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骨科手术后患者中选取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创伤骨科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创伤骨科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指数少于常规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中,采用针对式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减缓患者疼痛以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创伤骨科 围术期 疼痛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主要分析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对其实施疼痛质量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评价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结果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骨科术后患者护理中,采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该护理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躯体疼痛情况,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 护理干预 骨科术后患者
  • 作者: 王建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渠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达州635208)【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86-01随着国家二胎政策放开,我国新生儿的出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关于分娩是方式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产妇由于身体、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都会选择剖宫产的女性越来越多,剖宫产手术的实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剖宫产术是产科中比较常见的手术。剖宫产后由于女性生产后身体以及生理的变化,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剖宫产女性进行优质的术后护理是提高女性生活质量的关键,还能够缓解疼痛,同时对剖宫产女性进行护理还能够加快产后恢复速度,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剖宫产术后疼痛原因,为大家讲解一下剖宫产女性术后的护理。1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原因剖宫产后疼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疼痛属于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反应以及生理反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身体受到伤害所引起的疼痛,另一种是身体对伤害性刺激的一种反应,这种疼痛其实包含内心的感情色彩。疼痛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疼痛,疼痛可以是一种主观现象。目前随着人们对医疗技术需求的增加,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术后通过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疼痛,同时是患者能够有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减少疼痛,能够有效促进乳汁分泌,因此在剖宫产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剖宫产术后为什么会疼痛呢?(1)伤口剖宫产后由于刀口的原因会使产妇出现疼痛,这种疼痛是一种组织损伤,刺激神经系统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会刺激传到给身体的敏感组织结构,然后疼痛就会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剖宫产时会注射麻醉剂,因此手术时不会感觉到疼痛。但是麻醉药效过去后,疼痛就会逐渐开始,并且疼痛会越来越严重。通常情况下,这种疼痛会持续到手术后24小时。(2)子宫收缩痛在剖宫产后,产妇需要通过注射缩宫素来帮助子宫收缩。子宫收缩的疼痛与分娩时子宫阵痛是一样的,都属于间歇性收缩性疼痛的一种,这种疼痛会持续三天左右。(三)乳房胀痛目前都提倡母乳喂养,因此在分娩后要尽早让婴儿吸吮,但是婴儿的吸引能力比较强,很多时候会给母亲的乳头带来一定损伤,此时产妇就会感觉到乳头疼痛。除此之外,如果产后喂养不正确,很容易引发乳腺炎,此时就会引发乳房胀痛。(四)心理因素每个人对疼痛的感觉不同,因此也存在很大差异。每个人感受同等程度的伤害刺激敏感程度不同,因此感受到的疼痛也不一样。一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产妇感受疼痛感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疼痛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该项护理模式对肿瘤科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在我院肿瘤科受癌性疼痛影响的80例患者。本次研究分为传统护理及疼痛护理两个组别,并且每组人数相同并进行对比。结果 疼痛护理组实施护理后患者疼痛感、生活质量、知识的认知率更优于传统护理组,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护理模式结合疼痛护理对缓解癌性疼痛患者疼痛感作用非常明显,使患者准确掌握疼痛知识的同时,确保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肿瘤科 科癌性疼痛 疼痛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肿瘤病房癌性疼痛患者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调查。方法:选择2019年1月~ 2020年1月我院76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选择38例,定为a组,其余38例定为b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哺乳期后b组患者NRS值明显低于a组(p < 0.05)。b组癌性疼痛知识知晓率和SF-36评分明显高于a组(p < 0.05)。结论:肿瘤学中对癌性疼痛患者实施疼痛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癌性疼痛知识的认识,促进缓解推荐在临床上流行的疼痛程度。

  • 标签: 肿瘤科 癌性疼痛患者 疼痛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教育护理干预对肿瘤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肿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3例。结果: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效能比较:护理前,干预组与常规组自我护理效能评分分别为(20.11±2.81)分、(20.05±2.84)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与常规组自我护理效能评分分别为(30.26±4.19)分、(24.354.62)分,干预组自我护理效能评分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34,P<0.05)。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常规组:无痛1例、轻度8例、中度15例,重度9例;干预组:无痛5例、轻度16例、中度8例,重度4例。干预组中度及重度疼痛例数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肿瘤手术患者中应用疼痛教育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效能,减轻其术后疼痛感,促进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疼痛教育护理 肿瘤术后患者 疼痛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疼痛科病房中运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病例筛选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医院疼痛科病房接收的患者60例,将纳入的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详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各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减轻,发生的并发症较少(P<0.05)。结论:对疼痛科病房中及时开展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增强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从而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肿瘤患者的术后疼痛采取疼痛教育的护理干预方式,并探究其所具有的影响。方法:将医院在2019年-2020年间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开展的对象,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的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采取疼痛教育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效能以及患者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患者所有的评分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疼痛教育 护理干预 患者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疼痛干预对眼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眼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眼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疼痛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在术后3天内对疼痛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术前干预 眼科 疼痛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混合痔者64例纳入研究,所分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32例观察组疼痛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术后6、24、72h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混合痔 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采取疼痛教育的效果。方法:加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骨折患者。上述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实验组(38例,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对比,可见实验组较低(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可见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施行疼痛教育具有凸显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此种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疼痛教育 骨折患者 术后疼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疼痛护理干预对疼痛科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疼痛科患者100例,这些患者接受随机分组后在治疗期间分别配合疼痛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后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疼痛护理干预 疼痛科 预后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对脊柱肿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48例脊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的方式,观察2组患者在术后的应激反应和疼痛对比。结果:对2组患者的应激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前1小时、肿瘤切除时的心率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2组患者手术后疼痛评分对比,研究组在手术后6~48小时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疼痛护理的方式针对脊柱肿瘤患者在术后进行护理,患者的应激反应普遍较低,改善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因素,为患者建立了治疗信心,减轻了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疼痛护理 脊柱肿瘤患者 术后应激反应 疼痛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疼痛护理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普外科的30例患者分析,患者在2018年1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单双号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情绪状态。结果:观察组术后1d、2d和3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分别是(3.54±1.62)分、(2.32±1.09)分、(1.28±0.27)分,其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为(7.49±1.72)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为(15.63±3.28)分、(14.09±4.23)分,P<0.05。结论:疼痛护理可以减轻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并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值得使用。

  • 标签: 疼痛护理 普外科 术后疼痛 术后康复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年10月~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将76例纳入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把患者分2组护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38例患者应用疼痛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展开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估。结果: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相比之下,显著观察组患者更优,(P<0.05)。结论:对于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临床应用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最佳,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干预 乳腺肿瘤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普外科手术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74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37例,常规干预纳入到对照组之中,疼痛护理干预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护理前后相关评分、术后疼痛感评分实施对比。结果:(1)护理前相关评分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普外科手术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睡眠质量评分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手术2h后疼痛感评分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普外科手术6h、12h、24h后疼痛感评分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行疼痛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患者疼痛感得以有效降低。

  • 标签: 普外科 疼痛护理干预 疼痛感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骨折患者,对术后疼痛状况开展疼痛教育护理模式,就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骨折患者。上述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采取随机均等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对比,可见观察组较低(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可见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施行疼痛教育具有凸显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此种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疼痛教育 骨折患者 术后疼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术后疼痛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肿瘤 疼痛护理 术后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癌性疼痛是所有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都容易出现的一种不良反应,而在开展患者的护理工作时,针对患者的癌性疼痛加以管理,有助于使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本次研究分析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对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产生的护理效果。方法:试验在开展时,研究人员统计并调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间资料库内资料完整并且耐受性良好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将66名存在癌性疼痛的肿瘤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分组方式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开展对照实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时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由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护理,研究人员常规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各组间数据结果中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进行对比显著存在(P<0.05)。结论: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在针对肿瘤患者存在癌性疼痛的临床症状,开展护理时,选择中医特色护理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干预,能够使患者的个体状况得到改善,消除患者的疼痛感,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肿瘤状况 心理状态 肿瘤护理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