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正>每年的五月一日,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诚实’。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一个年仅八岁,至死不肯同说谎的男孩而设立的节日。这个男孩名叫埃默纽·旦南,五岁时父母双亡,被酒店老板诺顿收养。埃默纽八岁时,一天晚上,他刚睡着,就被楼下一阵敲打声惊醒。他急忙下楼,只见继父继母正在谋杀一个寄宿的小贩。埃默纽吓得急忙返身回房,整整一夜没有合眼。第二下天一早,他的继父来就到他的房间,他教他在警察面前说谎,要他说亲眼看到小贩喝醉酒后见人就打,继父忍无可忍,为了自卫,拿起凳子砸在小贩头上,不想就此就打死了他。埃默纽回答说,他不想说谎话。继父继母把他的双手吊在梁上,用柳条抽打他,逼他说谎。这样抽打了两个小时,埃默纽的回答还是‘爸爸饶了我吧,我不想说谎’。最后,埃默纽被活活打死。继父继母被法院定罪后,说出了事情的真象。后来,市政府为纪念因不说谎而屈死的小埃默纽,为他建造了一块纪念碑和一个塑像。

  • 标签: 继父 继母 小贩 说谎话 敲打声 岁时
  • 简介:20世纪20年代,维特斯坦曾告别哲学,到偏远的山区当小学教师。我们可将维特斯坦的这一经历,视为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20世纪30年代,维特斯坦通过对弗雷泽《金枝》的批评,清楚地表明了他对人类学的关切。在维特斯坦对《金枝》的批评中,他认为仪式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功能性的,而是人类愿望的表达和满足。人类学的视野使维特斯坦认识到了语言的多样性,并促成其中后期哲学的转向。而与语言的多样性相伴随的,是价值的多样性。维特斯坦在其后期哲学中,在某种程度上持有一种相对主义的立场,但这里的'相对主义'与其说意味着'怎么都行',毋宁说是对绝对主义的批评。

  • 标签: 维特根斯坦 人类学 仪式 语言 价值
  • 简介: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是西方思想史上一个核心的问题。本文认为,在"事实与价值"这一特定问题上,维特斯坦尤其是前期维特斯坦,与新康德主义者如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有一种思想上的联系。因此,本文的主要任务,即是对此一可能的思想联系,给出一个简明的勾画,以期在比较中加深我们对维特斯坦哲学的理解。

  • 标签: 事实 价值 文德尔班 李凯尔特 维特根斯坦
  • 简介:传统的心灵哲学只关注对心灵的求真性研究,而不关注对心灵的价值性研究。美国哲学家弗拉纳打破常规,基于自己对心灵哲学元哲学问题的反思和理解,把幸福等价值性问题纳入到心灵哲学的研究视野当中,发起并推进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哲学"转向"。弗拉纳把他对幸福的自然化研究称作"幸福学",幸福学的研究方法是他所谓的"神经现象学"的方法。他利用"幸福学"和"神经现象学"对当前幸福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反思,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形而上学问题。弗拉纳的工作是一次"将幸福自然化"的尝试,这既为我们理解幸福提供了新的维度,也为当前陷入困境的自然主义注入了新的动力。

  • 标签: 幸福 自然主义 心灵哲学
  • 简介:郭店战国简书等儒家早期著作的发现,使我们获得了对于早期儒家思想发展情况的新认识.将的思想内容与这部儒家的形上学著作进行沟通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性情思想方面的论题,这主要表现在性、情、道、诚、和、中等问题上的思考上.这些伦理思想与哲学思考构成了早期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 标签: 中节
  • 简介:一导言我将在本文中使用后期维特斯坦关于语言的观点,阐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价值的概念。这似乎是不可信的事情,因为目前学界关于价值和语言的大量讨论的语境迥然有别,就个体而言,这些讨论还处在不断争议之中。然而,马克思自己曾经用一个类比说明价值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有用对象有价值的特性是社会的产物,就如同人们的语言有价值的特性是社会的产物一样。"

  • 标签: 后期维特根斯坦 马克思思想 商品拜物教 价值 语言 生活形式
  • 简介:微博暴力植根于三个生性逻辑:在制度层面,微博带来的话语权释放未能受到权威的有效限制导致了权力的僭越;在行为层面,主体独立性受到削弱甚至迷失在微博空间;在环境层面,私人空间公共化和公共空间私人化两种趋势共同催化了暴力行为。从过程上看,微博暴力大致经历了群体极化导致集体非理性、暴力行为出现在网络与现实空间以及公共议题迅速转移和集体责任逃避三个阶段。关于微博暴力的伦理矫治应当处理好自律与他律、自由与责任、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尤其突出主体的自律。

  • 标签: 微博暴力 权力僭越 主体迷失 群体极化 自律
  • 简介: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生成性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的生逻辑,其对于当下道德治理具有深远的现实观照意义。当下,以"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为主要表征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需要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为指导,构建科学而有效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首先,秉持"道德批判当先"的理念,是合理构建当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坚持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自觉契合,是构建当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的现实诉求。

  • 标签: 道德批判 经济批判 生成性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 内生逻辑 当代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