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说的时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时”,一是“态”。“时”是以说话的时间,或某一确定的时间为基点,表示事情发生在这一时间基点以前、以后或同时。“态”表示事情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处于什么状态:是开始,还是已经结束,或是正在继续。对于一件事情,既可以不去考虑它发生发展的过程,只笼统地把它看作是时间轴线上的一个点;也可以把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加以分解,看它是处于这一过程的哪个阶段。因此,对同

  • 标签: 日语动词 辨异 以表示 示现 事情 食力
  • 简介: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基础日语教学需要改变过度依赖教材,"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选取适合教学的视频资料,利用多媒体资源将日剧配音引入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深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日剧配音通过学生的课下学习和课堂上的师生讨论,把教学过程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师生协作解决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日语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日语教学 日剧配音 翻转课堂
  • 简介:摘要日语表达“费用”的接尾词有“代”“料”“费”“金”,远比中文的表达丰富。文章通过问卷调查,采用近色比较法分析其区别和使用情景,就四个接尾词的特点、使用情况和使用频率进行讨论,便于学习者区分使用。

  • 标签: 日语接尾词 二语习得 认知语言学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针对《常用汉字表》(2010)中收录的273个有2个以上音读的汉字为考察对象,通过徳弘(2006)筛选的汉字词数据库进行调查,根据各汉字音读出现情况进行了以下分类(1)所有音读均未出现;(2)只有一个音读出现;(3)某一音读以外的其他音读的例子非常少;(4)所有音读的例子均非常少;(5)所有音读的例子均非常多。然后围绕辨别困难学习负担重的第五类进行了分析考察。主要从“拼音”、“词中位置”、“字义”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辨别的规律,同时提示了面向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指导方法。

  • 标签: 音读 辨别 常用汉字表
  • 简介:摘要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普遍存在委婉表达。其内容非常丰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在语言交往中保证人们能够顺利交际不可缺少的东西。本文基于如何同对方保持圆滑人际关系这一思想,对日语中的委婉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委婉表达 表现形式 日语
  • 简介:不富而喻,日语中表达敬意是以敬语为中心进行的。但仔细分析一下日语口语的待遇表现,不难发现,日本人在表达轻度的礼貌、谦虚、客气、感谢的心情时,经常使用一些不包括敬语在内的表达方式,本文中将其称为“敬语式表现”。一个民族的语言同其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两种语言在翻译上,常常不是一

  • 标签: 日语教学 语式 自动词 授受关系 授受动词 否定形式
  • 简介:所谓动补结构,即动词+补语的结构。汉语中的补语与日语中的补语(日语的“补语”,定义不一。有连同“状语”通称“连用修饰语”的,也有单指有格名词的)所起作用相同,即都是对中心语动词·形容词起修饰、限定、说明和补充作用,回答“什么”,“怎么

  • 标签: 动补结构 结构助词 助语 石芒 部分和 多眠
  • 简介: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中间语言所起到的作用已然成为学习者和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中间语言的定义、特征、内涵与外延的分析和研究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二语习得相关研究的进展,也会为学习者提供更好、更准确的学习指导。

  • 标签: 二语习得 中间语言 中国人日语学习者
  • 简介:我常常问新入学的学生:“你为什么要选择日语?”十之六七回答我:“日语里有汉字,不需要象英语那样死记硬背好几千单词。”事实上,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劲头大,不到一年半载就能连猜带蒙读懂日文报纸,嘴里也能脱口而出进行日常会话,成绩显著。可是到了三年级情况就不同了,至少有一半人发出感叹:“日语的汉字太难了,分不清哪是音读,哪是训读;日语的语法太难了,抓不住要领;敬语太复杂了,一说就出错;拟声·拟态词太多了,含义细腻,简直找不到适当的汉语来表达;外来语太

  • 标签: 日语 宝石 日本语 学日 拟声拟态词 外来语
  • 简介:日语中的接尾词“中”来源于汉语上古时期的“中”字,之后在日语中发展出表示“进行”的后置接尾词用法。与此同时,汉语中的“中”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进行”义,但其并没有像日语“vp中”那样,已经语法化。近代以来,日语对汉语影响很深,“VP中”这一结构以一种看似新颖的方式传入中国。“VP中”结构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并且与汉语“中”发展出表示进行的用法契合,因此得到迅速传播,并被广泛接受。

  • 标签: 日语 接尾词 后置词 “VP中”
  • 简介:日语在通常情况下采用动词后续助动词“つぬたぅぅ”的形式表示动作的完成状态.即动词的完成貌。然而,笔者在考察日本古典文献过程中却发现,“动词+着”结构也是表示动词的完成状态的一种重要形式。有鉴于此,本文在提出动词完成貌结构中存在“动词+着”结构的基础上。又从结构特点上将“动词+着”结构分为三类,并通过与古汉语四种情况的“动词+着”结构进行比较,归纳出古日语“动词+着”的结构特征和语法功能。

  • 标签: “动词+着” 完成貌 结构特征 动词特性 语法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自主学习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引进外语学习,各院校的日语教学都积极推行这种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法分析了日语口语学习中的记忆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的作用。日语教学自主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口语能力训练具体化、情境化,最终实现训练效果最佳化。

  • 标签: 自主学习模式 日语专业 口语能力培养
  • 简介:日本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的民族。日语中有些语法现象正是这种意识的产物。本文试图从日语第一、第二人称代名词的潜在化表达、由自我认知中心所体现的被动态表达、被动态形式的敬语表达以及授受关系表达等来印证日本人强烈的自他意识。

  • 标签: 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中心 他人意识被动态 日语语法特征
  • 简介:词汇学习是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内容,把握一个词的意义、了解它的用法的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查词典。在词典里,一个多义词的意义是分列为若干个项目进行说明的,这就是“义项”。例如“会”一词,《现代日汉大词典》(中国商务印书馆·日本小学馆)(以下简称《现代日汉》)就列有三个义项。一般说来对于同一个词,义项越多的词典,它的意义收录得就越详尽。但是,义项划分的粗与细、多与少,可能体现了编者的不同见解和意图,因而是各有千秋、见仁见智的。同是“会”一词,《新明解国语辞典》(三省堂、第四版)(以下简称《新明解》)、《日本语基本动词用法辞典》(大

  • 标签: 日语学习 准确把握 使用词 日汉词典 动词用法 多义词
  • 简介:中国和日本在历史上文化交流异常频繁,特别是在汉、唐时达到高潮,这种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中国古典文化对于日本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从语言学角度上来看,汉语和日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范畴。日本为了自身本民族的语言——日语而吸收了大量的汉字词汇。这种汉字外来词己经完全融合于日本的固有词汇之中,从而成

  • 标签: 修饰词 日语汉字 汉字词 外来词 后汉书 文化交流
  • 简介:一般认为,语言与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紧密的关系。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的传统,其存在和发展也往往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承载文化信息的载体,存储着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

  • 标签: 口语 谚语 日本 婚恋观念 民俗文化
  • 简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语专业的研究生培养逐步走上正轨并提高层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若干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与国内其他学科、与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水平的差距。这是制约日语界的人才培养、面对国内外同行和相关学科难以发出自己声响的瓶颈。在了解日语界现状的基础上,找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提出对策。从长远来说,这关乎日语界的整体发展,从近期来说,关乎各院校嗷嗷待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改变这一状况,既是本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日语界的学者们尤其是各院校领军人物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自觉。

  • 标签: 日语界 研究生 培养
  • 简介:本文以高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大学生为对象,利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教授朗考特(RichardRancourt)博士编制的知识获取方式问卷,使用Hayes和Preacher推荐的考察分类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方法,采用SPSS20.0和Mplus7.0,对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得出:要重视对一年级学生的个人发展指导;可以通过学习指导拓宽学生知识获得方式;要重视培养和发掘二年级学生的观察力和直觉理解力,等结论。

  • 标签: 高校日语专业 基础阶段 知识获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