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后患者的心理障碍对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收治894例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有焦虑抑郁状态,即进行心理开导,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治疗。结果脑卒中情感障碍比例高,从而影响患者恢复,早期进行心理康复治疗能提高疗效。

  • 标签: 脑卒中 情感障碍 疾病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合当前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综述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包括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电刺激,高压氧等治疗方法。资料来源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医学网2000/2014-1与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相关的文章,使用高级检索,检索词为“脑卒中/脑血管意外and吞咽障碍and治疗/康复”,手工查阅与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康复相关的文献。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查看每篇文献的摘要。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为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排除文献重复研究、一般综述。对个案报道不作限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文献878篇,排除重复研究文献和内容陈旧的文献,27篇纳入参考文献。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也得到较多文献的支持,而高压氧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引发的吞咽障碍具有治疗作用,高压氧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更有利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治疗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护理疗法对人流合并抑郁障碍的作用。方法对于半年内符合人流手术标准的病例,确诊为抑郁障碍,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在认知护理第5周再次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观察认知护理的效果。结果认知护理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平均分为18.56±1.98分,护理5周评分为8.938.93±2.07分,认知护理前后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护理能有效改善人流抑郁障碍患者的症状。

  • 标签: 人工流产 抑郁障碍 认知护理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简介:目的:探究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特点。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44例(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和对照组32例(无睡眠障碍的患者),对2组的平均年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HAMD、NDS以及MBI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睡眠障碍症状与脑卒中患者的年龄有关,且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综合精神评估均异常,需要尽早治疗。

  • 标签: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因素分析 临床特点
  • 简介:吞咽障碍是指食物(或液体)从口、咽、食管至胃的推进过程中受到阻碍[1-2]。脑卒中患者中有30%~65%并发吞咽障碍[3-5],而吞咽障碍可以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影响脑卒中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差。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与探讨脑卒中功能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归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收治23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治愈16例,好转5例,无改善2例。结论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方式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以我院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予以肠外营养支持,每组34例比较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研究组患者白蛋白水平为(47.5±7.1)g/L、血红蛋白水平为(133.8±12.6)g/L、前白蛋白水平为(259.6±23.6)g/L,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仅有1例恶心/呕吐病例和1例骨质疏松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5%,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病人的死亡率,所以对于脑卒中病人及时进行吞咽障碍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吞咽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这些治疗方法,在缩短病程、提高预后、降低死亡率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减轻了家人和社会的负担。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治疗概况
  • 简介:摘要: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并发症,进一步探讨其针对性康复护理方法,以期为一线医护工作者在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管理方面提供参考建议。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影响因素;并发症;康复护理;综述

  • 标签: 脑卒 后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骨科急性创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方法:针对80名骨科急性创伤病人进行研究,同时以随机的方式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4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指标和低血糖出现率。结果:手术后,研究组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急性创伤 应急高血糖
  • 简介:摘要创伤性颅脑损伤(TBI)的病理过程在急性期过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在继续演变,常出现神经变性和神经退行性后遗症。神经血管单元(NVU)功能障碍导致的微循环血管功能障碍和血脑屏障功能障碍,与众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针对NVU功能障碍病理机制的研究是TBI相关性神经变性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围绕上述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疗TBI神经变性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颅脑损伤 神经血管单元 血脑屏障 微循环血管 神经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精神障碍并迟发性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carotidcavernousfistula,TCCF)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脑外伤精神障碍并迟发性TCCF患者,结合文献报道,对脑外伤精神障碍并迟发性TCCF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手段和治疗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为年轻男性,文化水平较低,家庭关系不和谐,脑外伤致双侧颞叶脑挫裂伤并小血肿形成,双侧蝶窦外侧壁及部分筛板、双侧眼眶内侧壁局部凹陷骨折。患者经调节情绪、心理辅导、介入治疗,脑外伤精神障碍合并右侧TCCF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出院时精神状态良好,认知功能正常,遗留右侧眼球外展受限、复视。结论脑外伤并发精神障碍与颅脑外伤损伤部位、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高低及家庭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症状多以人格改变、行为异常为主。脑外伤患者有前、中颅窝骨折,并发的TCCF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警惕TCCF存在;由于TCCF盗血现象可引起脑组织局部功能障碍,在本病例中,TCCF可能是引起脑外伤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脑外伤 精神障碍 迟发性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栓塞治疗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活动的范围和方式变得更大。但是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在发生这些改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就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发生骨折的患者数量在急剧的上升,这是应当值得重视的问题。但我国医疗技术水平这些年也在不断的提升,骨折患者患者基本上都能通过手术进行康复,恢复到没有受伤以前的水平。对于我国进行治疗的古扎,最常见的骨折是意外创伤四肢长骨骨折,意外创伤四肢长骨骨折对骨折患者生活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手术完成之后,创伤处的成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意外创伤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创伤成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 标签: 意外创伤 四肢长骨骨折患者 创伤后成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正念音乐训练在脑出血急性应激障碍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急性应激障碍睡眠障碍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整群抽样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83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联合正念音乐训练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睡眠-醒觉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联合正念音乐训练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总微醒觉次数、快速动眼睡眠期微醒觉次数、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微醒觉次数、醒觉时间、醒觉次数及醒觉时间占总记录时间比例均明显少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联合正念音乐训练应用于脑出血急性应激障碍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可显著延长患者睡眠时间,减少醒觉次数,改善其睡眠质量,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正念音乐训练 脑出血急性应激障碍睡眠障碍 睡眠-醒觉行为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