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测查影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社会学变量,验证新生训练的有效性。方法:在某武警院校2013级新生入学时随机抽取221名学员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和应对方式问卷(SCSQ)的测评,待新生训练结束后,再测一次SCL - 90。结果:生源类型、应对方式与SCL一90的某些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如强迫(r=0.26,0.16)抑郁(r = 0. 23 , 0. 16)和精神病性(r = 0. 21, 0. 14)等。新训措施对躯体化(t=4.77,P

  • 标签: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应对方式 军校生 新生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denosumab治疗前后组织学形态与分子表型的改变。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10例经denosumab治疗的骨巨细胞瘤病例,行光镜观察。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进行H3.3、RANK、RANKL的表达检测,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H3F3A基因的突变类型。结果10例患者包括女性6例,男性4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发病部位在骶骨有5例,在股骨、桡骨、胫骨、肩胛骨及髌骨各有1例。术前使用denosumab治疗3~6个月。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5、6、11、14个月复发,其余术后经随访4~24个月未见复发。denosumab治疗后骨巨细胞瘤表现为巨细胞消失伴显著的新骨形成。治疗后复发病例表现为经典巨细胞瘤结构的复现并伴有denosumab治疗后的成骨形态。免疫组织化学H3.3染色10例均显示治疗前后一致性的瘤细胞核表达,RANK表达于多核巨细胞与单核细胞,RANKL表达于肿瘤细胞。Sanger测序显示所有病例均存在H3F3A G34W突变。结论通过对denosumab治疗前后骨巨细胞瘤组织形态及RANK、RANKL、H3.3免疫表型辅助分析,显示骨巨细胞瘤的细胞组成,并能对denosumab的治疗机制进行深入理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60岁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调强放疗(IMRT)前后的心理痛苦情况。方法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对85例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IMRT前、后心理痛苦程度和痛苦问题前瞻性调查。IMRT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全组中位年龄为66岁(60~85岁)。调查显示IMRT前、后有73%、87%患者出现心理痛苦(P<0.001),显著痛苦分别为6%、35%(P<0.001)。IMRT前主要痛苦问题(>10%发生率)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担忧、口腔疼痛、经济问题、紧张、睡眠问题和鼻腔干燥,IMRT后显著增加的痛苦问题为口腔疼痛、便秘、进食、恶心和鼻腔干燥。性别(OR=5.520,95%CI为1.437~21.212,P=0.013),疗前PG-SGA评分(OR=1.220,95%CI为1.048~1.421,P=0.010)和是否有医疗保险(OR=0.230,95%CI为0.053~0.995,P=0.049)是IMRT前显著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职业(OR=2.286,95%CI为1.291~4.050,P=0.005)和是否拥有医疗保险(OR=0.089,95%CI为0.029~0.276,P<0.001)是IMRT后显著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结论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IMRT前痛苦发生率高,IMRT后痛苦加重,主要为治疗相关的痛苦问题。

  • 标签: 心理痛苦温度计 痛苦 老年患者 头颈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疗护理在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前后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12月到2021年1月,选择39例护理人员,分析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纠纷率、差错率、投诉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SOP实施前对比,SOP实施后纠纷率、差错率、投诉率降低(P<0.05),护理质量提高(P<0.05),护理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静疗护理在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后的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纠纷率、差错率、投诉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护理SOP 静疗护理 静脉治疗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实施前后路内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胸腰段脊柱结核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分组方法是奇偶法,对患者分成后路组与前路组,一组归入20例。前路组应用前路内固定手术、后路组应用后路内固定手术,分析两组方案的临床指标、临床效果情况。结果:(1)后路组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经由手术后,与前路组的患者手术后进行对比,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后凸角度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2)后路组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经由手术后(95.00%),与前路组的患者手术后进行对比(90.00%),其临床效果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行前后路内固定手术均可取得显著效果,对患者产生的手术创伤无明显差异,故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入路形式。

  • 标签: 胸腰段脊柱结核 前路内固定手术 后路内固定手术
  • 简介:摘要: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头颈部肿瘤所占的比例能够达到30%左右,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有3种,分别是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由于头颈部解剖部位深,结构复杂,病理类型中也以低分化磷癌最为常见,恶性程度较高,对于临近结构很容易侵犯,而且很容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通过这些特点可以了解到最为首选的治疗手段就是放疗。虽然放疗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但是通过放射线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患者的生理心理也承受了巨大的负担,特别是放射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更是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庭陷入焦虑,这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对于疾病的治疗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放疗前后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调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 标签: 头颈部 心理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按照不同治疗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比较对照组(实施常规止血治疗)和实验组(实施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的各项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止血用时、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以及住院用时4项治疗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采取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工作。

  • 标签: 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 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手术前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将对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展开分析,按护理干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5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乳腺癌手术 护理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风偏瘫运用针灸与康复功能训练前后顺序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方法:从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接受的中风偏瘫患者中,抽取58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29例。对照组实施先康复功能训练后针灸,观察组实施先针灸后康复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风偏瘫 中医针灸 康复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通过对比2015年溧水国家气象站(以下简称“溧水站”)原站和新站平行观测资料中气温数据,统计站点探测环境变化对溧水站温度差异情况,分析影响规律。为避免平行观测资料存在偶然性,以南京国家基准气候站(以下简称“南京站”)2011年至2020年气温资料为参考,对比溧水站迁站前(2011年至2015年)、迁站后(2016年至2020年)气温变化情况,验证平行观测数据分析结果,分析气温变化原因。

  • 标签: 气温 迁站 探测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试验将从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中选取研究对象96例,使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快速组(48例)、另一组为常规组(48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方案。快速组行常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记录并探讨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可知,快速组患者整体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胃癌手术前后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在术后的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恢复,因此,应当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胃癌 手术前后 护理 理念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化护理流程在急性会厌炎患者入院前后规范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此类患者共60例,以抽取黑白色的方法将其分为黑组和白组,两组分别有30例患者。传统的护理方法应用于黑组患者,标准化护理流程则应用于白组患者。结果:白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黑组,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对急性会厌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急性会厌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川崎病患儿在个性化延续护理前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川崎病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性化延续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川崎病 个性化延续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世界卫生组织于2015年引入了气腔播的概念,作为一种新的肿瘤侵袭模式,气腔播是肺癌复发和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与诸多临床因素关系密切。本文就气腔播的定义、机制、病理及影像学特征、影响因素和对肺癌预后影响等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肺肿瘤 肿瘤侵润 肺泡 病理学 预后
  • 作者: 张娟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0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1年 第12期
  • 机构: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 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究慢性盆腔炎患者接受加味妇炎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室在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接收的5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纳入研究范畴,对其实施随机分组,26例经常规西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6例经加味妇炎穴位贴敷治疗患者为观察组,统计总有效率、复发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经治疗,患者总有效率高达25(96.1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复发率为2(7.69%),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经加味妇炎穴位贴敷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患者复发率低,应用效果好。

  • 标签: 穴位贴敷;妇炎散;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但是发生颅内播则相对较少见,若发生播往往提示预后极差。目前,关于胶质瘤发生播的机制仍然存有很多争议,但随着胶质瘤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以及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胶质瘤播机制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笔者主要就高级别胶质瘤播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以及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高级别胶质瘤 颅内播散 脑室开放 贝伐单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逍遥加减联合枣安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效果。方法:本次将对我院50例失眠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展开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采取不同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我院失眠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中,采取逍遥加减联合枣安胶囊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逍遥散加减 枣安胶囊 失眠伴焦虑抑郁状态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通过小白鼠实验观察参苓白术对正常动物、胃轻瘫模型动物和腹泻模型动物胃肠动力的研究参苓白术对其胃肠动力的影响。参苓白术能明显加快正常小白鼠胃排空液体和固体的速度,降低胃内残留量,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参苓白术散 十二指肠溃疡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1例47岁女性患者为次日行肠镜检查做肠道准备,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Ⅲ)4袋(73.59 g/袋)溶于4 L温水中分16次服用。患者2 h内服用2 L含药温水,用药后1 h内出现稀便和水样便共10余次。因腹泻严重,患者未再继续服用药物。用药后14 h患者出现神情淡漠,呼之不应,双上肢不自主活动,16 h后出现意识丧失伴四肢强直性抽搐。实验室检查示血清钠120 mmol/L,血浆渗透压258.22 mOsm。诊断:低钠性脑病。患者除聚乙二醇电解质(Ⅲ)外未服用其他药物,考虑低钠性脑病与该药有关。立即给予补钠、脱水等对症治疗。治疗1 h后,患者意识恢复;8 h后复查,血钠142 mmol/L。

  • 标签: 聚乙二醇类 低钠血症 精神障碍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实施柴胡疏肝联合多虑平治疗干预后,患者失眠特征评分和临床效果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共4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柴胡疏肝联合多虑平治疗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多虑平治疗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4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失眠特征评分和临床效果。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失眠特征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95.83%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70.83%的临床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实施柴胡疏肝联合多虑平治疗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失眠特征评分,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柴胡疏肝散 多虑平 肝郁气滞型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