的对象。但它的签订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即奉苏、中苏关系再起波澜,奉日、中日关系走到尽头,苏日关系的调整与“合作”。

  • 标签: 中东铁路 《奉俄协定》 东北亚国际关系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