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绞股蓝ⅩⅦ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抗脑缺血/再灌注(I/R)的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及25、50和100 mg/kg绞股蓝ⅩⅦ组,每组8只。绞股蓝ⅩⅦ组分别给予绞股蓝ⅩⅦ 25、50、100 mg/kg灌胃(灌胃量0.01 mL/g),连续给药14 d;其余两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然后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脑I/R模型;假手术组大鼠采用相同方法手术,但不产生实质性栓塞。再灌注后24 h,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集大鼠腹主动脉全血检测血清活性氧(ROS)、血红素加氧酶-1(HO-1)、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醌NADH氧化还原酶1(NQO1)、丙二醛(MDA)水平;随后取完整大脑组织并分离大脑皮质脑梗死周围半暗带组织,观察大鼠脑组织大体情况及脑梗死体积,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脑缺血半暗带组织Nrf2和Keap1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缺血半暗带组织Nrf2和Keap1的蛋白表达。结果再灌注后24 h,与假手术组比较,I/R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脑组织梗死体积明显增大,血清NQO1、SOD和γ-GCS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MDA、HO-1和ROS水平均明显升高,脑缺血半暗带组织Nrf2和Keap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与I/R模型组比较,50 mg/kg与100 mg/kg绞股蓝ⅩⅦ能明显降低脑I/R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1.50±0.53、1.37±0.52比2.75±0.46),缩小脑组织梗死体积〔(19.8±5.1)%、(21.4±6.4)%比(42.3±5.8)%〕,明显提高血清NQO1、SOD、HO-1和γ-GCS水平〔NQO1(ng/L):186.05±10.38、220.75±16.22比131.36±5.95,SOD(kU/L):63.23±5.30、72.70±8.62比36.75±6.55,HO-1(ng/L):60.57±7.93、60.35±4.72比42.72±4.95,γ-GCS(kU/L):8.81±0.53、8.72±0.69比6.80±0.56〕,明显降低血清MDA和ROS水平〔MDA(μmol/L):5.94±0.66、5.61±0.53比10.88±1.34,ROS(kU/L):69.11±4.23、67.12±4.52比104.43±7.54〕,同时可明显提高脑缺血半暗带组织Nrf2和Keap1的mRNA及蛋白表达〔Nrf2 mRNA(2-△△Ct):1.90±0.13、2.13±0.18比1.48±0.11,Keap1 mRNA(2-△△Ct):1.78±0.11、1.85±0.10比1.43±0.10,Nrf2/β-actin:0.73±0.04、0.79±0.03比0.60±0.03,Keap1/β-actin:0.71±0.01、0.76±0.03比0.61±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 mg/kg绞股蓝ⅩⅦ无明显作用。结论绞股蓝ⅩⅦ (50 mg/kg和100 mg/kg)可能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调节NQO1、SOD、HO-1、γ-GCS、ROS及MDA起到抗脑I/R损伤的作用。

  • 标签: 绞股蓝皂苷ⅩⅦ 脑缺血/再灌注 Nrf2/ARE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滴注β-七叶钠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对48例静脉输注β-七叶钠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保护性静脉穿刺、热敷、输入加温液体、2%山莨菪碱湿敷等护理措施。结果48例患者中,14例未出现静脉炎;30例患者用药3-5天后出现较轻的静脉炎,经热敷后平均3天红肿消退;4例患者用药3-7天后静脉炎较重,经给予综合治疗护理后,5-7天症状缓解。结论护士在临床应用β-七叶钠时,只要加强责任心,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就可避免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

  • 标签: &beta -七叶皂苷钠 静脉炎 预防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龙牙楤木根皮总对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研究龙牙楤木根皮总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肝作用。结果龙牙楤木根皮总能明显降低GPT、GOT酶活力,保护肝脏作用显著,其效果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论龙牙楤木根皮总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根皮 总皂苷 鼠肝 小鼠 急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 简介:目的:探究与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三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90例,给予阿司匹林+三七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90例,仅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变。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1%,对照组为52.22%,治疗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较治疗前MBI评分均明显提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SE、S100B、MBP、UFAP及H-FA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较治疗血清NSE、S100B、MBP、UFAP及H-FABP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三七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三七皂苷 脑梗死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薯蓣(Dioscin,Dio)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RKO和Caco-2,MTT和集落克隆实验分析Dio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Dio干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Dio干预后细胞凋亡执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io呈剂量依赖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RKO和Caco-2的生长,IC50剂量干预细胞显著减少克隆数;IC50剂量的Dio干预24h,SW620和RKO细胞凋亡率分别由8.3%±4.2%、10.7%±6.4%上升至62.6%±6.3%和53.2%±7.5%,凋亡执行蛋白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表达显著上调。结论Dio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效应,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薯蓣皂苷 结直肠癌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参Rh2抗心肌缺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on),异丙肾上腺素组(Iso),人参Rh2(10、20、40mg/kg)组。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20mg/kg)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末次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h后水合氯醛麻醉大鼠,取血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TnT)含量、肌酸激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取大鼠左心室制备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与Con组相比,Iso组血清TnT含量、CK-MB活力、LDH活力明显增高。与Iso组比较,人参Rh2(10、20、40mg/kg)可显著降低血清TnT含量、CK-MB活力、LDH活力;与Con组比较,Iso组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增高,而SOD活性、GSH-Px活性及T-AOC降低;与Iso组相比,人参Rh2(10、20、40mg/kg)能够显著降低心肌组织MDA含量,同时提高SOD活性、GSH-Px活性及T-AOC。结论人参Rh2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有关。

  • 标签: 人参皂苷Rh2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缺血 抗氧化
  • 简介:目的:研究人参M1酯化产物的结构。方法:用月桂酸、二亚胺与M1进行酯化反应,采用柱硅胶层析法分离纯化,利用IR,UPLC/QTOFMS和NMR(1D和2DNMR)等现代波谱技术手段鉴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三种化合物,其中它们的结构分别为M1结构中葡萄糖单元3-OH,4-OH,6-OH位引入酯基。结论:在M1中葡萄糖单元上发生酰化反应,合成出三种新的M1衍生物。

  • 标签: 人参皂苷代谢物M1 酯化产物 合成 NM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一七叶钠治疗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01~2011-12收治的46例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β一七叶钠加基础治疗),对照组24例(糖皮质激素联合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多种维生素、调控血糖、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等治疗,并对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主观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及治疗组患者经2~4周治疗后,面神经功能主观评分均下降,而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一七叶钠可以治疗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同时避免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不良反应。

  • 标签: &beta 一七叶皂苷钠 血糖异常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目的利用薄层扫描法分别对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及绵萆薜药材进行薯蓣元的含量测定。方法分别取粉苹薜、绵萆薜各3批经提取后点样,以氯仿:丙酮(9.7:0.3)为展开剂,采用薄层扫描法,检测波长λs=480nm,λR=700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16%和99.64%,RSD为1.42和2.10%,稳定实验RSD=2.26%。结论本方法方便、简单、准确,可用于该品种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薄层扫描法 薯蓣皂苷元 RSD 含量测定 检测波长 实验
  • 简介:长期酗酒可以诱导脂肪肝的形成,本文旨在研究三七总对慢性酒精诱导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含有酒精的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混合200mg/kg/BW的三七总的酒精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和对照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连续饲喂8周,结果显示三七总能够明显地抑制慢性酒精所导致的肝脂质堆积;同时,三七总可以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血浆ALT和AST酶活力,以及肝组织TNF-a和IL-6水平。三七总不仅通过下调磷酸化HSL而抑制白色脂肪组织脂解,而且可以抑制肝摄取脂肪酸的关键CD36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三七总可以通过改善白色脂肪组织的脂质代谢紊乱和降低炎症因子的产生,发挥对慢性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酒精性脂肪肝 三七总皂苷 脂肪分解 炎症
  • 简介: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法(HPLC—ELSD)同时测定中药酸枣仁中6种主要黄酮及类成分的含量,以全面、科学评价酸枣仁药材的质量。方法:色谱分析采用CLC—ODSC18分析柱,0.1%的醋酸(A)和乙腈f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ELSD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105℃,载气流速为2.9L·min^-1。结果:3个黄酮(异牡荆酰基葡萄糖苷、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和3个(酸枣仁A、酸枣仁B、酸枣仁D)在标准曲线范围内均有较好的线性(r^2〉0.999),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灵敏度和重复性;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同时测定了25批酸枣仁药材中3个黄酮和3个的含量。结论:新建立的HPLC,ELSD方法简单、快速、可靠,适用于酸枣仁药材及其制利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酸枣仁 黄酮及皂苷类 HPLC-ELSD法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钠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依达拉奉和七叶钠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并对两组疗效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3.3%)明显大于对照组(63.3%),且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和七叶钠治疗脑出血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依达拉奉 七叶皂苷钠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七叶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缓解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12例腰间盘突出症病人,首先采用甘露醇突击性脱水治疗1周,再使用七叶钠巩固治疗2周。结果112例经甘露醇、七叶钠治疗3周,症状缓解83例。优症状完全缓解45例;良活动后略感觉下肢麻木、疼痛,休息后缓解38例;优、良率74%。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早期采取甘露醇、七叶钠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无效者再改手术等其他治疗。

  • 标签: 甘露醇 七叶皂苷钠 腰椎间盘突出 神经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优质护理对使用β-七叶钠注射液患者预防静脉炎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自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需注射β-七叶钠注射液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每组患者例数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方法。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以及护理后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临床差异。结果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输注β-七叶钠注射液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概率,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beta -七叶皂苷钠注射液 静脉炎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复方七叶钠凝胶在小儿静脉输液外渗早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小儿输液外渗(非化疗药物外渗)的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外敷,试验组采用复方七叶钠凝胶外敷,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红肿疼痛消退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七叶钠凝胶外涂在小儿静脉输液外渗效果更好。

  • 标签: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 静脉输液 外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叶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的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5例,按照随机次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施治,观察组则采用七叶钠联合甘露醇施治,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血肿量均更低,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采用七叶钠联合甘露醇治疗的临床疗效颇为显著,能促进患者机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

  • 标签: 脑出血 七叶皂苷钠 甘露醇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的效果。方法60例化疗药物外渗的患者按化疗药物外渗的顺序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局部封闭+复方七叶钠和局部封闭+50%硫酸镁湿敷各30例,对其更换次数、显效时间及痊愈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显效时间、痊愈时间、更换次数上各年龄段进行t检验,各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七叶钠治疗药物外渗所致的水肿、止痛及血管软化效果明显优于50%硫酸镁,且操作简单,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康推广.

  • 标签: 诊断和治疗物质外渗 七叶甙 封闭疗法 药物疗法 临床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