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对视力、屈光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于本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翼状胬肉切除,观察组患者应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前后视力水平、屈光度及病情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效果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力水平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屈光度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可改善患者视力、屈光状态。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视力 屈光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翼状胬肉患者中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切除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医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40例。此次研究患者均翼状胬肉切除治疗,研究甲组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总结临床情况、视力、散光程度、结膜充血情况、复发情况、痊愈情况。结果甲组的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视力、散光程度均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结膜充血率、复发率、痊愈率均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患者中,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切除的痊愈率高、复发率低、结膜充血率低、散光程度小、不适症状持续时间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住院天数短,并明显改善视力情况。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翼状胬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78眼翼状胬肉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38眼和研究组31例40眼,对照组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术前两组的视力水平及散光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视力水平更高,散光程度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能有效的提高翼状胬肉患者的视力,降低散光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散光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到2018年9月在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共计94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7,翼状胬肉切除)与联合组(n=47,对照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患者使用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可在临床积极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妍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年2期
  • 机构:解放军第二〇五医院烧伤整形科
  • 简介:摘要:带蒂移植的皮肤称为皮瓣。皮瓣是指包括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层等所组成的组织块。在皮瓣形成与转移过程中,都需要有一个或两个蒂部相连接。此相连的部位称为蒂,皮瓣的血运与营养在早期完全依赖此蒂供应,故名带蒂移植。被移植的部分称为瓣,故亦称皮瓣移植。皮瓣内包含着足以供应整个皮瓣血运的动脉及其回流静脉,以保证在移植时不致因血运障碍而发生坏死。待皮瓣移植后 3周左右,可从受区获得血运,在 逐渐建立新的血液循环系统后,即可将蒂切断,结束皮瓣的移植过程。有时,根据缺损部位的具体情况,可在缺损紧邻的部位设计皮瓣,这时仅需一次手术就可以达到修复目的。本文探讨皮瓣移植的围期护理。

  • 标签: 皮瓣移植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门诊70例76只眼翼状胬肉患者采用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结果术后植片一期愈合70例,无植片坏死脱落,无肉芽增生及睑球粘连发生,随访半年-2年,复发3例,复发率约3.9%。结论采用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供体方便,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翼状胬肉 显微镜 自体结膜瓣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点/线间距、不同激光能量的飞秒激光蘑菇状穿透性环切角膜对环切口光滑度及内皮细胞的影响,并与普通穿透性环切进行比较。方法根据点/线间距及爆破能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猪眼角膜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8只,其中A、B、C、D和E组点/线间距分别为4/4、4/4、8/8、8/8和4/2 μm,爆破能量分别为1.5、2.0、1.5、2.0和2.0 μJ;F组为负压环钻进行穿透性环切。使用200 kHz的飞秒激光在猪角膜上制作相应的蘑菇状穿透切口,并与环钻环切组进行比较。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估各组环切口光滑度。采用飞秒激光对4片人角膜进行蘑菇状穿透性环切,参数为点/线间距4/2 μm,爆破能量为1.5 μJ,作为实验组;3片采用负压环钻进行穿透性环切,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飞秒激光蘑菇状穿透性环切口完成率均为100%。光学显微镜下可见,A组和E组环切口剖面最光滑,激光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E组环切口表面最光滑。光学显微镜下各组猪角膜环切口表面光滑度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75,P<0.01),其中A组切口光滑度较B组高,C组切口光滑度评分较D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激光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各组猪角膜环切口表面光滑度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33,P<0.01),其中A组切口光滑度评分较B组高,C组切口光滑度评分较D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规则,连接紧密,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欠规则,连接疏松。实验组平均内皮细胞丢失率为(2.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9,P<0.05)。结论飞秒激光可制作完美蘑菇状穿透环切口,环切口光滑度明显优于环钻切割。飞秒激光环切对角膜内皮损失更小。

  • 标签: 飞秒激光 蘑菇状穿透性环切 环切口质量 内皮细胞丢失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羊膜移植与结膜瓣遮盖角膜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情况。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收治的角膜溃疡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被分为观察组(羊膜移植组)40例和对照组(结膜瓣遮盖组)40例。结果观察组角膜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整体效率明显是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羊膜移植可以控制炎性细胞因子,促进角膜溃疡细胞衰亡,体现出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本院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羊膜移植 结膜瓣遮盖 角膜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在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96只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对A组42例42只眼切除胬肉后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的治疗,B组54例54只眼切除胬肉后单纯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1.5年。观察两组患者的自觉症状,植片及角膜创面愈合情况,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复发率A组为7.14%,B组为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创面愈合时间A组(4.19±0.23)天,B组(4.21±0.16)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片存活时间A组(3.26±0.17)天,B组(3.54±0.1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觉症状轻微,两组干细胞植片均存活良好,无角膜上皮缺失,糜烂,角膜变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与单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相比能明显降低复发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未见明显并发症。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丝裂霉素C 复发性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盲复明的主要方法,分为治疗性角膜移植手术和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的关键在于制备规则的供体角膜材料和植床、良好的缝合技术以减少源性角膜散光等。传统环钻辅助角膜移植手术主要使用环钻制备角膜植片和植床,精细度不足,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原因。相比传统环钻辅助角膜移植手术,飞秒激光辅助角膜移植手术(FLAK)制备角膜植片和植床更加精细,从而可获得更好的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效果。FLAK涉及到屈光手术医师与角膜移植手术医师协作,具有不同于传统环钻辅助角膜移植手术的特殊手术程序。为推动我国临床规范开展FLAK,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汇集国内外研究结果,结合相关专家的临床经验,经过充分讨论,针对FLAK的适应证、手术设计和步骤、并发症处理及围手术期用药等提出共识性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激光,飞秒 角膜移植 诊疗准则(主题) 多数赞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效果。方法将胬肉397眼切除的基础上行自体角膜移植,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本组病例随诊6~48个月,4例复发,其中1例原为复发性胬肉。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利于重建角膜屏障功能,利用该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角膜干细胞移植 治疗 翼状胬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角膜移植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考组两组,其中实验组包含7例患者,参考组包含6例患者。参考组患者按照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参考组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连续性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可知,实验组32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情况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P<0.05)。结论相对于照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而言,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连续性护理干预则更能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各种的支持,因此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连续性护理干预 连续性护理干预 术后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联合羊膜或角膜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47例翼状胬肉患者分为两组,A组41例42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B组106例113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配合精心护理。结果术后随访0.5—3年,A组4例复发,B组无复发。结论通过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或角膜干细胞移植,并配合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角膜干细胞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羊膜和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临床效果,以期为眼表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 60例在我院 眼科角膜组进行治疗的眼表损伤患者,治疗时间在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之间,随机均分为 30例接受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的对照组和 30例接受羊膜和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实验组,对比两组角膜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眼表上皮的恢复时间以及视力的恢复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治疗结束后,根据统计数据,实验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理想,

  • 标签: 羊膜和角膜干细胞移植 眼表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方法将门诊收治59例60只眼初发性翼状胬肉随机分为两组,根据翼状胬肉临床形态学分级,A组29例,30只眼,中间型翼状胬肉20只眼,肥大型翼状胬肉10只眼,采用显微镜下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切除翼状胬肉,B组30例30只眼,中间型翼状胬肉22只眼,肥大型翼状胬肉8只眼,采用显微镜下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观察12-18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A组29只眼,获得根治性治愈,一只眼真性翼状胬肉复发,占3.33%。B组30只眼,其中8只眼真性翼状胬肉复发,占26.7%,5只眼有纤维血管增生,占16.7%。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初发生翼状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