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改善银屑生活质量上,采用心理疏导疗法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银屑86例我院收治于2019年11月2日~2020年10月30日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信封法分两组,认知V组(予以认知行为干预)、联合W组(予以认知行为干预+心理疏导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持续护理2月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持续护理2月后联合W组各项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认知V组(t=8.413、12.254、33.122、49.676、10.241、11.119、9.636、19.897, =6.081 ),P<0.05,差异显著。结论 将认知行为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基于循证实践的护理干预在银屑自我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估。先对银屑的症状、病程进行概述,说明自我管理在银屑护理中的重要性。但实际临床中,许多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然后介绍了循证实践在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将其应用于银屑自我管理中的研究现状。通过回顾现有研究,了解银屑自我管理的问题所在。本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200例患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人。通过多个评估指标对两组进行效果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循证实践的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银屑的自我管理能力,如症状管理、疾病认知等方面。实验组干预前后各评估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最后总结基于循证实践的护理干预对银屑自我管理和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进一步研究其在自我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体质学的延续护理干预对银屑生活质量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4月-2023年1月就诊的93例银屑,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研究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行基于中医体质学的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复发情况。结果 干预2个月,研究组DLQI评分、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屑采用基于中医体质学的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 标签: [] 银屑病 中医体质学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斑块型银屑疗效的影响。方法: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选取100名斑块型银屑参与实验,采用抽签分组方法,对照组(50例)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护理干预。统计相关数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最终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DLQI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效果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斑块型银屑的疗效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窄谱中波紫外线 斑块型银屑病 疗效
  • 简介:甲受累是银屑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特征,影响大约10%~80%银屑和70%~90%的银屑关节炎患者,其影响手部外观及损害正常功能,给患者带来疼痛和沉重的心理负担,但甲银屑的治疗经常被忽视。文中综述了甲银屑的临床表现、甲银屑的严重程度评分指数以及甲银屑的各种诊断方法,尤其是单独甲受累的情况;并详细讨论了可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物理治疗、系统治疗和生物制剂等,以便临床医生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指(趾)甲 银屑病 评估 治疗 生物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寻常型银屑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寻常型银屑9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7例和干预组4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的变化。结果对寻常型银屑给予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后,干预组的皮损评分法(PASI)、瘙痒评分法(VAS)显著低于常规组,干预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常规组,干预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明显优于常规组,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实施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自我管理行为 寻常型银屑病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皮损面积严重度指数(PASI)与骨代谢相关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血Ca、骨碱性磷酸酶(BAP)、碱性磷酸酶(ALP)的相关性。方法对88例寻常性银屑进行期患者进行PASI评分并分组,PASI评分≤10分为A组,10~20分为B组,≥20分为C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分别检测患者腰椎、股骨颈、左前臂3个部位的骨密度(BMD);在相同条件下检测患者血液中ALP和钙的浓度;ELSI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TRACP-5b及BAP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反映骨形成指标的ALP、骨吸收指标的TRACP-5b和血Ca浓度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细胞活性标志物BAP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腰椎BMD分别与A、B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股骨颈BMD与B、C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前臂BMD3组比较无差异(P>0.05)。C组腰椎、股骨颈峰值骨量(T值)与A、B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左前臂T值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寻常性银屑进行期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及骨量流失,且与PASI评分成正比。

  • 标签: 银屑病 寻常性 进行期 PASI评分 骨代谢
  • 简介:摘要本文以100例银屑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电话随访干预。通过比较发现,电话随访运用在银屑中,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使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到提高,临床推荐价值高。

  • 标签: 生活质量 银屑病 服药依从性 电话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信念模式对寻常型银屑生活质量、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行寻常型银屑治疗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信念组和常规组各63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信念组患者行健康信念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生活质量及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且信念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信念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实施健康信念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对患者造成的痛苦,且该模式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寻常型银屑病 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prouty在寻常型银屑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5 - 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收集15例寻常型银屑皮损及10例正常对照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银屑皮损与对照皮肤组织中Sprouty1、2和4蛋白的分布,Western印迹检测Sprouty1、2和4蛋白的表达,逆转录PCR(RT-PCR)检测Sprouty1、2和4 mRNA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Sprouty蛋白表达量与银屑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显示,银屑皮损和对照皮肤均有Sprouty1、2和4表达,Sprouty1在对照皮肤颗粒层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呈强表达,在银屑皮损颗粒层的细胞膜少量表达,Sprouty4在银屑组中的表达强于对照组,Sprouty2在两组中均少量表达。RT-PCR和Western印迹显示,银屑组和对照组皮肤中均有Sprouty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银屑组Sprouty1 mRNA(0.844 ± 0.169)和蛋白(0.148 ± 0.141)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972 ± 0.105和0.413 ± 0.108),两组比较,均P < 0.05;且银屑组Sprouty1蛋白表达量与PASI评分呈负相关(r = -0.628,P = 0.012)。银屑组Sprouty4蛋白和mRNA表达量分别为1.306 ± 0.283、1.727 ± 1.0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584 ± 0.304和0.714 ± 0.615),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值分别为6.063和2.814,均P<0.05),且银屑组Sprouty4蛋白表达量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 = 0.812,P < 0.001);两组均少量表达Sprouty2蛋白和mRN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蛋白表达量与PASI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 = 0.436,P = 0.104)。结论银屑皮损中Sprouty1、4蛋白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存在相关性,提示二者与银屑的发病相关。

  • 标签: 银屑病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Sprouty 疾病严重度
  • 简介:目的观察寻常型和关节病型银屑外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利用全自动流式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关节病型银屑(关节病型组)患者51例、寻常型银屑(寻常型组)患者51例和正常对照者(对照组)51名外周静脉血中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结果1寻常型组红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和关节病型组(P=0.007);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和关节病型组(P〈0.0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0),与关节病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2关节病型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和寻常型组(P=0.001);寻常型组血小板平均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0)和关节病型组(P=0.000),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0)和关节病型组(P=0.000)。结论银屑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存在异常,关节病型与寻常型之间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 标签: 关节病型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 红细胞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热风盛型寻常型银屑接受清热消银汤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血热风盛型寻常型银屑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消银片治疗,实验组给予清热消银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8.00%),P<0.05;2组不良反应几率相比,基本无差异(P>0.05)。结论血热风盛型寻常型银屑接受清热消银汤治疗的疗效较好。

  • 标签: 血热风盛 银屑病 清热消银汤
  • 简介:目的:观察银屑发生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一般情况,研究代谢综合征、抑郁、血浆睾酮水平与银屑发生ED的相关性。方法: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对57例银屑及79例正常男性性功能进行评价,并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参与者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同时记录参与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血清睾酮。结果:IIEF-5评分结果显示57例银屑中30例(52.6%)有ED,79例正常男性中29例(36.7%)有ED。年龄校正的结果显示银屑组发生ED比例较高,OR值为2.29(95%CI1.06~4.9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银屑年龄、代谢综合征、抑郁症是ED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是E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银屑ED发生率较高,银屑ED的调查可以作为一项临床常规开展项目。

  • 标签: 银屑病 性功能障碍 代谢综合征 抑郁 睾酮
  • 简介:目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尚未批准用于治疗未成年人银屑的系统疗法。依那西普已被批准用于系统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但由于缺乏临床数据及药品说明书适应证的支持,使得其在未成年银屑治疗中的使用受到限制。为期48周的前期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未成年银屑对依那西普治疗耐受性及疗效均较理想。研究者以评估依那西普长期用于中重度儿童和青少年斑块型银屑的安全性和疗效为目的,进行了一项为期5年的开放性研究。纳入了已经完成48周前期临床试验的4~17岁中重度斑块型银屑,每周给予依那西普0.8mg&g治疗(最大剂量每周〈50rag),研究期间患者可局部外用低效及中效糖皮质激素治疗。

  • 标签: 斑块型银屑病 依那西普 药品说明书 临床试验 临床数据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银屑实施紫外线照射配合全程护理干预后,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控制情况及PASI评分。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银屑共11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紫外线照射配合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控制情况及PASI评分。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银屑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控制情况及PASI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银屑实施紫外线照射配合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控制情况及PASI评分,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银屑病患者 紫外线照射 全程护理 治疗依从性 预后影响
  • 简介:银屑(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良性、复发性、炎症性红斑鳞屑性疾病。该病是由免疫介导的,无传染性,但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双亲患病,子女发病的几率有40%;如果单亲患病,遗传的几率也有17%。世界任何种族、任何年龄、任何性别的人均可患银屑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的病情程度差异很大,皮损可以干裂和出血,可以有持续的瘙痒,但无躯体疼痛,也不会使身体虚弱,更不会造成生命危险,但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 标签: 银屑病 世界 免疫介导 女性患者 病情程度 身体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