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3种不同材料的全冠修复在种植周围组织龈沟液(GCF)、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牙龈龈沟探诊深度(gingivalcrevicedepth,GCD)变化及G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评价不同烤瓷内冠材料对种植周围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随机选择临床病例90颗,平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纯钛烤瓷冠,全瓷冠作为种植上部修复材料,每组30颗.在修复前,后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CGF量、GI、GCD、AST和ALP水平的测定和分析.结果:钴铬合金组、纯钛组、全瓷冠组术前龈沟液中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钴铬合金组,纯钛组,全瓷冠组修复术前、后1个月,3个月龈沟液中GCF量、GI、GCD、AST、ALP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LP、AST在钴铬合金组、全瓷组及纯钛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别(P<0.05),而GCF、GI、GC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钴铬合金组、全瓷组、纯钛组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CF、GI、GCD、AST、ALP分别进行三组间两两比较,GCF、GCD、AST、ALP各对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I三组间两两比较全瓷组与钴铬合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对比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钴铬合金烤瓷冠可导致修复患牙的GCF量及其中酶的变化,对牙周组织有不利影响,纯钛烤瓷冠和全瓷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钴铬合金烤瓷冠 纯钛烤瓷冠 全瓷冠 龈沟液 天冬氨酸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
  • 简介:目的:研究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互动模式对牙牙髓病学课程教学的影响,建立新型的教学互动关系。方法选取口腔临床医学2007级(79人)、2008级(89人)学生采用传统的普通分组示范实验室教学方法,2009级(87人)牙牙髓病学实验课全部采用显微多媒体互动教育系统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对牙牙髓病学专业课成绩的影响。对2009级学生进行关于数字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2009级学生牙牙髓病学专业课成绩显著优于2007级(q=3.21,P<0.05)和2008级(q=4.03,P<0.05);96.6%学生认为,在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下示范教学清晰度优于传统分组示实验教学;94.3%学生认为,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加深了关键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84.0%学生认为,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95.5%学生认为,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提高了教学效果;97.7%被调查学生对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教学方式表示满意。结论显微多媒体互动体系可提高示范教学清晰度,促进关键知识点掌握和师生互动交流,改善教学效果,提高牙牙髓实验课教学质量,较传统的分组示范教学模式具备显著的优越性。

  • 标签: 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 牙体牙髓实验课 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随访观察1-5年套筒冠固位加中空式赝复修复老年人肿瘤术后的单侧上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门诊60岁以上老年人肿瘤术后的单侧上颌骨缺损伴牙槽骨缺失,口鼻相通伴发音差,健侧余留牙严重磨耗致咬合间隙小。采用套筒冠固位加中空式赝复修复26例,随访观察1-5年复查修复的密合性,美观与舒适,固位及稳定性,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基牙牙周组织等。结果:随访观察1-5年套筒冠固位加中空式赝复修复后效果:满意61.5%,基本满意34.6%,差3.8%,总满意率96.1%。结论:套筒冠固位加中空式赝复修复老年人肿瘤术后的单侧上颌骨缺损效果较满意。

  • 标签: 套筒冠固位体 中空式赝复体 老年人 上颌骨肿瘤术后 单侧上颌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形成的缓释对脂肪移植前脂细胞再生和早期血运重建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制备浓度为2μg/mL人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A)和同浓度bFGF溶液,以葡聚糖颗粒为载体,分别加入上述2种细胞因子和生理盐水溶液.制成相应的缓释制剂。取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切取腹股沟脂肪行背部皮下自体脂肪移植术。A组植入脂肪珠加入葡聚糖-生理盐水缓释颗粒。B组同法加入葡聚糖VEGF—A缓释颗粒,C组同法植入加葡聚糖-bFGF缓释颗粒。在第7、14、30天,随机处死动物各1只,作常规组织切片,观察移植脂肪细胞和前脂细胞的组织学表现.用墨汁灌注微血管显像法观察移植血管早期生成密度。术后90天,将剩余9只大鼠处死.取移植.测量残留质量。采用SPSSl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植入术后7、14、30d,移植A、B2组为经典的脂肪移植吸收.未见前脂肪细胞再生.而C组表现为新脂肪细胞激活再生。血管计数表明:7、14d时移植B、C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5),B、C2组无显著差异(P〉0.05),30d时,3组无显著差异。90d后,C组移植的终质量显著大于A、B组(P〈0.05),A、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VEGF—A缓释和bFGF缓释均能促进早期血运重建.但bFGF缓释还可有效激活移植中的前脂细胞,因而保存了最大残留体积,为整形外科的自体脂肪植吸收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法。

  • 标签: 载体 VEGF—A bFGF 脂肪珠移植术 葡聚糖颗粒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联结式树脂金属牙弓夹板防治下颌骨颏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错位愈合和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8年12月福建省建阳市立医院收治的50例下颌骨颏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9例)采用内固定术+联接式树脂金属牙弓夹板固定联合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内固定术治疗,术后3~6个月复查咬合关系和X线片,观察两组患者错位愈合和错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术后3~6个月开口度均大于37mm;咬合关系复查,试验组出现2例错(6.9%),对照组出现8例(38.1%),经卡方检验,两组术后错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复查,试验组所有患者下颌骨均未见错位愈合、骨愈合不良和假关节形成,对照组1例患者下颌骨出现错位愈合。结论内固定术+联结式树脂金属牙弓夹板固定联合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治下颌骨颏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错的发生。

  • 标签: 下颌骨颏体部骨折 错 坚固内固定 联结式单颌牙弓夹板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牙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承办的"第五次全国牙牙髓病学临床学术研讨会"将于2015年11月4日-11月6日在深圳召开,会议诚邀全国牙牙髓病学及口腔界同行就牙牙髓病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现将会议安排通知如下:

  • 标签: 牙体牙髓病学 稿件形式 中华口腔医学会 临床研究论文 口腔医学 临床研究成果
  • 简介:目的:研究十年观察期内用Steri-Oss种植修复牙列缺失患者种植生存率和影响因素。方法:自1995-2006年,共有57例无牙颌患者接受种植与修复治疗,共353颗Steri-Oss种植。其中81颗种植(22.95%)做固定修复,272颗种植(77.05%)做可摘义齿修复,观察性别、种植部位和修复类型对种植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其中有9例病人24颗种植脱落,种植成功率93.20%,女性病人的种植生存率略低,但性别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累计的种植生存率上颌骨92.64%,略低于下颌骨93.68%,但统计学上的没有显著差异(P〉0.05)。种植支持的固定修复的十年成功率是97.5%,种植固位的可摘义齿成功率99.02%,累计的种植生存率在可摘与固定义齿修复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确认了种植支持无牙颌病人修复学中长期成功率。种植固位的可摘全口义齿治疗方式在种植生存率上和种植支持的固定义齿的结果是相同的。

  • 标签: 种植体 牙列缺失 固定义齿修复 可摘义齿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四种不同方法制备的钛粉末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激光立体成形时的粉末利用率,用来指导适于激光立体成形的钛粉末制粉方法的选择.方法:选取氢化脱氢(HDH)法、动态氢化脱氢(DHDH)法、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PREP)法及气雾化(GA)法制备的钛粉末,采用激光立体成形装备,分别在相同的工艺参数下进行粉末的单层单道熔覆试验,计算四种粉末的粉末利用率;同时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各种粉末的输送过程进行观测,分析相同工艺参数下粉末利用率出现差异的原因.结果:各种方法制备的钛粉末利用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GA法(均值为88.07%)>HDH法(均值65.37%)>DHDH法(均值43.43%)>PREP法(均值为37.47%).总体均数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粉末输送过程的高速摄影实验观察到的GA法制备的钛粉末流具有较好的会聚性和稳定性是一致的.结论:和另外3种方法制备的钛粉末相对比,GA法制备的钛粉具有最高的激光立体成形粉末利用率.

  • 标签: 粉末 激光 口腔修复体 术中 制备 立体
  • 简介:目的研究天然牙和种植共同支持式固定义齿(fixedpartialdentures,FP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磨牙缺失患者21例,采用种植和天然牙共同支持式FPDs修复,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临床观察期均无明显不适主诉。随访6个月至2年,FPDs使用感觉良好,固位力及咀嚼效率均好,外形美观,异物感小。种植和天然牙共同支持式FPDs上部结构无松动、折断。种植牙龈基本正常。无明显充血、水肿及退缩。种植稳定性良好;天然牙除生理性动度外无明显活动度。X线片显示,种植周均未见明显X线透影区。种植周围平均骨丢失量0.2—1mm。结论天然牙和种植共同支持式FPDs修复是一种临床可采用的义齿修复方法。

  • 标签: 种植体 天然牙 固定义齿 共同支持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植于垂直骨增量的螺旋种植在行使多年功能后的稳定性。材料和方法:对33位患者使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在牙槽骨进行垂直骨增量.在骨增量中植入91个螺旋种植并进行平均15年的随访,评估种植的表现。结果:共有88个种植保持功能(存活率97%).然而有9个种植体表现出种植周围炎(99%)。在基线评估(负载后1年)和最终随访(13~21年后)之间.X光照片上测得平均102mm的骨丧失。结论:植于垂直骨增量的螺旋种植可以在行使多年功能后保持稳定。

  • 标签: 螺旋种植体 骨增量 随访 引导骨再生技术 种植体周围炎 基线评估
  • 简介:目的:评估使用颊脂垫皮瓣技术预防经复杂穿颧骨种植手术治疗上颌骨萎缩患者局部并发症。材料和方法:本文整理了在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期间.通过使用口内颧侧区域复杂种植手术治疗完全牙列缺失的患者.均患有严重的上颌骨萎缩症.接受了传统和经颧骨区域种植手术。术前上颌骨种植区域使用全景X线片,CT扫描检查.评估该区域基本解剖条件及相关病理性改变。结果:8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7岁.在颧骨区域使用颊脂垫皮瓣技术修复上颌骨萎缩症。在患者种植上经固定修复修复后恢复上下颌咬合.术后观察追踪病例最少15个月.常规修复,颧骨修复没有失败.种植周围软组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临床上使用颊脂垫皮瓣技术修复成功率高.上述临床实践表明该技术在预防和治疗颧骨区域复杂种植手术后口内软组织并发症上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

  • 标签: 颊脂垫皮瓣技术 并发症预防 穿颧种植体
  • 简介:目的临床与组织学比较即刻负载对正畸用不锈钢及钛合金微种植及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不锈钢及钛合金微种植各24枚,植入于3头18个月龄的微型猪上颌骨内.相邻两枚种植之间用镍钛闭合弹簧即刻加载约150克左右的水平力.十周后检查微种植的稳定性.每组选择8枚稳定性好的微种植进行不脱钙处理,制作组织学磨片,在光学及荧光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用组织测量学图像分析软件测量两组微种植的骨结合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植入时折断微种植:不锈钢组2枚,折断率为7.7%;钛合金组9枚,折断率为27.3%;P>0.05.2.临床成功率:不锈钢组75.0%,钛合金组83.3%;P>0.05.3.骨结合率:不锈钢组平均值16.94%,钛合金组37.33%,P<0.05.结论不锈钢微种植在即刻负载水平力的条件下有较高的临床成功率和骨结合率,但是,明显的低于钛合金微种植.

  • 标签: 不锈钢 钛合金 正畸微种植体 即刻负载 骨结合
  • 简介:目的:对单个种植周围牙槽骨发生碟形和楔形垂直吸收并处于稳定期时的骨内应力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应用MSC-NASTRAN软件建立种植周围不同形状、不同深度骨缺损的垂直骨吸收稳定期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垂直及斜向载荷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单个种植周围牙槽骨发生少量垂直吸收后并处于稳定期时,随着骨缺损深度的增加,垂直载荷下骨内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有很小幅度的波动;斜向载荷下骨内最大Von-Mises应力值会增大,但幅度不大.同等骨缺损深度的碟形和楔形吸收的骨内应力情况相差较小.结论:在骨皮质保持完整及种植不松动的情况下,种植周围骨组织发生少量的垂直吸收时,骨内应力情况随缺损深度增加变化不大;而且相同条件下两种形状垂直骨吸收的骨内应力情况较相近.

  • 标签: 种植体 垂直骨吸收 三维有限元 应力分布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种植系统埋置式与非埋置式骨水平种植周围的骨组织变化。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种植修复的患者256例,总计450枚种植。测量种植Ⅰ期、种植Ⅱ期、修复后当天及修复后1年4个时间点的数字化曲面断层片或根尖X线片,因非埋置式无二期手术,故选择与之相对应时间点的X线片,测量种植周围骨吸收量。结果在非负荷愈合期(从种植Ⅰ期到种植Ⅱ期)及负荷1年(从修复后当天到修复后1年)两个时间段,埋置式与非埋置式愈合对Dentium、Begon及3Ⅰ三种骨水平种植周围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种植系统的种植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埋置式或非埋置式种植对种植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没有明显影响;3种种植系统的种植周围骨变化无明显差异,临床效果均较好。

  • 标签: 埋置式 非埋置式 骨水平种植体 骨吸收量
  • 简介:目的:在单侧上颌骨缺损闭合式重建后,对赝复修复方法进行力学分析。方法:利用已有的单侧上颌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YS程序中分别建立利用皮瓣封闭缺损腔时,颌骨情况及相应赝复的模型,并进行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结果:应力集中区位于健侧腭部与封闭区的交界处,且在封闭缺损区的黏膜上有一定的应力集中。健侧后牙受力较为均匀。结论:在进行单侧上颌骨缺损外科闭合式重建手术时,要为今后的赝复修复提供相应的基础,应加强科室间的合作,以使赝复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上颌骨 单侧上颌骨缺损 赝复体 三维有限元分析
  • 简介:新材料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的应用.可以帮助牙医用可预见的方法有效地治疗牙酸蚀。如果要升高咬合垂直距离.需要重塑静态和动态的咬合接触。本文展示和记录了可以进行上述处置的一种实用的、数字化的途径.并讨论了这种方法在治疗时间、操作难易度和可预见性的潜在优势。

  • 标签: CAD/CAM 酸蚀牙 无创修复 复合树脂 修复体 咬合面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种植颈部螺纹结构,以及Von-Mises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为种植结构设计提供生物力学实验数据和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通过运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设计建立颈部有螺纹和无螺纹三维种植模型,利用CT扫描数据重建下颌骨三维模型,牙齿咬合面与上颌骨长轴面形成的倾角为45。,沿此方向施加120N的力作用在牙冠顶部,以模拟实际咬合状态受力。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即刻负荷(即骨一种植之间摩擦系数0.3)和骨愈合后期(即骨一种植之间为绑定接触)两种加载情况下种植与周围骨组织之间Von-Mises应力和应变峰值大小及分布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即刻负荷的条件下,Von-Mises应力、应变在颈部光滑的种植与皮质骨之间分布均匀,峰值分别为28.654MPa、0.01334mm;而颈部有螺纹种植与皮质骨之间的Von-Mises应力、应变峰值分别为52.630MPa、0.015864mm。在骨愈合后期,颈部光滑的种植,在相同咬合力作用下,皮质骨Von-Mises应力、应变峰值分别为36.975MPa、0.010272mm;而具有颈部螺纹设计的种植所引起的Von-Mises应力、应变峰值分别为35.857MPa、0.010234mm。在骨愈合后期,增加种植颈部的螺纹设计使得皮质骨所受Von-Mises应力减小1.118MPa、应变峰值也有减小的趋势。结论:即刻负载种植时,增加种植颈部螺纹结构,在种植一骨愈合后期,颈部的微螺纹结构可使种植一骨接触界面的Von-Mises应力和应变峰值有所减小,并且有效改善了接触界面的应力分布状况,有助于其长期稳定性及种植成功率的提高。

  • 标签: 种植体 颈部 螺纹 有限元分析(FEA)
  • 简介:目的:探讨Gluma脱敏剂治疗金属烤瓷全冠牙预备后敏感症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自身配对设计将15例62颗患牙随机分为Gluma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可视分级评价法(visualanalogscale,VAS)评价其临床疗效;制作离牙标本,扫描电镜观察Gluma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结果:Gluma脱敏剂治疗后VAS值(3.43±1.49)与治疗前(6.20±1.20),对照组治疗后(5.87±1.47)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效率83.87%;牙本质小管被封闭,表面均匀平整。结论:Gluma脱敏剂能缓解活髓牙全冠备牙后的敏感症状。

  • 标签: GLUMA脱敏剂 全冠修复 牙本质敏感症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简介:种植式修复周围软组织缺损.带来的一个主要美学问题是修复牙冠明显伸长。本病例报告介绍了一种改良式外科手术修复方法,解决种植周围出现水平和垂直向软组织缺损而美学要求高的患者的问题。术前1个月.拆除种植式修复牙冠,调整之前的种植基台,戴入与同一牙弓对侧切牙相对称的一个短的临时冠。这个改良式外科手术是由袋状冠向复位瓣术联合2个结缔组织瓣移植组成,用于修复种植周围软组织缺损。术后4个月,制取终印模前.利用新的种植基台和临时冠进行软组织成型。术后9个月,种植周围软组织边缘与治疗前相比.向冠方延长4mm.软组织边缘水平与右侧中切牙一致。从根方到软组织边缘.治疗完成后唇侧软组织厚度比测量的1.5mm增加了22mm。这个牙修复如实地重现了同一牙弓健康的对侧中切牙的外形。术后2年.软组织边缘稳定.种植周围美观的外形保持良好。此病例介绍了全面改善种植周围严重的垂直和水平向软组织缺损的可能性,并通过联合膜龈和修复的治疗.患者满意度很高。

  • 标签: 周围软组织缺损 美学修复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种植体 改良式