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茶叶初制加工是茶叶生产过程一个必需环节,以食品加工企业规范进行合理规划是最大限度避免属于加工环节造成产品质量问题(重金属,有害细菌污染等),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目的一个重要内容。

  • 标签: 规划设计 卫生标准 食品加工企业 企业规模 茶叶初制厂
  • 简介:色泽是绿茶品质重要指标之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绿茶品质好坏。掌握绿茶色泽形成机理有助于我们了解调控措施.并利用它来指导生产,以保证提高绿茶品质。绿茶色泽主要包括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叶底色泽三个方面,即通常所谓“三绿”.是多种色素类物质综合反映.其色素有脂溶性水溶性两种。杀青适时钝化多酚氧化酶活性,阻止茶多酚酶促氧化.是绿茶品质形成关键。叶绿素破坏及黄酮类自动氧化都与绿茶色泽品质密切相关。只有综合考虑从鲜叶原料到绿茶各种加工工艺等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制绿茶鲜叶.并根据鲜叶情况选择合适工艺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绿茶色泽。

  • 标签: 绿茶色泽 形成机理 调控措施
  • 简介:从审评角度介绍了普洱茶品质特点,就其独特外形内质论述鉴赏普洱茶简要实用两种方法.为认识饮用普洱茶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审评 普洱茶 品质特点 鉴赏
  • 简介:嗜茶的人也爱紫砂壶。有一泡好茶叶一件紫砂壶,就象领养了一个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不离不弃。茶清芬可人,紫砂壶素心素面、珠圆玉润、老而弥珍,玩紫砂壶茶人童颜鹤寿、乐也融融,……数百年茶、紫砂壶与人结合史,编织就是一曲曲赞歌。

  • 标签: 绿茶 紫砂壶 产品质量 有害物质 伪劣产品
  • 简介:分析了茶叶国际贸易中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经济社会风险扣信用风险,并分别探索了这些风险防范措施:建立扣完善茶业保险体系,建立扣实施茶叶技术标准质量体系,构建完善信息系统扣有效风险反应机制,制定扣实施信用评价及督促制度。

  • 标签: 茶叶 贸易 风险 防范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名优茶需求量日益增长,名优茶生产已成为各茶场基层单位提高经济效益重要途径。各地茶场近几年来不断转换观念,解放思想,狠抓了茶类结构调整,开发了众多名茶产品,不仅提高了茶场经济效益,也提高了知名度。但名茶生产季节短,如何进一步发挥茶园资源优势,还应从茶园综合开发着手。在这方面,有许多文章可以做。

  • 标签: 茶场 旅游观光 茶类结构 需求量 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效益
  • 简介:凤庆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99°31’-100°31’、北纬24°13’-25°03’之间,总面积3340.2平方千米,人口约42万。境内群山连绵,山川相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有雨热同期、干凉同季特点,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湿分明,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舂”之美誉。在这块祖国西南边陲宝地上,

  • 标签: 云南省 亚热带季风气候 茶礼 婚俗 气候温和 西南部
  • 简介:继1973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发现7000年人类文明摇篮河姆渡之后,最近又发现了与姆渡同时代或更早田螺山遗址。据报道,河姆渡遗址曾发现象骨,这次田螺山遗址经初步勘察,又发现了大象膝盖骨。除象牙作为工艺品可以传到世界各地外,一般来说,大象膝盖骨等其它骨骼只能在产地才有。此外还有大量热带金

  • 标签: 《茶经》 考证 陆羽 余姚瀑布山大茶树 茶文化 史籍
  • 简介:马图茶是梅州市地方名茶,具有近500年历史,产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茶树品种是地方良种小叶乌龙。茶园分布在远离居住区、无污染、植被良好、终年云雾缭绕、海拔950米乱狮嶂脚下嶂肚里海拔956米阿婆嶂脚下畲地上,以等高多株成丛方式种植。茶园管理精细,不施农药、化肥,茶

  • 标签: 马图茶 地方名茶 广东省梅州市 制茶工艺 绿茶
  • 简介:随着现代物流产业、网络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我国茶叶流通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中国茶叶产量越来越高,过剩现象在所难免,而茶叶品牌发展茶企有巨大非线性增长意义,为打造好这个巨大价值网络体系,茶叶品牌必须尽快抢占市场。与此同时,网民数量越来越大,电子商务比重越来越高,茶叶品牌必须精通网络营销,想方设法展开网络营销,快速占领网络制高点,快速提高品牌影响力,快速将“茶叶”送到消费者“茶杯”。否则,过剩茶叶,无法进入“茶杯”,只能进入“杯具”。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更是一语惊人:“忽视网络营销,茶叶品牌必死无疑!”如何发挥网络潜力作用,打造茶企品牌,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茶企品牌 价值网络体系 网络营销
  • 简介:我爷爷叫普之文,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卒于1983年。爷爷在世时候,烟酒茶每天一样都少不了,茶瘾烟瘾酒瘾都很大。烟是自家栽老草烟,酒是自己烤小灶酒,只有茶叶没钱买,一辈子就喝我们滇中山上一种野茶,我们叫做雀茶。记得小时候,每到开春,父亲就要到大尖山一带给爷爷摘这种雀茶。那时,七十多岁爷爷已爬不动陡峭山路,但一年喝雀茶都要在春天采摘制好。

  • 标签: 光绪二十六年 雀嘴 野茶 大尖山 酒茶 就这样
  • 简介:本实验是利用铝与铝试剂(玖红三羧酸铵)反应,生成稳定红色络合物原理,用分光光度法来分析不同等级绿茶茶汤中含铝量与茶叶品质关系。本实验结果表明:茶汤中含铝量与茶叶品质密切相关,随等级下降,含铝量增多,而且同一等级铝含量随品质及生态条件不同而有差异。阐明茶叶中铝含量与品质关系为进一步探讨铝茶树生理作用提供依据。在酸性土壤中,含有较多活性铝。一般说来,铝对植物会产生毒害,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而茶树却很例外,是一种喜铝性植物,茶园中增施铝肥,有显著促进茶树生长效应。这说明铝茶树具有特殊营养生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铝具有①作为茶树营养元素,②协助其它营养元素吸收活动间接作用包括调节茶树吸收磷素,促进光合物运转,促进多酚类物质合成等等。因此铝是茶树必须元素,并在茶树生育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然而科技工作者发现,铝在茶树体内含量及其分布随茶树年周期总发育周期中不同阶段而有差异,春茶含铝量常常较低,夏秋茶含铝量往往较高,新梢含铝量较低。根及老叶含铝量较高,芽叶越嫩,含铝量越低。并且含铝量过高,茶汤中苦涩味显著增加。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铝与茶树这对矛盾体吸引着人们去探索研究。目前,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算很多,而有关茶叶中铝含量茶叶品质影响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竹尾忠一曾经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日本绿茶无机成份含量,中国群技大学尹方教授等也曾用原子吸收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茶叶中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含量,陈瑞锋用铝试剂光度法测定茶园土壤、茶树及茶汤中含铝量研究已见报道。由此可见,测定茶叶中含铝量茶叶品质影响,具有开拓性意义。本实验是利用铝试剂

  • 标签: 茶树生长 茶叶品质 绿茶品质 含铝量 茶园土壤 光合物
  • 简介:茶叶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和消费传统特色农产品,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出口农产品。每年出口20万吨左右,居世界第二,贸易金额约4亿美元,出口量占我国茶叶生产总量1/3。欧盟是我国茶叶出口一个重要市场,近两年来,欧盟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规定项目不断增多,限值大幅降低,许多项目的指标要求“检出率零”。欧盟还通过立法,输入该国茶叶在欧洲入境港口,

  • 标签: 茶叶生产 安全生产 出口农产品 农药残留限量 国际市场 特色农产品
  • 简介:〔目的〕探讨茶尺蠖性引诱剂对成虫引诱效果。〔方法〕把茶尺蠖性引诱剂诱捕器置于历年茶尺蠖EctropisgrisescensWarren为害较重茶园,每放4个有诱芯诱捕器,放1个无诱芯诱捕器作对照。〔结果〕茶尺蠖性引诱剂1个诱捕器每晚诱到成虫,最多为6头,有时0头,平均1.19~3.69头。诱到茶尺蠖成虫以灰翅型为主,占89.83%~94.07%,黑翅型仅有5.93%~10.17%。〔结论〕性引诱剂茶尺蠖成虫有较好引诱效果,可作为防控茶尺蠖措施之一。

  • 标签: 茶尺蠖 性引诱剂 试验
  • 简介:茶艺作品"天池花魂"是将凤凰天池、乌岽山古树单丛山韵花香与潮州市花白兰花紧密联系,茶席主题为"天池秀白兰"。借池叹人,咏花传神。表达内涵在传统元素中加入了天池,融入花魂之茶文化以及潮汕人文精神,较好地体现了创作思想与内涵。背景音乐选配、解说词编创、背景图画点缀等方面的创作和表演形式与手法诠释动作,均为潮汕茶文化创新与提升,更注入了新表达思想内涵。

  • 标签: 天池花魂 茶艺创作 思想内涵 文化提升
  • 简介:众所周知,饮茶有益于人体健康,茶叶中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都有保健功效。饮茶不仅给普通环境人群带来健康快乐,特殊环境人群健康也是大有裨益

  • 标签: 人群 人体健康 特殊环境 饮茶 多酚类化合物 维生素
  • 简介:由于香气独特性,香气分析测定一直是茶叶科研领域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其进行了大量系统而深入研究。目前茶叶香气提取方法集中于: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减压蒸馏萃取法(VDE)、顶空吸附法(HAS)、过柱吸附法(TLA)、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SFE)、固相微萃取(SPME)等。对于茶叶香气组分分析常用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

  • 标签: 茶叶香气 提取 检测
  • 简介:当代“茶圣”吴觉农(1897—1989)茶叶大师胡浩川(1896—1972),早日都留学日本,考察茶叶科技世界茶情;回国后,积极投身于振兴祖国茶叶事业,披荆斩棘,开辟道路,孜孜不倦,奋斗数十年如一日,作出了历史性巨大贡献。两位先辈为振兴中华茶业曾多次合作共事。早在30年代,吴老即邀胡老去安徽祁门茶场担任场长,创制“祁红”高香茶名驰世界。1935年两人合著《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一书出版,胪陈旧中国茶业存在问题提出改造、复兴办法。

  • 标签: 吴觉农 诗话 茶叶科技 30年代 复兴计划 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