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痞饮临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为弘扬中医中药适宜技术在临床运用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6月间在门诊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观察组采用消痞饮治疗并临加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肠上皮化生降低率分别为66.67%和38.89%,对照组为41.67%和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应用消痞饮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减轻肠上皮化生亦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消痞饮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医中药 临床疗效
  • 简介:方一复明丸组成羊肝一俱,菟丝子、车前子、麦门冬、草决明、茯苓、五味子、枸杞、茺蔚子、葶苈子、蕤仁(去壳)、地肤子(去壳)、泽泻、黄芩、炒杏仁(去皮尖)、细辛、肉桂心、青葙子、当归、白芍、白术、银柴胡、丹皮、栀子、甘草、夜明砂、丹参各60克,熟地黄90克。功效滋阴养血、解郁明目。

  • 标签: 视神经萎缩 滋阴养血 菟丝子 车前子 麦门冬 草决明
  • 简介:摘要颈椎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创伤,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颈脊髓损伤是颈椎骨折的严重并发,颈脊髓损伤后一旦合并截瘫可终身致残,使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能力,还会继发其它并发,如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消化系统紊乱等,如不加强治疗或护理可危及病人生命,再加上胫腓骨骨折,护理较为繁重。我院成功救治了一例胫腓骨骨折颈4、6骨折颈脊髓损伤高位截瘫病人,术后并发的预防及护理效果较好。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颈脊髓损伤 高位截瘫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7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6例/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发生率为11.11%较对照组的33.33%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为(1.06±0.81)分较对照组的(3.61±0.78)分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降低并发发生率起到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胫腓骨骨折 术后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带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9例新鲜骨折患者病例,其中女13例,男16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21例;年龄均为19-38岁的青壮年。结果通过带锁髓内针的治疗,根据Joher-Wruh的评分标准进行疗效的最终评定优19例,良10例。结论带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值得继续推广。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带锁髓内针 治疗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头颅CT的线性测量探讨脑萎缩与脑出血后遗的相关性以及对临床诊断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对脑萎缩的认识。方法2017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的全部头颅CT检查患者中随机抽取100名脑出血后遗患者,均采用常规头颅CT扫描方法并进行线性测量。结果通过检查发现100名脑出血后遗患者中同时合并脑萎缩的共计72例,占总比为72%,无脑萎缩的共计28例,占总比为28%。在72例脑萎缩患者当中轻度脑萎缩患者为35例,中度脑萎缩患者为21例,重度脑萎缩患者为16例;硬膜外出血17人为脑萎缩患者;硬膜下出血9人为脑萎缩患者;脑室内出血9人为脑萎缩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21人为脑萎缩患者;额叶出血4人为脑萎缩患者;小脑出血6人为脑萎缩患者;枕叶出血3人为脑萎缩患者;颞叶出血3人为脑萎缩患者;结论脑萎缩与脑出血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头颅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脑萎缩,为临床的早期诊疗及其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脑萎缩 影像表现及测量 脑出血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评价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的防治体会。方法胫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48例,对开放性骨折先行彻底清创,显露骨折端,将粉碎劈裂的骨折用拉力螺钉或钢丝克氏针行有限内固定,选择合适位置进钉,复位上外固定架固定闭合创面。结果随访8月-2年,38例达到解剖复位,其它达到功能复位。骨钉松动4例,针道炎性病3例,创面感染2例。结论外固定架固定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对骨折处血运破坏小,抗感染能力强,是治疗胫腓骨多段粉碎骨折首选方法之一,术后积极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保证手术成功,更能有效防治外固定架术后并发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组,常规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FMA、ADL、GQOLI-74评分高于常规组,VAS评分、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式可有效减轻胫腓骨骨折患者疼痛,降低并发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方式 胫腓骨骨折患者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观察综合护理方案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并发的影响。综合护理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焦虑和抑郁,减少术后并发发生,提高术后康复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胫腓骨骨折 术后康复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组,常规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FMA、ADL、GQOLI-74评分高于常规组,VAS评分、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式可有效减轻胫腓骨骨折患者疼痛,降低并发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方式 胫腓骨骨折患者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大鼠骨骼肌中PTEN/Akt/FoxO1信号通路变化及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该通路的影响,探讨该通路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诱发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及NMES治疗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刺激组及电刺激组,每组8只大鼠。将模型组、假刺激组及电刺激组大鼠置于常压低氧高二氧化碳实验舱内,维持舱内O2浓度为9%~11%,CO2浓度为5.5%~6.5%,对照组大鼠则置于对照舱内吸入常压空气,其他条件相同,每天造模8 h,每周造模7 d,持续4周。于第3,4周每日舱内造模结束后,将电刺激组大鼠固定后予以30 min、100 Hz电刺激双后肢治疗,假刺激组大鼠仅固定30 min,未给予电刺激干预。于造模4周后取各组大鼠腓肠肌组织,经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并计算各组大鼠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腓肠肌中PTEN、p-Akt、Akt及FoxO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减小(P<0.05),Akt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TEN和FoxO1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刺激组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增大(P<0.05),Akt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PTEN和FoxO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NMES能通过调节PTEN/Akt/FoxO1信号通路诱导骨骼肌肌纤维蛋白合成,从而改善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大鼠骨骼肌萎缩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大鼠 骨骼肌 萎缩 低氧高二氧化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二〇二一年八月至二〇二二年九月收治的七十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包括HT组及QZ组,两组均三十五例,前者采用常规运动治疗,后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能力(BI、FIM评分)。结果:QZ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HT组(P<0.05);治疗后QZ组患者BI、FIM评分均高于HT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实施强制性运动疗法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40例进行全方位术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经过全方位术后护理,40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没有出现不良症状。结论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锻炼,对患者的康复作用非常明显。

  • 标签: 胫腓骨 骨折 护理
  • 简介:腓骨骨折在骨科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多由车祸、重物砸伤、扭伤等引起,且并发多,临床上要严密观察,细心护理,减少并发,并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护理体会 功能锻炼 并发症 常见病 多发病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方案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并发的影响探究。方法:研究设立,选择我院就诊且住院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资料82例,选择观察时间点2022年05月~2023年12月,对照法:就诊先后顺序等量对照,对照组资料取41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资料取41例,选择综合护理方案。对照不同护理管理的成效。结果:疼痛评分分析,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案,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完善对于并发的预防。

  • 标签: 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 综合护理方案 康复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胫腓骨双骨折采用腓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胫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48例胫腓骨双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2.27±12.46)岁,其中左侧19例,右侧29例。采用腓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胫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等,术后第1天、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复查X-ray,观察骨折对位对线情况及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手术时间(102.32±20.75)min,术中出血量(200.17±60.15)ml,住院时间(9.86±4.58)天。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3个月,平均(15.49±3.88)个月。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骨髓炎、骨不连、畸形愈合、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等情况发生。Johner-Wruhs评价结果优34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1.7%。结论腓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胫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操作容易,创伤小,手术疗效好,并发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