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多站式仿真教学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74名急救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后,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37)、研究组(n=37)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教学方式、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多站式仿真教学,比较教学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结果 研究组较常规组的急救护理成绩更优;研究组较常规组的教学满意度更高;上述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教学开展时,借助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多站式仿真教学的方式,教学效果显著,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保证急救护理的效果,促使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显著提高,确保学生的教学效果,为急救行业提供更加专业的人才,具备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核心能力 多站式仿真教学 急救护理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何培养中职护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4级中职护理专业的两个班级学生,将两个班级分别命名为A班(64人)和B班(65人),B班实行常规教学方法,A班实行以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为目的的情景模拟教学。比较两个班级在教学前后的人际沟通能力评分。结果最终纳入统计的学生数量为129人,包括A班64人,B班65人。两个班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在课程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课程干预后,所有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均提高,且A班的人际沟通能力显著优于B班,P<0.05。结论护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非常重要,采用情景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 标签: 中职护理学生 人际沟通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心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开展基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学模式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间心内科接收的40名护理专业学生(下文简称护生)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教学,观察组基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学模式教学;对比教学方式差异下两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教学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基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学模式 心内科 护理临床教学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中医骨伤科学》课程实训教学中,探索建立以案例引入、PBL导入、演示教学、操作考核、问题研讨与感悟分享、量化考核与结果评价等为主要模块构建基于临床能力培养导向的实训教学模式。通过实训教学模式的重构,实现实训教学内容、过程、效果评价的教学改革,从而丰富实训教学手段,拓展学生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提升实训教学质量。通过在两个年级开展基于临床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中医骨伤科学》实训教学新模式,结果表明教师教学时效更高,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教师教学热情高涨,学生学习兴趣更浓;教师引导针对性更突出,学生临床学习动机更明确。

  • 标签: 临床能力 中医骨伤科学 实训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在各项工作开展前,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时间段内,对医学生共计78例予以选取,随机做分组处理,对照组在此过程中,对所纳入的39例运用常规教学,观察组在此过程中,对所纳入的39例运用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教学,就各项措施开展前后,两组所呈现出的教学效果、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成绩展开细致观测,并对比。结果: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教学成绩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培养思维能力教学方式,可显著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且教学成绩和教学效果有所升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临床思维能力 医学生 教学效果 考核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护理礼仪能力本位价值取向培养研究。方法在基护实训教学中融入护理礼仪能力本位价值取向培养。效果提升了护理专业学生在审美、自制、沟通、应变与团结协作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结论在专业课教学中探索护理礼仪能力本位价值取向培养,应发挥办学指导思想的引导作用;树立护理技能大赛的标杆作用;激发护理礼仪美育的形象效应;利用仿真训练场景的感染效应。同时应强调参与的全员性,强化培养的目的性。强化目的性。

  • 标签: 基护实训 护理礼仪 能力本位 价值取向 培养
  • 简介:目前我国护理研究生的就业方向以教学和研究为主,因此,对护理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护理教育者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我院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采取了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培养教学能力的方法,主要包括做好临床教学前的各项准备(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培训,熟悉临床教学环境,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研究生参加本、专科学生的临床学习指导工作。临床教学实践过程使研究生认识到临床教学的意义,提高了临床和教学水平,增强了人际沟通能力,并在实践中感悟教师的角色。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教学 基于能力的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我国在高中的教学工作中,越发重视对地理等副科学科的教学,在当今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不能够仅仅将教学精力放在语数英等主要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保障学生具有较为全面的基础知识,如同地理之类的高考分数占比相对较低的学科也应当得到重视。即使当今的教育方法大多是应试教育,地理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教学的水平以及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本文分析了当今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改进。

  • 标签: 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护理专业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对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有效胜任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病理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具体教学中应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当前正处于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从重组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综合性试验等四个方面,对以职业能力为指导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为实际教学提供借鉴。

  • 标签: 职业能力 护理专业 病理学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同步式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2016级 2个护理本科班随机分为实验班( 48人)和对照班( 48人),实验班 开展同步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比较两班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班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均高于对照班(P< 0.0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两班人文关怀能力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两者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Delphi法构建护理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Delphi法,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对临床护理人员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确定,观察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情况。结果: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均超过3.50;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明显较高。结论:应用Delphi法构建护理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标签: Delphi法 护理临床带教 教学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本文对美国医学教育家Carraccio CL撰写的《从教育理论到临床实践:应用德雷福斯专业发展模型解读临床技能习得》的论文进行解读与文献复习,阐述如何将德雷福斯(Dreyfus)模型中"从新手到专家"的发展规律,应用于评估临床专业能力发展过程,解释其中认知与行为特征的变化规律,并从中得到启示:我国医学教育者应遵循认知科学规律,推进胜任力导向的医学教育体系建设。

  • 标签: 德雷福斯模型 胜任力导向的医学教育 临床能力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分析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某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师与临床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其教学能力的各维度问题进行降维,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问卷信度效度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教师教学能力各维度中,教学学术能力评分最低,为(2.91±0.73)分;基础医学教师教学能力高于临床教师(β=-0.338,OR=0.713),教师教学能力与年龄、教龄、教师职业发展定位与需求、高校及临床教学基地的政策与措施等变量呈正相关关系(均OR>1,均P<0.05),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教学能力高于本科及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β=0.536,OR=1.710),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受年龄、学历、教龄、教师个人因素、高校及临床教学基地政策措施的影响。建议高校要同临床教学基地形成合力,建设一批基础和临床教师融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 标签: 教学能力 影响因素 高等医学院校 教师
  • 简介:摘要加强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是培养合格心血管内科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加强实习生岗前培训,激发实习生提升医患沟通能力的积极性;改进实习带教模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加强沟通技巧的训练,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医患沟通的经验与教训;加强管理监督,重视医患沟通技能操作考核;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医患沟通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生强化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过程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医患沟通 实习教学 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案例式立体教学法的作用。方法以实施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期间的麻醉医生作为观察组,以采用常规方法教学期间的麻醉医生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案例诊断技能(92.58±0.36)分、麻醉方式选择(94.52±0.51)分、麻醉剂量控制(98.56±1.33)分、麻醉风险预防(97.01±0.19)分、趣味性评分(96.58±1.75)分、参与度(97.88±1.88)分、学习效率(94.32±0.87)分、能力提升(91.59±1.59)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应用到麻醉医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提高麻醉医生的参与度及学习效率,对其个人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麻醉临床实践能力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 趣味性 参与度 学习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进行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对12名参加工作5年内的低年资护士进行PBL培训,比较教学前后低年资护士的基础护理能力;培训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对PBL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施PBL教学后,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能力综合考评成绩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PBL教学法满意度较高,为94.33%。结论PBL教学法能提高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能力,是一种理想的在职培训方法。

  • 标签: 教育 护理 PBL教学法 基础护理能力 在职培训
  • 简介:【 摘要 】目的: 阐述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对护生实施职业防护能力培养策略对其影响作用。 方法: 在本校 2017 级护理专业专科学生中挑选共计 102 名,按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为 52 名与 50 名。 结果: 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掌握能力(预防概念、双手清洁)更高,同时职业暴露处理表现相比常规组更优, P < 0.05 数值统计有意义。 结论 :面对传染病护理教学需介入有效教学提升护生对临床护理操作的职业防护意识,让临床工作更加高效掌握职业防护概念,给予病患更优护理服务,实际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传染病 护理教学 职业防护 护生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式教学方法提高新入职护士护患沟通的能力。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新入职的60名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30名通过常规培训,观察组30名采用情景式教学方式,对比两组培训后与病患的沟通能力。结果在培训后观察组护患沟通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满意度26(86.6%)显著优于对照组20(66.6%),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入职护士实施情景式教学能有效提护士护患沟通能力,提升病患满意度,临床值得进一步扩展。

  • 标签: 情景式教学方式 护患沟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引入循证医学(EMB)进行教学查房对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效果。方法每个实习小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按循证医学实践方法组织教学查房,对照组负责病例汇报,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及实验组对EMB教学法的态度。结果两组客观题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观题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6%的实习生认为本教学查房形式能提高实习兴趣,91.2%实习生认为锻炼了临床思维能力,92%实习生认为提高了独立诊治疾病的能力。结论教学查房引入EMB法能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独立处理病人能力。该形式有利于实习医师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 标签: 循证医学 教学查房 医学生 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